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校外培训

2024-01-18 17:12薛海平杨路波蒲欣汝庞小冬肖凤秋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

薛海平 杨路波 蒲欣汝 庞小冬 肖凤秋

摘 要:校外培训是中国儿童校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减”政策关注的重要内容。2023年3—6月,中国儿童中心专门成立课题组,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儿童校外生活状况调查,基于抽样调查数据,描述了“双减”背景下中国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和校外培训支出情况,分析了不同群体特征儿童参与校外培训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接近六成的儿童没参加校外培训,仅有两成的儿童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2)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低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且不同群体特征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存在差异。(3)儿童更喜欢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而家长更重视学科类校外培训。(4)儿童周末和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都高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且不同群体特征的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存在差异。(5)2022年生均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高于生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且不同群体特征儿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存在差异。因此,要继续执行“双减”政策,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理性选择校外培训。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挥公益类校外教育机构场所的功能属性。

关键词:“双减”;校外培训;学科类校外培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3)06-0043-19

作者简介:薛海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教育政策、校外教育;杨路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校外教育、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分析;蒲欣汝,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校外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庞小冬,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教育政策、校外教育;肖凤秋,中国儿童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校外教育和儿童发展。

一、引言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开启了新发展阶段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双减”政策提出要大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使校外培训从商业逻辑回归教育逻辑,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双减”政策颁布已经有两年,国内关于“双减”政策的研究仍然是以理论探讨居多,基于全国性监测数据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还不足。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当前中国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行为?2023年3—6月,中国儿童中心专门成立课题组,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围绕中国儿童校外生活开展了全国性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校外培训参与时间和家庭校外培训支出等方面,涉及学科类和非学科类两种校外培训类型以及线上和线下两种校外培训方式。基于调查数据,本研究旨在总结全国各地“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治理成效,分析中国儿童校外培训负担和家庭校外培训支出负担情况,进而为“双减”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儿童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提供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校外培训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在近30年间完成了日本和韩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1]。“双减”政策实施前,校外培训已扩张成规模庞大、主体多样的市场[2]。“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市场“虚火”得到有效控制,总体来看,学生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时间以及校外培训支出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研究基于各自调查数据对“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时间以及校外培训支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情况

1. 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

在校外培训参与率方面,已有研究多通过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双减”背景下学生校外培训参与现状进行了描述,也有部分研究对比“双减”政策实施前后校外培训参与变化,并指出学生校外培训参与比例较“双减”前有所下降。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双减”政策出台后,83.5%的学生未参加校外学科培训[3]。董圣足对我国10个省域进行的大规模调查发现,有65.6%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任何校外培训[4]。吕庆燕通过对深圳市龙华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四、八年级学生“双减”前参与校外培训总占比分别为83.5%和88.4%,“双减”后这一占比分别下降到53.4%和35.3%[5]。宁本涛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双减”政策实施9个月后,艺体类校外培训比较“火热”,调查样本中77.63%的学生参加了艺术类校外培训,37.98%的学生参加了体育类校外培训,另外还有许多学生表示参加了编程类校外培训[6]。杨燕基于X省的大样本调查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X省在校外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流学科类培訓的学生人数比例均有下降[7]。付卫东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双减”政策实施前,33.9%的学生参加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双减”政策实施后,这一占比为31.3%,比之前降低2.6%[8]。

2. 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时长

在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时长方面,多数研究以“一周”为单位时间划分,描述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张亚飞对京沪两地3661名家长进行调查发现,90%以上的儿童每周参与课外辅导的时间超过2小时[9]。邢倩倩研究发现,学生每周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总时长在“双减”政策实施前后分别为7.78小时和8.16小时,每周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时长在“双减”政策实施前后分别为6.31小时和5.81小时[10]。

