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街楼空间理论:源自建筑类型的理论建构

2024-01-16 07:55吴文治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理论空间建筑

吴文治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过街楼的设计运用十分常见。设计师将这种极具灵活性的建筑类型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应用在各类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链接整体或突出局部的重要作用。与过街楼在实践方面的活跃度相比,其理论研究却十分不足。如果按照弗莱界定设计研究的三种主要模型(设计理论研究、设计项目研究和设计成果研究)①布伦达·劳雷尔.设计研究:方法与视角[M].陈红玉,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2.来看,过街楼的设计理论研究与设计项目(实践)研究还处于分离的状态,这也导致设计成果的研究没能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由于理论和项目的研究不够坚实,导致过街楼仍然处于一种“用而不知”的整体状态。为弥补当前建筑理论对过街楼研究的系统性缺失,本文将过街楼作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并基于中外过街楼历史溯源的整体视角,扼要阐明其概念、起源和空间特征,借助现代成熟的建筑理论作为研究与探索过街楼空间理论的基础。再结合具体案例,围绕过街楼空间理论的空间一体性、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流动性等展开论述,以此建构过街楼空间理论的理论框架。过街楼空间理论的提出,是实现从具体建筑类型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法论的创新,为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和城市设计等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一、过街楼概念与空间特征

过街楼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类型,在人类建筑历史上应用广泛,形式多样,却很少被建筑研究者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从建筑研究的传统来看,回顾两千年来建筑研究的历史,大致可以总结出几个研究的重点:一是注重工程技术与风格研究;二是注重主体空间研究;三是注重建筑整体的普遍规律研究。这对于经常处于主体性模糊、非主要地位、脱离整体形制的过街楼而言,被忽视有其必然。

(一)过街楼概念阐释

过街楼是人类认识、组织、利用复杂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建筑空间组合方法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在建筑词典中与过街楼相关的词条寥寥无几。现有文献中的概念界定,与其相关的概念仅限于建筑规范中的面积计算、传统民居研究和民间建筑介绍等介绍性资料中。在建筑理论研究的悠久历史中,过街楼并没有获得概念的合法性。

过街楼概念,一方面有具体的界定,但更多地表现出含混性。英文中,与之相近的概念有Gatehouse、Bridgehouse、Cross-street building和Passage house等数种翻译。中国传统建筑中,则有骑楼、牌楼、城门楼、钟鼓楼、过街亭等更丰富的相似类型。笔者曾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过街楼自身的附属性(独立性较弱)和边界性(模糊性较强)等特征”。①吴文治.溯源与回响:过街楼研究述评与设计展望[J].艺术百家,2021(1):242-247.因为,过街楼不是依附在其他建筑整体性之中,就是被纳入到另外的研究对象范畴。这导致多数情况下,研究者和设计界往往基于一种“下意识的本能”来处理,并没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进行考察。依附型的过街楼,包括里弄过街楼、传统民居过街楼等;独立性的过街楼(通常并不被视为过街楼)如钟楼、鼓楼、城门楼等。

今天,过街楼的多样化形式看似新颖,其实与传统建筑中已经使用了上千年的过街楼空间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不同的是,随着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的进步,过街楼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体量变得更大、形式更为多样、空间组合形式更为复杂。从城市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看,现代城市建设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尺度与格局,导致了城市整体的空间革命,因此城市空间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过街楼建筑)在规模、理念、功能、材料、技艺和使用上均非同往昔。笔者曾对过街楼概念从历史沿革、相关类型、中外比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清晰的界定②③④吴文治,刘森林.上海提篮桥地区里弄过街楼研究[J].装饰,2018(3):100-103.。概言之,狭义上,过街楼即是横跨道路悬空而建,底层兼顾通行、停留或其他多种功能的特定建筑类型。广义上,过街楼是指为了解决单幢建筑或建筑组团的交通需要,在建筑的适当位置采取底层架空作为通道、楼层空间(兼具通行与空间实用性)正常使用的方式,在不损失利用面积的情况下满足实际空间灵活使用需要的一种建筑类型。

