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4-01-15 05:57陈大尧福建省古田县医院福建宁德352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血型全自动试管

陈大尧 福建省古田县医院 (福建 宁德 352200)

内容提要:目的:评价分析在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中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输血科收取的80份血液样本,分别使用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与手工方法,对80份血液样本展开输血相容性检验,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①血型鉴定。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的ABO血型一次性判读有效性达到98.75%,RhD血型一次性判读有效性达到100%,而试管法ABO血型检验有效性达到100%,RhD血型检验有效性达到100%;②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不相合共计3例,占比达到3.75%;凝聚胺方法配血不相合共计2例,占比达到2.50%;③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共检出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达到5.00%,而凝聚胺方法共检出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75%。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与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平衡关系明显(P>0.05)。结论:在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中,全自动血型系统可取代手工检测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结果有效性、灵敏度比较高,能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作为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手段[1],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输血相容性检验中,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必要试验。输血相容性检验主要运用手工方法进行检验,也就是盐水试管方法实施血型鉴定、凝聚胺方法实施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交叉配血试验[2],手工方法尽管十分经典,有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样本量逐渐增多,检验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偏差,使结果难以长期保留复核。赵鼎铭等[3]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利用全自动血型仪器,对受检者实施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及临床交叉配血检验,且和传统手工方式相互对比,全自动血型仪操作较为简便,结果精准性更高,能够取代传统手工方法在输血相容性检验中应用。为了进一步验证全自动血型分析设备的运用价值,现对80例受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检验,分析其检验结果,希望为临床输血工作者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输血科收取的80份血液样本,每份血液样本4mL,均使用EDTA-K2抗凝,不存在溶血、脂血情况。

1.2 方法

盐水试管方法进行血型测定:根据《人类红细胞血型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4],关于正定型检验:选取试管共3支,将标准血清加入抗A、抗B、抗D之中,每个试管各加入1滴,随后将受检者的红细胞悬液(浓度2%~5%)加入其中,加入剂量为1滴混匀。对于反定型检验:选取3支试管,分别滴入受检者血浆各2滴,随后加入A型、B型以及O型标准红细胞,加入剂量为1滴混匀,按照3000转/min的标准离心处理15s,用肉眼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凝聚胺方法进行交叉配血检验:根据凝聚胺介质试剂产地:中山市生科试剂仪器有限公司应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凝聚胺方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选取3支试管,并将受检者血浆以及抗体筛查选细胞滴入其中,其中受检者血浆滴入剂量为1滴,抗体筛查选细胞滴入剂量为1滴,加入低离子介质溶液共计0.6mL晃动均匀,室温环境下放置1min,滴入聚凝胺,滴入剂量为2滴,按照3000转/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5s,去除上清液,轻轻摇动试管,用肉眼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随后将重悬液滴入2滴轻轻混匀,借助显微镜进行结果观察,1min之内发现凝块全部散开表示阴性。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源于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185015,操作方法根据说明书严格执行。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交叉配血标准:主侧与次侧均没有出现凝集无溶血反应,说明受检者血液配合;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说明被检验血清中含不规则抗体。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系统,展开数据统计与优化处理,满足正态分布标准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利用t检验和χ2检验的方式获取最终结果数值,表示方式分别为±s、百分比,P<0.05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 对比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试管方法血型鉴定结果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进行ABO血型检测的一次性判读有效性达到98.75%,而RhD血型检验一次性判读有效性达到100.00%,其中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共计1例。试管方法进行ABO血型检测有效性为100.00%,RhD血型检测有效性为100.00%。RhD阴性共计46例,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复检,确定为RhD阴性不存在错误。两种检验方法一次性判读有效性平衡关系较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对比仪器方法与试管方法血型鉴定结果

2.2 对比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凝聚胺方法交叉配血检验结果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不相合共计3例,占比达到3.75%,其中1例为主侧阳性,1例为次侧阳性,1例为主次侧均为阳性;凝聚胺方法配血不相合共计2例,占比达到2.50%,其中1例为主侧阳性,1例为主次侧均为阳性。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验方法与凝聚胺检验方法的交叉配血检验结果平衡关系明显(P>0.05),见表2。

表2.对比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凝聚胺方法交叉配血检验结果

2.3 对比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共检出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达到5.00%,而凝聚胺方法共检出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75%。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与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平衡关系明显(P>0.05),见表3。