3. 儿童参加校外培训班的个数

随着“双减”工作持续推进,现有研究发现,多数儿童参加校外培训班的数量出现下降的现象。彭妮娅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双减”前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数量为1~3个的家庭占调查家庭总数的八成;“双减”后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班数量比例最高的是0个,占比42.6%,比“双减”前增加了约3倍;其次是1个,占比30.7%,与“双减”前接近;再次是2个,占比20.5%,比“双减”前减少约四成[11]。余斐等人基于浙江省绍兴市7个县(市、区)初中抽样调查发现,“双减”前参与1~2个校外学科培训班的人数占比最多,为41.23%,“双减”后没有参加校外培训的人数占比最多,为84.96%,参与1~2个校外培训班的人数比例下降到13.09%[12]。

(二)“双减”背景下家庭校外培训支出研究

在关于校外培训支出的研究中,已有研究多从校外培训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以及校外培训实际支出情况入手,探究“双减”前后校外培训支出的变化。多数研究指出,“双减”背景下家庭的校外培训支出负担有所减轻。在全国大范围调查研究中,彭妮娅基于全国范围“双减”前后家庭教育投入的变化调查研究表明,“双减”政策实施后,校外教育投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低的家庭增加了三分之一,而校外教育投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高的家庭数减少幅度在三成到五成之间[11]。宁本涛等人基于全国152个地级市调查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我国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下降。超过12.75%的家长表示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下降50%以上,且7.16%的家长表示下降幅度超过80%[6]。在区域性调查研究中,朱新卓等人基于2022年在全国八省市开展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发现,78.3%的家庭校外培训支出低于5000元,相较于2017年的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均有大幅削减[13]。吕庆燕对深圳市龙华区39265位义务教育学生家长的抽样调查发现,有42.3%的四年级家长和49.0%的八年级家长认为“双减”后家庭教育经费支出有所减少[5]。

(三)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对“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参与率和校外培训支出等方面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研究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校外培训班的数量以及校外培训支出都有所下降,但很多学生每周仍然有一定程度的校外培训参与时间,已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参与率和支出研究多基于“双减”政策实施后区域性调查数据,基于全国大范围调查的数据很少,特别是基于全国大范围调查的校外培训参与时长研究更少。其二,已有研究虽然对“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参与率现状进行了分析,但很少有研究以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全面分析“双减”后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的情况。其三,已有研究主要是对“双减”背景下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时间和支出的总体情况进行现状描述,但对不同特征儿童进行差异分析的研究较少,针对“双减”后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时间和支出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因此,本研究将对不同群体之间不同类型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时长、支出情况细致分析,试图全面刻画出“双减”背景下中国儿童校外培训的参与情况。

三、变量说明及样本分布

(一)变量说明

本研究中的校外培训根据培训内容分为学科类培训班和非学科类培训班,根据校外培训班上课形式分为线下校外培训和线上校外培训。本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涵盖了全国11个省、12个城市62所公办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和61所公办中学(初中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删减未签订知情同意书、重复填答等情况的无效问卷,最终得到儿童样本规模为35809,家长样本规模为37197[14]。本研究使用的儿童个体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定义见表1。

(二)样本分布

表2各变量分布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为学生、家长问卷数据库。在学生样本中,学生年级分布分别为二年级19.61%、四年级20.80%、六年级20.17%、八年级21.18%、九年级18.24%。学生居住地在城市的占比为69.60%,农村占比为30.40%。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占比为49.35%,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占比为50.65%。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占比分别为:1万元以下收入占比为15.43%、1万元~<5万元为32.75%、5万元~<10万元收入占比为21.41%、10万元~<50万元收入占比为26.36%、50万元及以上为4.05%。

四、调查发现

(一)“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

1.接近六成的儿童没参加校外培训,仅有两成的儿童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双减”背景下59.76%的儿童没参加校外培训,有14.40%的儿童只参加了学科类校外培训,有18.95%的儿童只参加了非学科类培训,仅有6.89%的儿童学科类培训与非学科类培训都有参加。