(二)过街楼的中外溯源

从人类漫长的建筑营造历史来看,过街楼的雏形始于两个独立空间之间连接的尝试。如甘肃镇元县常山H14遗址的平面布局,已经出现了室内、室外两个空间的组合方式。这种居住空间的细致化分隔,也在西安客省庄遗址二期文化H108遗址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内室、外室和窖穴呈平面展开,居住空间在地面的横向拓展分区和主次联系已建立起来。蒙城尉迟寺遗址F2的“长屋”实现了真正的构建性的地上建筑这关键一步,平面布局和房间分区也更为规整明确。它纵向发展到一层,横向则有六个联排的房间。更进一步,两幢独立建筑之间真正出现连接性“部分”的建筑组合方式是在秦安大地湾遗址F901中。这是一座以堂为中心的过渡空间的组合建筑。从体形上F901前堂后室部分是一个南北两坡顶的主体建筑,前方接出拍子顶的“轩”,使整体形成了一座复合体的“宫”——合“宫”。可见,大地湾最重要的变革在于连接主客两座建筑的部分,这也可视为后世过街楼发展演变的滥觞⑤杨鸿勋.中国古代居住图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1,33-42,60-64.。

从考古发掘来看,我国最早的过街楼原型,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建筑明器——七层连阁式陶仓楼(见图1)。整个建筑由院落、楼阁、走道和复道四部分组成。主楼高192厘米,七层,各层彩绘有几何图案。该陶楼在主楼与附楼之间通过一条长廊式的通道连接在一起,被称之为“复道”,即类似于今天的过街楼或人行天桥。这座陶楼是目前发现的层数最多、最高大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建筑明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时咸阳200里内的宫观中,就有270个复道或通道相连。到了汉代关于复道的记载更多。这座七层连阁式陶仓楼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建筑风貌和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可以视作过街楼的起源。此后,过街楼被广泛运用于宫观、楼阁、城门、民居等众多建筑类型之上。

图1 汉代建筑明器:七层连阁式陶仓楼

在国外的建筑中,过街楼(各类建筑所涉及的连接性——建筑空间)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大规模扩建于公元前1530—前323年的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庙(Great Temple of Ammon,太阳神)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并有斯芬克斯大道把它同附近的穆特神庙(Temple of Mut,万物之母)和在卢克苏尔(Luxor)的阿蒙神庙相连。其形体对称,长宽约366×110米,沿长向轴线上有六道大的、作戒备用的牌楼门,每两道之间有庭院或神殿。乌尔城(Ur,公元前3000—前600年)是两河流域最早的城市之一。它的平面呈不规则形,西北高地上有宫殿、观象台、庙宇组成的建筑群,周围环有厚墙,墙外为居民区。宫殿由几个相邻的内院组成,布局较乱,由于材料与技术限制,房间多为狭长形。一般为封闭内院式,墙很厚,用土坯或芦苇黏土筑成,较大的住宅有楼层。此外,还有赫沙巴德的萨尔贡王宫(Palcce of Sargon,Chorsabad,公元前722—前705年)、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庙(Temple of Solomon,公元前10世纪)、新巴比伦城(New Babylon,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雅典卫城山门(Propylea,Athens,公元前437—前432年)、佩鲁吉亚奥古斯都拱门(Arch of Augustus,Perugia,公元前2世纪末)①罗小未,蔡琬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0,16-19,36,45.等无不是过街楼的古代原型(见图2)。

(三)过街楼空间特征演变

追溯历史,过街楼的社会实践历经了古代的原型—近代的中西融合—现代的多类型变体的应用过程,但是就其空间特征演变而言,大致上还是形成了一种共识。过街楼被认为是“桥与门”相结合逐步演变发展而成,因此用“桥接”与“门脸”两个词来概括其空间特征显得十分贴切。在哲学家的视野中,桥、门都是被经常用来构建某种隐喻的对象。根据齐美尔的《桥与门》一书中对于“客观事物两重性”和“空间独立”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人类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联系和分离,在整个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联系和分离总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②G.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M].涯鸿,宇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过街楼从独立性来看,是强调分离的;从连接性考察,则是强调联系的,这正是齐美尔主张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象。过街楼的“桥接”作用,有着人们对空间更为本质的情感愿望,始于架桥这种克服障碍的意志势力超越了空间,人类的联系愿望在客观原因(空间分离)和主观矛盾(造型创造)中得到了慰藉。

