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某师范院校本科生艾滋病检测服务知晓情况及检测意愿调查

2024-01-18 03:28施正丽朱正杰王湘苏王丽萍曹望楠孙昕霙史宇晖
医学与社会 2024年1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本科生艾滋病

施正丽,朱正杰,王湘苏,王丽萍,林 浩,曹望楠,孙昕霙,常 春,史宇晖

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191;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09;3江苏省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224001

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1]。艾滋病以性传播为主,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重大慢性传染病,对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艾滋病[2]。尽早发现感染者、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最终实现有效病毒抑制是全球终结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其中艾滋病检测是这一策略的重要前提[3]。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处攀升趋势[4],2010-2019年全国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共23307例[5],青年学生群体已然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大学生群体艾滋病的早发现对于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完善艾滋病和性病的防治工作机制,针对重点青年群体加强宣传教育,推广有效的干预措施,切实降低艾滋病发生率。根据知信行理论,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强化青年学生群体对于艾滋病检测知识及服务的知晓和理解,并对艾滋病检测形成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即主动检测的意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检测率,以实现艾滋病的早发现[6-7]。

近年来,国内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涉及的方向涵盖了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知信行”教育方式对其影响、男男同性性行为疾病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针对大学生的行为干预效果评价、大学生人群高危行为和物质滥用、大学生群体自愿咨询检测、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等多个方面[8]。当前关于大学生自愿咨询检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查学生是否愿意做艾滋病咨询检测并分析相关社会人口学及不同高危行为因素对检测意愿的影响[9-11],但是聚焦于某类具体的检测服务或针对大学生中的某一特殊人群的研究较少。根据国家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全国范围内的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艾滋病检测试纸自动售货机(或免费获取机),并广泛开展“HIV检测进校园”活动,旨在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艾滋病的咨询检测,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10]。在师范院校本科生中普及和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现阶段自我防护能力,还能增强其未来在教书育人职业岗位上持续向更大范围的学生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能力,进而有助于我国艾滋病防控目标的实现。然而,对于学校主动提供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师范类院校本科生群体的知晓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稀缺。为此,本研究于2022年12月对江苏省某师范院校本科生艾滋病服务知晓情况和检测意愿进行调查,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大学生主动参与艾滋病的咨询检测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于2022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盐城市某师范院校1-4年级全体本科生进行调查。纳入标准:该校在校学生;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为18-24岁。本研究经北京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编号为IRB00001052-22127)。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利用问卷星平台的样本监测功能,不符合研究要求的个体无法填写问卷;通过限制问卷填答设备的IP地址避免同一对象多次填答。问卷正式发放期间总访问量11982次,获得完整答卷9258份,实际参与率77.27%;收回的9258份问卷中,排除有明显逻辑错误的212份问卷后,最终有9046份问卷纳入此次分析,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7.71%。

1.2 研究方法

本次用于调查的问卷在课题组原有信效度良好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与能力调查问卷》的基础上[12],结合全球艾滋病防治的最新进展修改后得到[8,13]。新问卷增加了对暴露前预防用药、暴露后紧急阻断、持续检测不到病毒=没有传染性、自愿咨询检测、同性传播、药物滥用等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细化,删除了部分传统的艾滋病传播途径相关的题目。本研究中主要分析问卷中艾滋病知识获取渠道、艾滋病检测服务知晓情况、检测意愿3个方面。其中,艾滋病知识获取渠道的方面主要询问被调查者上大学前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希望从哪些渠道获得艾滋病的相关信息、是否主动寻求过艾滋病相关信息及通过哪些渠道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就读的大学是否开展过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检测服务知晓方面主要询问被调查者是否知晓及使用过就读的大学设有的安全套自动售货机、是否知晓及使用过就读的大学设有的艾滋病检测试纸售货(或免费获取)机。检测意愿方面主要询问被调查者是否知晓哪里可以获得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如果发生高危行为事后是否会主动进行艾滋病检测。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使用问卷星平台收集数据。在制作电子问卷时,采用了数据检测功能和自动跳转功能,以简化问卷填写过程,并减少人工跳答可能出现的错误。为确保数据质量,在问卷中设置了逻辑检错题,用于前后印证。此外,在可能导致理解偏差或填答错误的题目上添加了填答提示。在2022年9-10月进行了预调查,以进一步检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正式调查于2022年12月1日-12月7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展开,经过培训的高校辅导员负责向所有学生讲解调查目的和问卷填写要求,并发放问卷。在调查开始之前所有被调查者收到了知情同意书,其中包含了研究目的、步骤、问卷的主要内容、获益、风险、信息保密、受试者声明等,只有同意并自愿参与调查的学生才能继续完成问卷。在调查期间,专门负责质量控制的小组对问卷星平台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监控,调查结束后对所有答卷进行复核,并就存疑问题询问调查高校的负责人。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数据导出后,对所有答卷进行检查,剔除有逻辑错误的答卷。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本科生艾滋病检测服务知晓情况和检测意愿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师范院校本科生中,男生3120人(35.49%),女生5936人(64.51%),男女比例为1∶1.82。4678(51.71%)名学生上大学前居住在县城、乡镇或农村,4254(47.03%)人从未谈过恋爱,3089(34.15%)人经常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405(4.97%)人发生过性行为。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取情况

8317(91.94%)名本科生希望通过学校健康教育获得艾滋病的相关信息。主动寻求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本科生偏少,仅1967(21.74%)人,主动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有:学校健康教育(82.00%),网络(77.78%),艾滋病防治机构及其官方媒体(61.77%),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书籍(53.97%),同伴、朋友、同学(41.79%),老师(35.89%),父母(31.37%)。

