继续做好农村重点人群包保联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2024-01-11 13:44
农民文摘 2023年3期
关键词:重点人群疫苗

最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情况。

问:按照“乙类乙管”的防控策略和措施,能否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下一波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优化调整的防控措施对于及时发现疫情、有效控制疫情仍然有效。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全国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数人已经康复了,还有部分人仍在康复之中。这个时段,在全国范围内人群的免疫保护力是处在一个较高的时期,所以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小。今后再出现类似于这次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较小。随着我国优化防控策略措施,新冠疫情在未来可能会断断续续在局部地区、部分人群、一段时间内发生,出现全国范围内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

问:最近,农村地区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下一步如何在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的同时,继续做好农村重点人群包保联系?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前段时期,包保联系服务农村的老幼病残孕等五类重点人群,起到了“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的关口前移的作用。下一步,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时,仍然要高度关注农村这些重点人群,来常态化地做好包保联系的服务工作。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坚持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推进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抓好农村五类重点人群疫情防控、生产生活服务等工作。二是聚焦能力提升补短板。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都纳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来,统一部署,一体推进,尽快补齐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薄弱的短板。三是突出服务实效强机制。各地要动态掌握优化包保联系的服务机制,让重点人群真正能够“见医、见药、见干部”。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防懈怠。继续做好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打疫苗,倡导勤洗手、戴口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问:目前一些人群因为还没有阳过不敢出门,请问专家对这样的人群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吴尊友表示,现在全国大规模流行的高峰期已过,全国范围内感染的风险比较低,未阳人群再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建议有两点:第一,继续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预防感染;第二,如果还没有接种疫苗,尽快接种疫苗,如果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尽快进行加强针的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适度的室外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和老人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建议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根据自身的状况,综合考虑既往感染的情况、疫苗接种的情况、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天气变化情况,适度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区,如果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活动,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二是要注意手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进行手部的清洁;三是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问:近期多地公布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服务,开展抗体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哪些人群需要做抗体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健康人群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复后,或者接种了疫苗以后,在体内会留存免疫应答诱导的抗新冠病毒的抗体,包括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抗体检测其实是基于严谨实验设计的随机样本抗体检测,又称为血清学调查。血清学调查适用的人群一般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尚未接种疫苗,但是也没有感染的人群,用以估算隐性感染水平;二是接种了疫苗但是没有感染,用以估算疫苗接种后抗体的水平;三是近期感染康复后的人群,用于估算抗体持续水平和接种加强针的时间。

问:在偏远山区、牧区、林区、海岛等地方公共卫生服务是有较大难度的,专班下一步有哪些具体部署?

毛德智介绍,“三区一岛”一直是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区域。当前特别突出“四个加强”:一是加强疫情监测。指导各地持续做好“三区一岛”的疫情监测,因时、因地制宜采取一些相应的防控措施。二是加强药品储备。推动各地将防疫药品和医疗物资继续向“三区一岛”倾斜,适度提高医疗物资储备的富余量。三是加强包保服务。指导各地通过“敲门行动”、电话联系、微信建群等方式,进一步做好五类重点人群包保联系服务。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包保联系服务的方式,如开展邻里互助式的包保联系服务,“早看炊烟午看门、晚看灯火多关心”。四是加强应急准备。要针对雨雪冰冻、台风、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指导各地抓紧制定“三区一岛”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及时有效应对。

猜你喜欢
重点人群疫苗
在逃犯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重点推荐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