关于“门(脸)”,齐美尔认为门是活的,和墙一样有着维持空间内外的分界功能,也正是因为“活”的属性,门的关闭和打开与固定的墙向人传递出的感受迥然不同。这里所描述的是建筑范畴“门”的概念,如果我们把视野稍作拓展,从建筑之门到建筑组团(社区、街区、小区)和建筑群落(聚落、市镇、城市)之门,过街楼即是这样一种意象——发挥它“门(脸)”的作用。这也构成了过街楼空间特征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此外,对过街楼空间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探讨,也有利于更为全面的把握过街楼的多样性和空间的灵活性。

按照过街楼空间与相邻空间的关系,笔者曾将其分为独立型、附属型、复合型三种类型②吴文治.被忽视的建筑类型——过街楼及其当代应用[J].美术大观,2020(9):132-135.,按照过街楼的功能可以分为居住附属型、军事防御型、交通服务型、节点标识型、宗教娱乐型和商业服务型六种类型③吴文治.溯源与回响:过街楼研究述评与设计展望[J].艺术百家,2021(1):242-247.。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本质上都是基于过街楼的空间特征或其与母体空间的关系展开的,空间与空间关系是分类的核心。对于里弄过街楼而言,其空间特征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概括为:“虚实”与“纵横”结合、“内外”兼顾、“过街性”之“外街”与“内巷”、公共“生活场”三个方面①吴文治,刘森林.上海提篮桥地区里弄过街楼研究[J].装饰,2018(3):100-103.。这一判断虽不能涵盖所有过街楼的特点,却也体现出过街楼空间的某些共同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过街楼空间典型特征概括为:“实用—机动的空间灵活性”“公共—私密的空间过渡性”“虚实相生的空间一体性”和“独立—依附的空间含混性”四个方面(见图3)。过街楼大多处于交通要道的位置,充当主要出入口并具有“门脸”的作用。拉普卜特曾谈道,“入口的神圣性与‘领域’界定的恒常需求有关,然而界定的方式在各种文化和各个时期有着千差万别,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仅入口形式差别甚远,便是所处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印度的围场、墨西哥和穆斯林宅舍的入口比起西方住宅而言,要更靠前;英国住宅的围篱比美国郊区开敞的宅前草坪更强烈地界定出入口的位置。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入口总是作为‘公共’和‘私人’的分界而存在。”②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李颖春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9.

对于过街楼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入口”,同样具有“公共—私密”的特征。以里弄过街楼为例,它连接着街道空间与里弄内部空间,使得空间具有一种边界和过渡性质。具体来说,过街楼内部是“私密空间”,而过街楼外部则是“公共开放空间”,过街楼本身则是两者的过渡节点空间。过街楼的这些特征,如果用另一种语言来讲,就是一种人员流动出入的“开关阀”(见图4)。

图4 过街楼类型示意图

二、过街楼空间理论的基础

过街楼空间理论的提出有两个基础。一是基于既有成熟的相关建筑空间理论,主要包括建筑空间组合论、群造型理论、建筑组构理论、建筑构成学、建筑模式语言、建筑再生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等。二是从过街楼建筑本身总结概括出来的空间特征与空间规律,主要体现在架空性、桥接性、再生性和新的空间组合形式(见图5)。

图5 过街楼空间理论的部分相关理论

从本质上来看,过街楼空间理论讨论的核心,是在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筑设计之初如何进行空间整合和空间组合的问题。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过街楼的介入主要是从空间组合的功能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空间组合功能,是指在空间整合和组合的过程中,依据不同类型建筑的内在功能需求进行空间安排,使空间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功能合理、流线科学、安全便捷等。空间组合形式,是指以何种方式将两个或者更多的空间衔接为一个整体,或者具有整体性的一体化空间。

