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龙牙百合主要病虫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

2024-01-15 10:23邹建平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1期
关键词:种球鳞茎蚜虫

邹建平

(隆回县植保植检站,湖南隆回 422200)

龙牙百合药、食两用,为百合科,百合属,以其鳞茎瓣长微弯,形似“龙牙”而名[1],较耐寒,喜湿润,怕渍,怕强光曝晒;在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所产百合鳞片肥厚,色泽光洁。隆回龙牙百合,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清道光《宝庆府志》载:“百合,邵阳出者特大而肥美”。《邵阳商业志》载:“邵阳百合主产今隆回县,清末民初已大量种植”。近年来,隆回县龙牙百合常年种植3万亩左右,产量维持在1200kg/亩,年产值数亿元。当前,隆回龙牙百合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病虫害造成的百合减产及死苗。

1 隆回龙牙百合主要病虫害

1.1 非侵染性病害

1.1.1 缺素症

隆回县龙牙百合近年来发生较多的缺素症主要有缺铁、缺锌,其次为缺磷、缺钾、缺镁。缺素症一般发生在坡地,有机质含量低的、休耕三年以上的田块,以及新开地。缺铁和缺锌,叶片表现为黄化或者白化。缺铁时,新叶叶脉间呈黄绿色,一般植株生长越快,叶片越黄,而叶脉仍为绿色,这是因土壤pH值高、土温低,植株缺乏可吸收的铁所造成。隆回南面乡镇多石灰岩土壤,含钙相对丰富,缺铁症发生较多。缺锌时,植株长势差,细弱矮小,上部叶片呈黄绿条斑,偏白,叶小,一般于株高15cm左右时显症。

防治方法是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种植前对pH值高于6.5的土壤应进行调整,增施有机肥料或施一次螯合态铁1500-2000g/亩。对已发病的植株,补施锌肥,喷硫酸亚铁或灌施螯合态铁,也可混合干沙子撒施。

1.1.2 叶焦病

叶焦病又叫叶枯病。一般由水分吸收与蒸腾失衡所致。土壤中盐含量高、根系发育不良、幼叶细胞缺钙、温度变化大等情况下发生严重,大种球较小种球更容易发病。典型症状为叶尖坏死,坏死部位呈半圆形。在现蕾前幼叶稍向内卷曲,数天后叶尖出现黄绿色到白色斑点。严重时,白色斑点可变为褐色焦枯状。

防治方法是控制危害根系的病虫害,调节土壤水分。尽量利用小规格鳞茎,是预防叶焦病的主要措施。

1.1.3 旱害与涝害

隆回雨水大多集中在4-6月,易遇夏秋连旱。久旱无雨时出现叶片萎垂,生长受阻。坡地、土壤理化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发生重。涝害多发生在龙牙百合生长前期,龙牙百合地下茎需要强烈的有氧环境,涝害渍水会造成缺氧,出现烂根死苗。排水不畅丘块常并发细菌性病害以及枯萎病、茎基腐烂病等,造成严重减产。

1.2 侵染性病害

龙牙百合生育期内主要侵染性病害有病毒病、炭疽病、灰霉病、疫病、枯萎病、软腐病等。

1.2.1 病毒病

病原物为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丛簇病毒等[2]。发病后叶片斑驳,反卷扭曲、畸形、簇生;植株矮化,生长停滞。带毒种球为初侵染源,蚜虫、汁液摩擦可传毒。重病丘块往往是由种球带毒所致,选种不当常造成大面积连片发生。一般于出苗后即显症,田间再侵染一般在4-5月份,6-7月份感病植株田间表现典型症状。田间表现典型症状后再用药防治对病株基本无效。

1.2.2 炭疽病

炭疽病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叶片发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小点,逐渐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白至黄褐色坏死,边缘具浅黄色晕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叶片黄化,坏死。茎部染病,形成灰褐至黄褐色坏死斑,略下陷[3-4]。一般田间5月初开始发病,6-7月田间流行。病菌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或浇水传播。温暖潮湿发病重。病菌生长温度4-34℃,菌落生长的适宜温度25-3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4℃。百合鳞茎生长期下雨过多、管理粗放、田间排水不畅、土壤含水量太高发病较重;田间管理水平高、雨停沟干无积水的发病较轻。

1.2.3 灰霉病

灰霉病为百合的主要病害,分布范围广泛。病原灰葡萄球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春季随气温升高,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5]。田间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病菌生长适温22-25℃,田间相对湿度高于90%病害扩展快。叶、茎、花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幼嫩部位,引起变褐腐烂,潮湿时产生灰色霉层。发病株率一般为10%-30%,重发丘块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生产。该病一般出苗后即可发病,田间前期一般很难发现病株,大多到始花期田间显症,流行期5-7月份。

