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激活乡村普惠金融要素

2024-01-17 15:37严俊
农民科技培训 2024年1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严俊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乡村普惠金融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在2023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而县域乡村市场恰恰为做好这五篇文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作为一家“非农字号”的国有银行,如何扬长避短,通过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有效下沉服务重心,服务好县域乡村的“长尾客户”?近年来,建设银行秉持“科技、普惠、共享”的理念,从服务大多数人,而不仅是少数人出发,突出数字化经营和生态圈打造两大特色,深入开展新金融实践,将金融服务下沉到县域乡村,实现对普惠客群和乡村客群的精准滴灌。下面我结合一些具体实践,汇报三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以数字化手段重塑乡村金融“水利工程”。

相对于城市金融,过去我们在县域乡村的网点、人员等资源投入不足,金融服务难以有效下沉至县域乡村。而数字乡村、数字金融的双向奔赴,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62%,农村网民达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9%,乡村发展的数字基础不断夯实。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打造包括线下普惠金融服务点、线上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在内的“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线上化的方式,打通乡村服务渠道,将金融服务精准投送至农民身边。

线下,我们依托金融科技,广泛连接乡村社会资源,与村委会、供销社、村口超市等主体合作,建立约35万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通过科技的手段,为村民提供缴费、社保、医疗等金融、非金融服务,目前已覆盖全国大部分乡镇及行政村。这些服务点中,村委类型的服务点占比超过60%。在江苏、湖北、云南等地,我们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建189个“裕农通”服务点,整合金融资源与电信资源,通过场景融通、用户共享,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社区建设。到2023年9月末,“裕农通”服务点服务农户超过6000万户,当年累计办理各类交易2.2億笔。

线上,我们打造“裕农通”手机App,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服务渠道。依托手机App、智慧大屏等电子渠道,为农民提供智慧村务、电子商务、便民事务和基础金融服务,我们将其称之为“四务”。这样,农民在手机上就可以办贷款、买农资、卖产品等,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到2023年9月末,“裕农通”App注册用户数突破千万,已达到1211万户,较年初新增700万户,累计发放贷款731亿元,较年初新增495亿元。

线下和线上这两个渠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引流、相互融合的。比如,农民朋友通过手机App,可以查询、预约,到线下服务点办理业务。通过线下服务点,业主可以为周边农民推荐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并在手机App上办理。这样,能够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作用,提升农民朋友的业务办理效率,改善服务体验。

第二个方面,打通服务农户信贷需求的数字经脉,让农民贷款更容易、贷款更便宜。

如果问农民朋友对“普惠”二字的理解是什么,他们一定会给出最质朴的回答,就是“借钱不难,用钱不贵”。乡村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注入,农民致富增收,同样也离不开金融的加持和助力。

在农户融资服务这条道路上,我们沿着“真农业、真农户、真贷款”的逻辑,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化、智能化、差异化的惠农产品,破解乡村信贷难题,提升信贷资源的可得性。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建行服务农户的“拳头产品”——“裕农快贷”。我们与政府数据平台、涉农管理平台等合作直连,引入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农业产业链等多维涉农数据,面向农户开展全周期、自动化的风险画像,实现农户自主申请、模型自动审批、线上支用还款的全流程线上作业。“秒申秒贷”“秒借秒还”,让农民朋友的信贷需求触手可及。

“裕农快贷”是一个统一的产品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我们结合资源禀赋和农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打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属地化产品。最近,我们在重庆市发改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的支持下,推出“裕农快贷——信易贷”产品。建行系统与重庆“渝惠融”平台系统直连,采集农村房屋宅基地、种植险、养殖险等24个维度的涉农数据,基于此为农户进行信用画像,发放贷款,解决了以往当地农户贷款离开抵押和担保“寸步难行”的痛点。到2023年10月末,建行“裕农快贷”余额达851亿元,较同年初新增394亿元,增速接近86%。在提升贷款便利性的同时,我们也将更多实惠让利于农民。目前,“裕农快贷”利率最低至3.45%,节省了农民的贷款成本,助力农民“种粮挣钱得利”。

第三个方面,从“大三农”“新三农”出发,构建多元化的乡村金融生态体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种养,还覆盖生产、加工、商贸、流通、餐饮、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元业态。这是一个“大三农”“新三农”的概念,而不是过去“小三农”“老三农”的概念。

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坚持平台化的思维,利用系统化的手段,应用数字化的工具,在同业中率先打造烟台苹果、上海食用菌、贵州酱酒、新疆棉花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场景,搭建一系列特色平台,形成一系列特色模式,服务丰富场景中的多元业态,助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为了助力促进国内大循环,围绕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推进专项服务模式。前不久,正式发布“裕农市场”服务品牌,围绕着农批农贸市场中的农户、商户等客群,上线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让农民更好地卖菜,让消费者买到更好的菜。我们打造“裕农合作”服务模式,通过系统化、平台化的打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综合化服务。为了顺应农业社会化发展趋势,助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我们打造“裕农托管”服务模式。在黑龙江,搭建数字农业平台,累计授信926亿元,当地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235亿元,市场占有率约25%,惠及61万农户。

科技让金融无远弗届,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也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了希望。展望未来,我们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各位金融同业一道,本着“科技、普惠、共享”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三农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