(一)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的核心要义,是建筑空间依据何种原则进行组合、如何指导建筑设计实践。该书对单幢建筑的空间组合提炼出五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方式:用一条专供交通联系用的狭长的空间——走道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各使用空间围绕着楼梯来布置的空间组合形式;以广厅直接连接各使用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使用空间互相穿套、直接连通的空间组合方式;以大空间为中心、四周环绕小空间的空间组合形式。过街楼空间理论,则突破单幢建筑的空间组合范围,将视角转向各幢建筑物之间的一种空间连接与组合,目的是从某个建筑组团之间寻求各幢建筑空间如何更为高效、便捷、科学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特别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而言,由于空间的尺度较大,加强各幢建筑物之间的交通联系能够使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功能得到优化,空间流线更为高效,同时还可能扩大建筑使用面积。这对于用地受限和空间无法拓展的情况,是增加使用空间十分重要的方式。由于空间使用功能特点与人流活动情况的不同,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空间组合形式,也就是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必须适合于建筑的功能要求。①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9.多数时间,设计面临的是多空间组合的处理。这就需要“越出单一空间的范围,研究两个、三个或更多空间组合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如空间的对比与变化。空间的差异性和对比作用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高大与低矮之间;开敞与封闭之间;不同形状之间;不同方向之间。建筑空间,出于功能和结构因素的制约,多呈矩形平面的长方体,若把这些长方体空间纵、横交替地组合在一起,常可借其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对比作用,利用这种对比作用也有助于破除单调而求得变化。”②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9-50.

程大锦在《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中基于四种空间关系(包含、穿插、邻接、公共空间组合)就多空间组织的内容提出的五种模式:线式组合(Linear Organization)、集中式组合(Centralized Organization)、放射式组合(Radial Organization)、组团式组合(Clustered Organization)、网格式组合(Grid Organization),最具参考性是关于线式组合(Linear Organization),此类组合包括不限于直线、曲线、折线等形式,其中直线形式常见于古代过街楼建筑,而曲线或折线形式多发生于现代过街楼建筑,尤其受到超高层建筑或综合体设计的青睐。过街楼空间理论的运用,同样遵循着规定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二)群造型理论

槙文彦受到希腊群岛伊兹拉岛村落群体的启示,开始关注群体设计,并提出群造型理论。他曾在《集体形式的调查》(Investigations in Collective form)一书中发表《集群形态研究》(1964年)的文章,1965年槙文彦的《城市中的运动系统》(Movement System in the City)出版。对此,汤姆·梅恩建议一种新的复杂性范畴的基础上,从“形”到“行为”的切换。城市社会被描述为一种“相互关联力量的充满活力的领域”;总体规划被拒绝,取而代之的是总体功能,“因为后者包括了时间维度。”③汤姆·梅恩.复合城市行为(修订版)[M].丁峻峰,王青,孙萌等,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9.槙氏认为:“群造型基本概念是从对历史街区的认识开始,城市设计家与建筑家近年非常关心这一课题,群造型将成为大规模形态的创造的关注焦点。”他将群造型称为三种集合体:组合型(Compositional Form)、群造型(Group Form)、巨构型(Mega Form),三者中尺度和密度都有所不同。并认为“三种形式的模型可在一个形状中共存”,但他最关注的是“群造型”。槙氏指出,合成的集合体不仅具有物理的属性,也具有与人们活动有关联的场所性。槙氏认为,关联是形成群造型的决定要素,包含五种不同的关联行为:变形、确定、反复、功能路径形成、选择等。

群造型设计的首个作品,是槙氏的波士顿规划都心部提出的共享空间设计提案。第二项是立正大学(1967年)教室群与之间连接的网络体系重合。第三项是千里新城。第四项是“为超高密度的空间的空间构思”,是生物体结构模型,显示出对室内化的外部空间的关注。在《低密度开发关连空间》一文中,槙文彦写道:“使用密度越高,场地中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相关度会增高,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对立概念将消失”。槙氏研究媒介空间与使用空间的二元性关系。媒介空间如共享空间,是室内化的外部空间,称为城市大厅、都市部屋①傅克诚.槇文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5.。

以上从建筑空间组合和群造型(建筑与城市空间)两个方面探讨了其空间设计思想,为过街楼空间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两个重要的适用维度——建筑和城市。当然,还有诸多的现代建筑空间理论对于过街楼空间理论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