2.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高于学科类

调查显示,有40.24%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校外培训。“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学生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比例高于学科类校外培训,有21.29%的学生表示自己参加过学科类校外培训,25.84%的学生参加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3.校外培训的主要方式为线下参与

在校外培训形式上,尽管当前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但线下课程仍然是主要方式。由表3可知,从校外培训参与比例上看,线下非学科类占比最高(21.32%),其他依次为线下學科类校外培训(15.47%)、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7.63%)、线上非学科类校外培训(6.03%)。

4.儿童更喜欢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而家长更重视学科类校外培训

图1呈现了儿童对各类校外培训的喜爱程度。由图1可知,超五成儿童非常喜欢线下非学科类培训(56.09%)和线上非学科类培训(52.41%),近三成的儿童非常喜欢学科类培训。可见,相对于学科类培训而言,儿童更喜欢非学科类培训。

图2呈现了家长对各类校外培训的重视程度,由图2可知,家长非常重视的校外培训类型从高到低依次是线上学科类培训(57.61%)、线下学科类培训(57.42%)、线下非学科类培训(53.50%)、线上非学科类培训(51.39%)。

综上可知,儿童更喜欢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而家长更重视学科类校外培训。

5. 随着年级升高,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呈倒“V”型趋势,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呈下降趋势

由图3可知,就总校外培训而言,四年级是儿童参加校外培训的一个拐点,四年级之后的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中低年级段儿童校外自由支配时间较为充裕,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业压力的增加,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在四年级之后有所下降。就学科类校外培训而言,以六年级为转折点,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在六年级之前呈上升趋势,六年级之后呈下降趋势。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

6.城市地区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均高于农村地区

由表4可知,就总校外培训参与而言,城市地区的儿童参与率(48.46%)是农村地区的儿童参与率(22.16%)的2倍多。无论是学科类校外培训还是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城市地区的儿童参与率均高于农村地区的儿童。

7.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高于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

由表5可知,在总校外培训参与上,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比例(55.54%)是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参与比例(25.58%)的2倍多。就学科类校外培训而言,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28.04%)高于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14.88%)。就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而言,父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38.44%)高于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13.79%)。

8.父母最高收入水平较高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也较高

由表6可知,就总校外培训参与而言,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在50万元及以上家庭的儿童参加校外培训的比例为60.30%,而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在1万元以下家庭的儿童参加校外培训的比例为24.89%,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在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方面,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在10万元~<50万元家庭的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最高(30.48%),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在50万元及以上家庭的儿童次之(30.42%),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在1万元以下家庭的儿童最低(14.28%)。父母最高收入水平越高,儿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越高,参与率从高到低依次是44.64%、39.88%、24.61%、19.19%、13.77%,收入水平为50万元及以上的家庭儿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是收入水平1万元以下家庭的3倍多。

(二)“双减”背景下中国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时长

1.儿童周末和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都高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

周末一天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平均为119.76分钟,其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平均参与时长分别为112.23分钟和94.24分钟,周末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高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周中一天儿童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平均为34.96分钟,其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平均参与时长分别为36.30分钟和25.98分钟,周中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同样高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

2.年级越高,儿童周末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越高;儿童周末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以六年级为转折点呈倒“V”型变化趋势

图4呈现了不同年级儿童在周末一天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上的差异。总体来看,从二年级到九年级,儿童周末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长,二年级儿童周末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最短(65.37分钟),八年级儿童周末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最长(137.61分钟)。而儿童周末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在六年级时达到顶峰(103.12分钟),随后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儿童周末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以六年级为转折点,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倒“V”型变化趋势。而周末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呈上升趋势。

3.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以六年级为转折点呈倒“V”型变化趋势,而儿童周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和校外培训总时长呈波动下降趋势