1.2.4 疫病

疫病病毒病原为烟草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孢子萌发,侵染致病,病部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6]。病株率一般为5%-10%,重发时达30%以上,导致连片枯死。气温26-28℃,多雨潮湿,排水不良,田间茂密,植株柔嫩利于发病。该病在隆回县一般4月上旬始发,4月下旬至6月上旬流行。

1.2.5 枯萎病

俗称“漏底”,是严重影响隆回龙牙百合产量和品质的重大病害,常造成大面积失收。病原为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7]。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该病常与根腐、鳞茎腐等同时发生,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开花后高温高湿易发病,连作、伤口多发病重。最初底部叶片变黄,茎顶部稍弯曲,弯曲部附近浅紫色,其次病株底部叶片枯黄或枯萎1/4-1/2,茎上部变紫变曲。最后整株枯萎,鳞茎腐烂。

1.2.6 细菌性软腐病

病原为欧氏杆菌。病菌在土壤及鳞茎上越冬,翌年侵染鳞茎、茎及叶,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生长适宜温度25-30℃,36℃能生长,最高38-39℃,最低4℃,致死温度48-51℃。多发生在鳞茎贮藏期间,由伤口侵入鳞茎。初生灰褐色不规则水渍状斑,逐渐扩展,向内蔓延,造成湿腐,致整鳞个茎形成脓状腐烂。

1.2.7 根线虫病

根线虫主要有根腐线虫和草地线虫2种。发病初期病株叶片出现黄化,植株矮化严重,受害越早,黄化和矮化越重;发病后期病株一般会感染腐生菌,加重根系和鳞茎损伤,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直到死亡。

1.3 主要虫害

1.3.1 百合蚜虫

蚜虫是隆回县百合的主要虫害,主要有桃蚜和棉蚜两种。主要危害嫩梢、嫩叶,重发时也危害中下部老叶。受害叶背向萎卷,嫩梢受害萎缩。严重时造成植株萎蔫干枯。蚜虫还会传播病毒病,引发烟煤病。该虫主要以卵在木槿类植物上越冬,隆回县一般4月初有翅蚜始迁入百合植株上为害,5月后如防治不及时会出现大量有翅蚜,田间呈核心分布,以6-7月田间发生危害最重。前期施用波尔多液的后期蚜虫发生会加重。

表1 主要病害调查表

1.3.2 百合螨

又称刺足根螨。啃食百合鳞茎和根,同时传播病菌,造成百合腐烂[8]。鳞片受害后表面变褐,严重时出现腐败。根系被害后导致叶片枯黄,直至枯死。

1.3.3 金龟子类

主要为铜绿金龟子等,主要成虫啃食叶片,幼虫危害根部和鳞茎盘,直至破坏整个鳞茎。在7-8月鳞茎形成期间危害最重。1年发生1代,幼虫或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随气温变化在不同土层活动、取食,春季随气温回升,蛴螬逐渐向上移动,土温≥15℃时在表土层活动取食,夏季气温高、土壤干燥时,下到土壤深层不食不动,秋季再回到表土层,10月后陆续下潜到土层30cm以下部位越冬。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厩肥施用较多的土中发生严重。

1.3.4 金针虫

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危害根系和球茎,秋季危害造成不能出苗,已出苗的造成植株枯萎甚至死苗,同时咬食形成的伤口,常引起病原菌侵入,而引起根腐和鳞茎腐烂。隆回以海拔较高(800-1200m)的乡镇发生较重。

2 绿色防控技术

2.1 合理轮作

种植地忌连作。种植地选择土壤肥沃、深厚,前茬没有种植辣椒、茄子等作物的砂质壤土,前作以瓜豆类、禾谷类为好,不与葱、蒜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按照水的流向和地势的高低从低处种起,逐年由下而上[9]。

2.2 精选种球

选种要先看苗,要求生长势良好,茎叶健壮,长相整齐,尤其要避免偏施氮肥的百合。种球鳞片包合要紧密,肥厚,颜色洁白无斑,底根粗壮发达,呈亮黄色;球茎底部变黑、腐烂,底根发黑、霉烂或无根的必须剔除。种球个体要适中,单重25-35g最适,大小不一的应进行分级,分圃栽培。