(三)其他相关建筑理论

现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设计学说。如亚历山大等的“建筑模式语言”、爱德华“建筑语汇”、比尔·希利尔“建筑组构理论”、坂本一成“建筑构成学”、松村秀一“建筑再生学”、尼尚·阿旺有关建筑设计的“空间自组织”理论等。这些丰富的建筑理论,探讨的核心是如何设计创造出成功的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回应文化、节能高效、经济美观、环境可持续等为主要指标。总体来看,以上提及的相关空间理论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模式语言派,以亚历山大和爱德华等为代表。爱德华在《建筑语汇》中通过分析图示描述了空间——交通的关系,从空间的单双侧关系、空间有序规划和无序排列、空间渐次组合以及空间围绕等角度分析了空间组合与交通之间的层次关系,丰富的空间组合关系对于现代过街楼建筑的设计组织有着很多启示②爱德华·T.怀特.建筑语汇[M].林敏哲,林明毅,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8-90.。他们所撰述的《建筑模式语言》和《建筑语汇》都不同程度地为过街楼空间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参考范式。其核心思想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大量城镇、建筑的类型分析,找到其内在的“模式语言”或者“设计语汇”,并给城镇设计、建筑设计提供足够多的组合方式和创新启发。

二是理论归纳派,以比尔·希利尔、坂本一成和松村秀一为代表。空间句法理论之父比尔·希利尔在《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一书中,围绕“空间如何在房屋和城市的形式及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最为关键的是‘空间组构’这一概念,即复杂系统中任意一关系决定于与之相关的其他所有关系。”“组构概念的成功创立将有助于人们理解建筑和城市的空间逻辑,也将影响到人类科学的其他领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组构和模式问题。”③希利尔.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原著第三版)[M].杨滔,张佶,王晓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Ⅳ.等问题进行讨论;坂本一成等编著的《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一书第一部分“建筑构成学原论”,谈到的分节与统合、局部与整体,以及建筑空间构成类型和多样的构成形式,对建筑的语言学统辞关系和建筑构成的形式、类型与修辞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④坂本一成等.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M].陆少波,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10-23.松村秀一的《建筑再生学:理论、方法、实践》的建筑再生理念对于今天从增量到存量的城市更新改造而言——在改造语境或者说是建筑再生(赋予建筑新生)的语境中,运用过街楼这种适配性极强的建筑类型是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这种理念,体现在空间关系的新生和空间功能的增益。①松村秀一.建筑再生学:理论·方法·实践[M].姜涌,李翥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2-37.

此外,尼尚·阿旺的协同论、耗散结构论以及演化路径论等讨论空间自组织与建筑设计关联性的理论也具有参考意义。过街楼在营造过程中承续着“空间关系(城市空间)—建筑个体—人文情感”三者相互催化的空间信息。笔者曾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和空间自组织理论对里弄临界公共空间的关键节点(焦点)—过街楼展开自组织形式和功能的研究②吴文治,高瞩.里弄过街楼临界公共空间的自组织生产形式与功能——以上海老城厢为例[J].美术大观,2021(2):156-161.。

三、过街楼空间理论的建构

自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之后,人类在建筑理论上的探讨从未终止。近代以来建筑理论的发展,构建出一系列建筑的核心概念,“空间”即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空间”一词进入建筑学的话题并成为其核心正是现代建筑开始成形之际。它的出现,与其他一些相关词汇如“设计”(design)、“形式”(form)、“组合”(combination)等一起,构成了讨论现代建筑的新的词汇和语境。阿德里安·福蒂(Adrian Forty)在《词与物:现代建筑词典》(Words and Buildings: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一书中总结当时建筑界对空间概念的各种解释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空间作为一种“围合体”(enclosure);第二类是将空间作为一种“连续体”(continuum),强调内外空间的连续和无限延伸;第三类则是将空间作为“身体的延伸”(extension of the body)。③Adrian Forty.Words and Buildings:A Vocabula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M].New York:Thames&Hudson,2000:264-265、275.由此出发,笔者建构了空间一体性(整合性)、空间流动性(连续性)和空间关联性(平衡性)等的六因素模型(见图6)。