图4还呈现了不同年级儿童在周中一天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上的差异。从二年级到九年级,儿童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在六年级时达到顶峰(43.81分钟),随后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儿童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以六年级为转折点,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倒“V”型变化趋势。而儿童周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和校外培训总时长随着年级的升高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4.城市地区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高于农村地区,而儿童周中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不存在城乡差异

表7呈现了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儿童在周末和周中一天校外培训参与时长的差异。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周末一天学科类校外培训平均参与时长分别为116.42分钟和98.82分钟,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周末一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平均参与时长分别为98.33分钟和75.26分钟,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周末一天校外培训平均参与总时长分别为125.57分钟和97.81分钟,城市地区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均高于农村地区。但是,儿童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以及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均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

5.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均高于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但周中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在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儿童之间不存在差异

表8呈现了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儿童在周末和周中校外培训参与时长的差异。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周末一天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为118.67分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为101.86分钟,周末一天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为130.35分钟;而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周末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为103.45分钟,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天参与时长为76.03分钟,周末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为100.91分钟。可以看出,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均高于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而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和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在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儿童之间不存在差异。

6.随着父母收入水平的升高,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

表9呈现了不同父母最高收入水平的儿童在周末和周中校外培训参与时长的差异。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万元以下的儿童周末一天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最短(90分钟),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0万元~<50万元的儿童周末一天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最长(122.28分钟)。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万元以下的儿童周末一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最短(72.78分钟),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0万元~<50万元的儿童周末一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最长(102.59分钟)。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万元以下的儿童周末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最短(91.91分钟),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0万元~<50万元的儿童周末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最长(134.19分钟)。可以看出,随着父母最高收入水平的升高,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在不同父母最高收入水平的儿童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周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和周中校外培训参与总时长在不同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儿童之间的差异比较小。

(三)“双减”背景下中国儿童校外培训支出

1.在有校外培训支出的样本中,2022年生均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高于生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

从2022年有校外培训支出家庭的样本来看,生均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为12483.92元,生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为11200.21元,生均校外培训总支出为14798.04元。可以看出,2022年生均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略高于生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

2.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呈上升趋势,但儿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整体呈下降趋势

图5呈现了不同年级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支出的差异。二年级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低(10186.41元),九年级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高(15952.37元)。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呈上升趋势。四年级儿童2022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高(12521.35元),八年级儿童2022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低(9317.48元)。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降低。在校外培训总支出上,四年级儿童支出最高(15652.50元),八年级儿童支出最低(14166.47元),整体趋势较为平稳。

3.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要高于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

表10呈现了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支出的差异。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总支出分别为18823.78元和7491.06元,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分别为15739.74元和7221.12元,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2022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分别为13642.58元和5528.90元。可以看出,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要高于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

4.随着父母收入水平升高,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增多

表11呈现了不同父母最高收入水平的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支出的差异。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万元以下的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低(6080.22元),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50万元及以上的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高(22889.69元)。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万元以下的儿童2022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低(6044.09元),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50万元及以上的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最高(22774.16元)。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1万元以下的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总支出最低(7112.46元),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50万元及以上的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总支出最高(31946.51元)。可以看出,随着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升高,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增多,且父母最高收入水平为50万元及以上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都高于其他收入水平的儿童。

5.城市地区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都高于农村地区儿童校外培训支出

表12呈现了不同居住地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支出的情况。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2022年校外培训总支出分别为16570.05元和7657.30元。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2022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分别为14211.31元和6175.70元。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童2022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分别为12132.34元和6634.32元。可以看出,城市地区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都高于农村地区儿童校外培训支出。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培训参与率、参与时长、支出现状与特点。主要结论概括如下:

第一,在校外培训参与率方面,从校外培训总体参与情况来看,有近六成儿童表示自己没参加过校外培训,仅有两成的儿童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从学科类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来看,“双减”背景下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为21.29%,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为25.84%,与“双减”前的相关研究结论相比[15],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有所下降,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有所提升。说明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呈现了学科类校外培训“降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趋于“升温”的现象。从线上与线下校外培训参与来看,儿童更倾向于参加传统的线下校外培训。