表3.对比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3.讨论

在血型鉴定过程中,主要运用试管方法、玻片方法[5],需要耗用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检验工作者肉眼观察判读,对于检验工作者的临床经验、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检验结果容易因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检验结果有效性大打折扣,加之检验工作者的人数有限,无法展开大量批量检测,不但影响检测效率,还会增加误差的发生概率。在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品质得到良好改善,导致住院人数持续增多,对于部分医院而言,血型检验已经被纳入到入院检查的常规项目[6],其不规则抗体也被视为输血之前检验与手术前备血检验的常见项目,然而,不规则抗体也被临床上纳入到输血前检验、术前准备待检项目。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升高,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在输血相容性实验中合理应用,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能够提高输血相容性检验的效率。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检验技术手段[7],有显著的智能化、自动化特点,不但能使临床血液检验效率不断提升,且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性。除此之外,利用试管方法进行血型检验,容易受到检验工作者主观意识影响,会因亚型、弱凝聚、多凝集等现象,对血型判定结果带来不利影响,然而因血型判定存在错误,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8],延长患者的诊治时间,增加医患矛盾事件的发生概率。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判定血液检验、不规则抗体筛查检验以及最终判定结果,全部通过电脑系统加以管控,管理控制效果良好,凝聚强度波动范围比较小,以免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和实验室管理系统相互连接[9],可以把检验结果自动传送至实验室管理系统,为日后数据结果核对带来方便,同时将输血科室工作者从繁忙的输血检验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提高输血检验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人为填写结果存在偏差的问题出现。

临床上输血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血型鉴定也是输血治疗的重要一环,在血型鉴定过程中,运用试管方法,尽管检验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但是要配置红细胞悬液(浓度2%~5%),且对于离心速度、离心时间的把控较为严格,在结果观察过程中,无法有效把控摇动细胞的力度,所以观察之后需要即刻记录检验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①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进行ABO血型检测的一次性判读有效性达到98.75%,而RhD血型检验一次性判读有效性达到100.00%,其中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共计1例。发现是由于血清中抗体弱化引发的,该样本属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试管方法进行ABO血型检测有效性为100.00%,RhD血型检测有效性为100.00%。RhD阴性共计46例,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复检,确定为RhD阴性不存在错误。两种检验方法一次性判读有效性平衡关系较为明显(P>0.05);②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不相合共计3例,占比达到3.75%,其中1例为主侧阳性,1例为次侧阳性,1例为主次侧均为阳性;凝聚胺方法配血不相合共计2例,占比达到2.50%,其中1例为主侧阳性,1例为主次侧均为阳性。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验方法与凝聚胺检验方法的交叉配血检验结果平衡关系明显(P>0.05);③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共检出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达到5.00%,而凝聚胺方法共检出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75%。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器与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平衡关系明显(P>0.05)。出现这一检验结果的原因是部分疾病容易使抗原抗体弱化,试管方法不容易检出,且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与试管方法相比更容易将弱抗原、弱抗体检验出来。交叉配血主要通过检测受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被破坏的红细胞抗体,同时还能发现供受者事先是否存在免疫性溶血反应。凝聚胺方法不需要将红细胞反复洗涤,使临床检验时间进一步缩短,但是不能应用枸橼酸钠、肝素抗凝,对于临床检验工作者有较高的操作要求,同时需要适当振摇细胞,且在60s之内完成结果判读,否则会增加假阴性的发生概率。在不规则抗体筛查检验过程中,运用凝聚胺方法最为显著的不足之处为Kell系统抗体检验灵敏度交叉。微柱凝胶方法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较为方便,支持批量操作,检验结果真实可靠,有较高的检验敏感性。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主要借助凝胶过滤技术、抗原抗体反应等[10],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操作具有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等特点,避免人为偏差的发生,降低人为误差发生概率,研究结果便于实施观察与系统保存,为日后的医疗信息查找与医疗举证带来便利。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所需要的样本量比较少,在交叉配血试验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凝聚胺方法之间的平衡关系较为明显。加之,在输血相容性检验过程中,全自动血型检验可有效解决人为操作的偏差问题,避免血源性病症的传播。综上所述,在输血相容性检验过程中,可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临床操作,且有着临床操作简便、所需成本比较低,灵敏度比较高,便于结果判定,适合于医院大批量书写和相容性试验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血型全自动试管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全自动发明机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试管难题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