图6 过街楼空间理论建构维度模型

(一)过街楼空间理论的空间六性

1.空间一体性与整合性

空间一体性,强调的是在现代建筑朝着纵向空间高度发育的基础上,重启对横向空间的关节性连接的重视。纵向空间是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预设和现实困境,这是伴随着建筑科学(以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发展而推进的。对横向空间的重视和强调,是为了实现两个空间维度发展的平衡,使空间更加符合人生活使用的实际需要和多方面诉求,既包括功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也内含了形式的审美性与自由性。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中提到建筑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承载着生理(视听触觉、冷暖体感、肌肉运动)和心理(情感、思想)的体验①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前言Ⅶ.,但是一个空间所带来的体验往往具有双重性,并非都是友好的结果。过街楼理论空间一体性提倡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实现功能性原则(现代建筑设计的第一法则)和形式美追求在空间处理上的双重目标。

2.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

过街楼理论的空间关联性所讨论的并非P.H.斯科菲尔德所指的单独建筑中部件之间的比例与对称性等方面的协调,也非斐波那契数列中数字空间的联系性,而是指建筑处理的核心议题中物理空间关系的处理。过街楼空间理论更多的不是作为一种独立建筑本身而体现出其特色和价值,而是建筑空间整合的一种“关联术”。即主要以构建一种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联系为主要目的。对于过街楼来说,一般情况下,过街楼是作为一种关联性空间,其两侧的空间是否为动态或静态并不重要,因其依附特性和它在建筑空间中的边界感较为模糊,在原生建筑中能够与两侧空间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同时,将它置入新空间时也能够较好地维护空间秩序稳定和建筑空间的一体性。

3.空间流动性与连续性

空间“流动性”是现代建筑的内在空间逻辑,它与“静态性”构成了空间的矛盾统一的两面。“静止与流动是建筑艺术所关注的一部分内容,建筑空间从静止到流动,反映了历史的进程”②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9.。可以说,过街楼自产生之日起,便是为空间流动性而生。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空间的流动性也并非只是反映出“历史性进程”,它也反映出建筑本身的一种复杂化功能布局。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平面布局非常自由,墙与墙之间相互独立,彼此相互穿插,形成了空间的流动性。内部和外部之间都没有明确的限定,而是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封闭空间的概念③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0.。布鲁诺·赛维认为现代建筑语言的第六原则是时空连续,这意味着视点的不断改变(视点非锁死性)。这是表现时间中的空间或空间中的时间的另一途径。④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M].席云平,王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1.

(二)过街楼空间理论的方法体系

过街楼空间理论的方法体系,是基于空间六性和常规建筑设计手法的综合提炼。也就是说,常规的建筑设计方法通常只关注形态本身的最终呈现,涉及空间六性的基本内涵。阿道夫·卢斯基于空间组合设计(Raumplan)曾提出“多层三维平面”的概念,这是一种由子空间在纵向空间中形成的多层连锁结构,其中各子空间具有不同的高度,交错的层次打破了机械楼层重叠,这是一种高层级空间与下一个空间的垂直关联,从形式上不完全属于过街楼的空间关联范畴,但是这无疑为过街楼的空间关联提供了更多思考。基于过街楼历史建筑的原型和现代实践的设计变体探究过街楼空间设计关联的内在逻辑,大致可以分为5种常用的关联术:嵌入法、组合法、交错法、整体法、积木法(见图7)。

图7 过街楼空间理论应用的五种方法示意图

嵌入法可以理解为一种相对简单的“添加法”,是指在既有两座独立或临近的建筑之间通过加设过街楼建筑,以建筑化外部的方式打通内部空间的链接,形成一种新的联系和使用空间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嵌入式过街楼承载过渡空间的功能,通过控制过街楼两侧的交通流线来调节不同建筑中的人群活动,形成串联式的空间格局。其不仅需要在内部空间与外部形态上与原生建筑相融合,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匹配。鉴于嵌入式过街楼后于主体建筑建造,其风格与建造方式必定与主体建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现代设计中常利用这一特点来突出过街楼的审美价值①坂本一成等.建筑构成学:建筑设计的方法[M].陆少波,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33-38.。