从不同群体校外培训参与率来看,小学四年级是校外培训参与率变化的一个拐点,四年级儿童的总体校外培训参与率最高,接近70%,四年级之后有所下降。城市地区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均高于农村地区的儿童。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均高于父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儿童。父母最高收入水平在10万元以上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高于10万以下家庭的儿童。

第二,在儿童与家长对校外培训的态度方面,儿童非常喜欢的校外培训前两类是线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和线上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家长更为重视的校外培训前两类分别是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和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可见儿童更喜欢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而家长更重视学科类校外培训。

第三,在校外培训参与时长方面,从有校外培训参与时长的样本来看,周末和周中儿童校外培训平均参与总时长分别为119.76分钟和34.96分钟。周末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平均为112.23分钟,说明“双减”背景下仍然有部分儿童在周末休息日参与学科类校外培训,也验证了“双减”背景下“隐形变异”违规开展校外培训依然存在的事实[16]。本研究还发现,“双减”背景下,周末和周中儿童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都高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

从不同群体校外培训参与时长的差异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周末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呈上升趋势,但儿童周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呈波动下降趋势,儿童周末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和儿童周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时长都以六年级为转折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型变化趋势。相較于农村地区、父母未受过高等教育及父母最高收入水平较低的儿童,城市地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及家庭收入较高的儿童周末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都更高,但周中各类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在不同居住地和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之间不存在差异。

第四,在2022年校外培训支出方面,从有校外培训支出的样本来看,2022年生均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高于生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城市地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及父母最高收入水平较高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支出高于农村地区、父母未受过高等教育及父母最高收入水平较低的儿童。

(二)政策建议

1. 持续推进“双减”政策,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研究发现,在被调查的样本中,周末仍然有部分儿童参与了学科类校外培训,且超过五成的家长非常重视学科类校外培训,一定程度上说明“双减”背景下不少家庭依然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有需求,且培训机构在周末休息日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情况依然存在。此外,有校外培训家庭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支出和校外培训总支出都比较高。因此,一方面,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应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通过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的校外培训机构网格化管理体系,并通过设立网上监管平台等多种方式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进而延伸监管触角。另一方面,指导各地压实主管部门责任,用好“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加快健全“爆雷”“冒烟”监测预警制度,建立风险台账,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监管。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政策评估和动态监测机制,引导学科类校外培训坚持公益属性。

2. 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研究发现,城市地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及家庭收入较高的儿童各类校外培训参与率、周末的校外培训参与时长和校外培训支出高于农村地区、父母未受过高等教育及父母最高收入水平较低的儿童。且儿童更喜欢非学科类培训,而家长更重视学科类培训。有学者指出,减轻儿童负担,必须转变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知识和科学方法[17]。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子女校外培训参与的重要因素,“双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都提出,要通过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形成“减负”共识。因此,政府和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及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等方式,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尤其是高收入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降低校外培训的参与和支出。此外,家长要积极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相关活动,尊重儿童的喜好,摆脱应试思维,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3.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挥公益类校外教育场所的功能属性

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校外活动场所和资源是学校课后服务的重要校外资源[18],承担着社会教育的重要责任。充分挖掘利用社会育人资源,让其在“双减”政策落实中发挥作用,有助于提升家长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度,减少家长和学生对于校外培训的需求,营造安定有序的“双减”政策执行环境[19],推动教育良好生态的形成。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积极探索与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有效利用校外教育力量,推动校社协作,努力为儿童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各种类型的教育基地应当基于自身特色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竞赛等多元化的项目活动,定期向儿童免费开放或优惠开放,丰富儿童校外生活,满足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薇.席卷全球的影子教育:校外培训的发展态势与治理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1):72-84.

[2] 魏易,薛海平.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否有效?基于2017—2019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21,32(06):32-40.