2.3 深耕整地与土壤处理

深耕是龙牙百合减轻病虫害、实现丰产的重要举措,耕深30cm,坡地和平地均宜采用高垄、高畦栽培,为避免农事操作时因厢面过宽踩压厢面造成伤根、土壤板实,厢宽不超过2m为宜,主沟和围沟深度达到50cm,沟宽40cm,厢沟深度至少40cm,宽30cm,严防积水,确保雨停沟干,栽种前15-20d结全整地,亩施生石灰50-100kg进行土壤消毒及中和酸性,栽种前亩用1.5-2kg噻虫嗪颗粒剂或科得拉颗粒剂,或保大地(0.7%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2.5kg/亩,防治地下害虫;防治枯萎病、根腐病、白绢病:用土加护(含有效菌10亿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5kg/亩,结合整厢撒施。海力葆生物有机肥120kg/亩(枯草芽孢杆菌0.5亿,有机质45%)随底肥施入。

表2 主要虫害调查表

2.4 种球消毒

采用5%高氯40ml、80%烯酰玛啉30g、40%甲硫福美双150g、45%脒鲜胺100g兑水150-200kg浸种15-20min,晾干播种。

2.5 生态控草与苗前化学除草

采用稻草、谷壳于栽种后进行覆盖的生态控草,冬肥施肥后立即采用敌草快200ml/亩喷雾。

2.6 中耕人工除草

3月中旬出苗后,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同时施48%硫酸钾复合肥(15-10-23)20kg/亩,随肥施用土加护(含有效菌10亿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颗粒剂)5kg/亩,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立枯病等。

2.7 健身栽培

重点搞好以肥水管理为主的栽培管理,主要有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深沟排水防渍防旱、及时中耕除草、清除病残体等。农事操作避免造成植株体伤口。避免踩踏厢面,影响鳞茎生长和踩伤根系。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菌源。

2.8 物理防虫

百合出苗后灯光诱虫,每2hm2装频振式杀虫灯1盏。黄板诱杀蚜虫20-30块/亩,黄板沾满虫后更换。

2.9 科学合理用药

一是选择对口农药。主要是进行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制剂防治病虫的筛选试验和示范,进一步掌握适合我县百合疫病、枯萎病、炭疽病、灰霉病及蚜虫、线虫、金龟子等主要病虫的绿色防控药剂。二是掌握防治用药时期,病害必须在发病初期用药。三是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百合疫病和枯萎病采用喷雾和灌蔸相结合的施药方法。线虫和蛴螬采用灌蔸施药,其他病虫采用喷雾法。

3月下旬选择适合天气,叶面施药:用80%代森锰锌稀释500倍,80%烯酰吗啉稀释1000倍防治霜霉病、疫病;5%氨基寡糖素稀释800倍防治病毒病;3%中生菌素稀释800倍防治细菌性病害。

4月上旬,防治霜霉病、疫病用凯乐迪(20%精甲霜灵·氟比菌胺)稀释1500倍;防治灰霉病用80%嘧霉胺稀释1000倍;防治病毒病用5%氨基寡糖素稀释800倍;防治细菌性病用10%春雷霉素稀释1500倍;防治蚜虫用40%啶虫脒稀释2000倍。

4月中旬,防治炭疽病用45%咪鲜胺稀释800倍;防治霜毒病、疫病用银法利稀释600倍;防治灰霉病用80%腐霉利稀释800倍;防治地下虫、蚜虫用10%氯氟氰菊酯稀释800倍;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用30%精甲·恶霉灵稀释1500倍。

4月下旬,防治炭疽病用45%咪鲜胺稀释800倍;防治霜霉病、疫病用杀毒矾稀释500倍;防治灰霉病用30%啶酰菌胺稀释1000倍;防治白绢病用20%噻呋酰胺稀释800倍;防治蚜虫用40%啶虫脒稀释2000倍。

5月中摘花后,用波尔多液防治炭疽病等。前面两次间隔7d左右,使用2次以后视情况适当延长间隔期,但要确保施药后百合叶片常呈白色,如叶片显绿,则应立即施用波尔多液以确保效果。雨日多雨量大的年份应提前施用,干旱年份病害发生轻使用时间可推迟,药液配制使用比例应根据不同的生育期进行调整,蕾前叶片较嫩,配制比例为1∶0.5∶100,现蕾后至花蕾由直立转为下垂,向阳面呈浅红色的时期俗称摘花期,配制比例为1∶1∶100,摘花期过后配制比例1∶2-3∶100。

猜你喜欢
种球鳞茎蚜虫
蚜虫婆婆
百合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10个种源西红花引种及其性状比较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洋葱种球不同处理贮藏效果研究
百合小鳞茎抽薹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
百合种球栽植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