组合法的基本内核是组合论的五条核心规律:整合律、单变律、同向多变律、异向多变律、异向多变不低效率,通过借助这五条核心规律来寻找建构组合式过街楼的路径和解决城市空间的问题。在建筑组合过程中,空间的递进关系与改组规律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组合的核心是空间递进,此处的递进包含指向性、累积性和曲折性等特点,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而非单一方向的前进与上升②冯立冬.组合论:身边的哲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98-100.。圣经哥林多前书中提到人体“组合论”,认为“一个身体有着许多肢体”“身体由肢体构成”,进一步将其总结为“人由众多的部件组合而成”③赵鑫珊.人屋世界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432.。在建筑设计中,组合空间可以看作是主体建筑的“肢体”,通过对众多肢体空间的整合重构,从而形成整体化的空间格局。从功能赋予上来看,组合法形成的过街楼能够作为主体建筑的功能补充或者独立功能空间来使用,是有效解决空间断裂和功能缺失的有效路径。

交错法是指在面对设计任务之初,基于场地条件的限制和设计构思出发,将不同的“单元”空间组团进行旋转、交叉、交错、消解、抵消,由此叠加后生成“交错空间”,再通过对交错空间的切割、抬升、降低、叠加、旋转等虚实和功能化处理,形成过街楼的空间意象。从建筑整体的外部轮廓来看,交错空间使独立的建筑立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多个尺度不一的悬空空间,成为建筑的视觉语义,是建构城市标志的重要要素。交错法通常运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利用过街楼空间,破解原本单一的垂直空间序列,创造全新的立体交通,为高层的交通与功能提供更多的便利与可能性④熊鑫,许余燕.室内陈设设计与环境艺术[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21:37-38.。

整体法塑造的过街楼空间在功能、审美等侧重上有别于上述三种方法,建筑整体的平面、立面、剖面更为系统化,在形成初期就有更为自主的形式,侧重强调建筑本身的形态美、比例和象征性,建立起当下整体式过街楼的类型图示①沈克宁.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后现代主义的崛起使形式美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路易斯·康和约翰逊相继提出“形式启发功能”(form inspires function)和“形式跟从形式”(form follows form),重新调整了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②吴焕加.论现代西方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96.。文丘里进一步强调了形式创作的“自由化”,认为建筑应是思想的载体③萧默.世界建筑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316.,这让整体式过街楼不受水平和纵向维度的限制,依托现代更为成熟的建造技术,呈现更为流动、整体、自由的视觉感受,以“形式启发功能”的美学原则推动空间、结构、形式之间的均衡与联系④郑健,魏崴,戚广平.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理论创新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179.。

积木法,可以视为整体法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将过街楼作为模件,综合运用交错、嵌入、叠加、组合等方法,构成不同形态的体量型过街楼,使过街楼本身成为建筑主体,并让模件之间呈现出一种过街楼的架空空间。从内部属性与人际互动来看,属于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向心空间”,其所激发的居民深层次活动与空间结构的关联性是积木式过街楼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⑤舒平,张冉,汪丽君.既有住宅区“社会向心空间”自发参与性探究[J].建筑学报,2020(2):50-55.。积木式过街楼突破以往的横向发展,对各个模件的“接口”进行咬合,以纵向叠加的方式丰富建筑轮廓,使过街楼形成视觉焦点(中心)。从内部流线来看,积木式过街楼鉴于自身独特的空间构成,作为建筑自身主体空间,无需借助外部空间来完成内部功能的日常运转,是主动参与并能够自主完成的空间生产行为。

以上所列的五种方法,正是在空间组合的基础上,将关联性作为其核心议题之一来进行考虑,并充分体现了过街楼空间理论的空间六性。从空间分隔层级来看,不同形式的过街楼所呈现的空间的差异和社会结构,能够指导空间的处理与创新。

(三)过街楼空间理论的当代实践

过街楼空间理论的当代实践在建筑设计中属于实践性较强、应用范围广、适应性较强的建筑设计理论之一。其作为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城市日常运作与文化输出。过街楼的空间类型、营建技艺、功能属性都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历程与价值导向,通过对城市发展史的梳理与剖析,将其内在逻辑与外在表征移嫁到过街楼的设计与文化表现上,呈现符合城市符号的当代过街楼。