[3] 李钒.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召开“双减”成效调查座谈会[EB/OL].(2022-03-02).https://news.bnu.edu.cn/zx/zhxw/126713.htm.

[4] 董圣足,黄河,谢锡美.“双减”之下校外培训长效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4):13-23.

[5] 吕庆燕.中小学校“双减”政策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深圳市龙华区的实证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01):50-56.

[6] 宁本涛,陈祥梅,袁芳,等.“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成效及生态复合治理机制透析——基于我国152个地级市“校外培训负担”现状的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43(07):50-57.

[7] 杨燕.“双减”政策执行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进路——基于利益原则和对X省的大样本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2,43(05):26-34.

[8] 付卫东,李伟.“双减”背景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能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吗?——基于东中西部6省30个县(市、区)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2(01):171-180.

[9] 张亚飞.京沪中小学家长的教育参与行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1.

[10] 邢倩倩.北京市“双减”政策执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22:26-27.

[11] 彭妮娅.“双减”后家庭教育期望、供需偏差与“家校社”协同构建——基于全国范围“双减”前后家庭教育投入的变化调查[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3(02):199-214.

[12] 余斐,徐文凱.初中学校“双减”工作实施现状调查报告——基于浙江省绍兴市7个县(市、区)初中的抽样调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2(Z1):10-16.

[13] 朱新卓,骆婧雅.“双减”背景下初中生家长教育焦虑的现状、特征及纾解之道——基于我国8省市初中生家庭教育状况的实证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23,44(04):49-56.

[14] 中国儿童中心课题组.“双减”背景下儿童校外生活状况报告:技术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2023,32(06): 11-24.

[15] 魏易,陆伟.我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的城乡差异[C]//中国教育财政政策咨询报告(2019—2021).2021(04):1-27.

[16] 教育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少数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班等问题的通报[EB/OL].(2021-11-05).https://xwpx.eduyun.cn/bmp-web/tol/sysNotice/toSysNoticeView/80b77b8904d14506b77b8904d1f50673.

[17] 宁本涛.“沉疴新疾”与“刮骨疗伤”——中小学生“减负难”还能“难于上青天”?[J].基础教育,2011,8(01): 48-51+95.

[18] 王秀江,肖凤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当校外教育遇见“双减”[J].广东青年研究,2023,37(02):68-75.

[19] 靳玉乐,张铭凯.“双减”政策的战略意义、实施挑战与进路选择[J].教育科学,2022,38(06):15-20.

After-school Training: The Report on After-school Life of Children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XUE Hai-ping1, YANG Lu-bo1, PU Xin-ru1, PANG Xiao-dong1, XIAO Feng-qiu2

(1.College of Education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2.China National Children's Center)

Abstract: After-schoo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hildren's after-school life and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Between March and June in 2023, the China National Children's Center established a research group,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stitute  of External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t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Survey at Peking University, jointly launched a national survey on the after-school life of Chinese children, basde on sample survey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articipation rate, time and expenditure of after-school training for Chinese childre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is paper finds that: (1) Nearly 60% of children did not participate in after-school training, and only 20% of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after-school training of subjects. (2)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children's after-school training in academic subjects is lower than that of non-academic after-school training,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children in various types of after-school training with different group characteristics. (3) Children prefer non-subject after-school training, while parent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subject after-school training. (4) The duration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subject after-school training on weekends and midweek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subject after-school training,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articipation time of children in various after-school training on weekends with different group characteristics. (5) In 2022, the per-student after-school training expenditure of subject is higher than the per-student after-school training expenditure of non-subject,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xpenditure on after-school training between subject and non-subject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group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 we need to continue to implement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nd deepen the governance of after-school training institutions; guide parents to change their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rationally choose after-school training; fully tap social resources and give play to the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public after-schoo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Keywords: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fter-school Training; Non-academic After-school Training; Academic After-school Training

(責任编辑:魏 一)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