在对过街楼自身空间与文化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过街楼与两侧建筑之间的界限与关联性展开研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陈述,毗邻的物体平静地分享它们的边界,而这个边界是可以认为是心理学家所定义的“轮廓对抗”。当二维平面中的毗邻空间都试图侵占共同的轮廓作为知觉的边界时,所有其他边界形状在毗邻的平面或体积的争夺中形成了不平衡的场面,胜利者抢走了轮廓,其他平面成了没有灵魂的附属品,边界之所以不能舒适地被分享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在两个毗邻的区域履行着不同的功能,在整体关系上无非是孤立或者分离,至多是依据功能组成的形式连接,几乎无法有效联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在过街楼的语境中,我们几乎可以柔化一切毗邻的空间边界,这可以从当下不同类型的过街楼设计中得到验证。

在对当今医院建筑、学校建筑等的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到过街楼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从未中断过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过街楼的表现形式与空间关联随着周边环境与相邻建筑不断进行变体,已经呈现出了极为丰富的类型。相比传统建筑技术和材料,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体现出的极大可塑性,赋予了过街楼更加丰富的形态语言,集中体现出空间的一体性、关联性与流动性特点,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设计组合方式,为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多探索的可能性。在当代众多的大型综合体建筑设计中,已经出现了一种空间连贯性和流动性的时代审美特征,而过街楼空间原理的运用是其内在逻辑之一。

在对中山医院不同院区建筑(见图8)的考察中,过街楼与连廊的结合使用以及形态多样化、灵活性体现无疑,过街楼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斜跨、平行、延伸等关系。在学校建筑中,过街楼与建筑主体、校门等结合甚为密切,更加直接反映出对于城门楼这种古典空间样式的历史根源(见图9)。总而言之,过街楼空间理论,是基于过街楼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型的空间特征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空间理论。提出该理论的目的,旨在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建筑空间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一种关联性建构方式与空间组织方法。过街楼空间理论从原理维度上来看,并非勒·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原则中“底层架空”的简单翻版,它超越了“底层架空”的单一化的空间指向,如上所述,它已不是单独对独幢建筑的设计方法。过街楼空间理论的要义,是建构起建筑纵横空间相宜的组织关系,狭义上是连合两个孤立的空间使其成为一个功能和形式独立、空间关系整体的组合体。依据功能进行设计是当代建筑设计语境中的不变原则①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过街楼理论也是如此,但在功能的设计表达上略有不同,这一理论注重空间“整合”优于空间“创新”,或者说是基于整合设计思想的一体化设计路径。

图8 医院建筑中的过街楼的组合类型

图9 学校建筑中过街楼组合类型

结 语

过街楼空间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一种边缘建筑类型实践案例的系统考察,以及从其他建筑理论获得的兼容经验,同时还可以结合更多的空间理论,为深入系统的跨领域、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前景。比如,过街楼空间理论可以与建筑行为学、环境心理学、城市形态学、建筑类型学、空间句法、场所精神等相关空间理论进行“整合”,从而寻求特定空间设计与空间问题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过街楼的溯源,系统梳理过街楼的演进历程,以现有空间设计理论为基础,凝练出过街楼的空间六性,建构过街楼理论应用的方法体系,从而系统科学地指导过街楼设计与更新,为当前城市出现的各类空间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之,过街楼空间理论既具有空间问题的实在性,又具有空间理论本身的抽象性。过街楼空间理论在面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和空间问题时,通过“过街楼”本体衍生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形式来满足具体空间问题解决的需要。如在摩天大楼、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医院建筑、街道公共空间等规划设计领域里,都可以运用过街楼空间理论。过街楼空间理论提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对现有空间研究中忽视的问题作出理论的重整,引起相应重视;(2)为构建更为安全便捷和基于实际需要的空间营造提供新的系统方法指导;(3)过街楼空间理论是一种基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空间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最优的空间设计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理论空间建筑
坚持理论创新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空间是什么?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