2.3 艾滋病检测意愿及检测服务知晓情况

2666(29.47%)名本科生知道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货机,而使用过该服务的仅有213(7.99%)人。2005(22.16%)名本科生知道学校设有艾滋病检测试纸自动售货(或免费获取)机,但只有353(17.61%)人使用过该服务。8194(90.58%)名本科生知道哪里可以获得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如果发生高危行为,6943(76.75%)人有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的意愿。

2.4 艾滋病检测意愿和检测服务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女生、上大学前居住在地级市或县城、理科类和其他类专业、经常和偶尔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发生过性行为、上大学前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学生,如果发生高危行为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的意愿更高(P<0.05);年级越高、曾经或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如果发生高危行为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的意愿更低(P<0.05)。见表2。

表2 本科生艾滋病检测意愿及检测服务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OR(95%CI)

女生、经常和偶尔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上大学前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知晓哪里可以获得免费艾滋病检测服务呈正相关关系(P<0.05);上大学前居住在农村、二年级或三年级、工科类专业与知晓哪里可以获得免费的艾滋病检测服务呈负相关关系(P<0.05)。见表2。

3 讨论

3.1 本科生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意愿较强,但实际行动不足

本研究中本科生对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但付诸于实际行动的比例却很低。据“知信行理论”可知[14],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如果本科生对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了良好的意愿, 则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即把意愿转化为行动,但现实却出现了明显的“信而不行”现象。本研究的师范院校本科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意愿相较于2017年和2007年本课题组系列研究有一定提升,但“信而不行”现象与此前的调查结果一致[15-16], 这表明大学生寻求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在扩大,但其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获取行为的能力仍偏弱。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师范院校本科生对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不协调关系,单纯知识的积累尚不足以改变信念和态度,而具备信念和态度也不一定转化为行为。结合保护动机理论、健康信念模式等的研究提示师范院校本科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意愿和实际的行为中间有可能还受到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成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自信心、个体对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是否可以减少艾滋病威胁的认知、个体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所需付出的代价等因素的影响[17-18]。

本次调查显示本科生实际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排名前3的是学校、网络、艾滋病防治机构及其官方媒体,来源于同伴和家长的比例较低,这与吴东红等人在浙江师范大学开展的调查结果相似[19]。然而本科生作为特殊的青年群体,同伴教育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家长在大学生的成长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却没有承担起核心的健康教育责任[20-22]。学校成为本科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首选渠道,体现了江苏省在2018-2020年开展的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多部门联合行动并落实各方责任,学校积极履行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此外,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推广,艾滋病防治机构也为学生提供了通过网络渠道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机会[23]。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保守,人们存在一种羞于谈性的话语体系,加之现今的家长普遍未接受过正规、科学的性教育,他们自身也缺乏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和性教育技能,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父母在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缺位[21-22]。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和广泛使用,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逐渐成为可能[24-25]。目前我国20-29岁网民超过2亿,应结合大学生频繁接触网络信息的特征,促进学校与专业艾滋病防控机构或社会组织合作,开发互联网+艾滋病防控应用,以促进大学生艾滋病防控体系的完善[26-28]。另外,近年来,因具有方便、快捷、隐私安全等优势,线上自检成为扩大检测的有效方式[28-29]。因此,今后应加强对校内外线下检测机构的宣传,同时进一步研发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线上检测模式,并提供操作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线上自检的质量,以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检测率,促进感染者早期发现[29-31]。对于师范院校学生而言,未来他们大多会从事教学工作,而艾滋病相关知识在不断更新,如果他们没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将来在向自己的学生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今后可融合运用课堂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同伴教育、家庭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性教育模式[21,32],通过持续开展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艾滋病主题校园活动、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咨询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和优化艾滋病信息网络校园平台、联合艾滋病防治机构及官方媒体等多种途径向师范院校本科生提供艾滋病知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及相关技能培训,以促进学生主动寻求艾滋病知识行为和能力的形成。

3.2 本科生艾滋病检测意愿较强,集体活动参与情况等因素与检测意愿相关

本研究中被调查的师范院校本科生如果发生高危行为,有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意愿的学生接近80%,高于2018年梁海旭等人在全国222所高等院校调查的大学生检测意愿(62.4%)的水平[11],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江苏省师范院校近年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进步,同时也说明江苏省师范院校本科生艾滋病检测意愿较强。根据整合行为模式可知,执行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及环境限制等因素也能直接影响行为的发生[33],因此应加强对师范院校本科生的服务提供和自我检测技能培训,并在目前江苏省推进免费药具、自我检测材料进校园的基础上,结合师范院校本科生检测偏好丰富药具和检测材料的种类,为学生进行检测创造有利环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检测需求。

在此次调查中,从不参加班级或学校活动等因素与本科生的艾滋病检测意愿呈负相关关系。男生的检测意愿低于女生,这可能与男性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度低于女性有关[34]。高年级相较于低年级学生课业逐渐紧张、参与艾滋病相关课外活动减少,可能导致检测意愿不高[11]。有谈恋爱经历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伴侣是安全的,对自身艾滋病风险的认知不足,检测意识淡薄[10]。曾经或正在恋爱的学生是最可能发生性行为的群体,应在该群体中开展高危行为暴露前、后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教育,倡导其发生高危行为后积极寻求检测[35]。对于没有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机会有限,因此其检测意愿也相对较低。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导致学校在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方面的不足,这也会直接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艾滋病检测意愿。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要推广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继续将艾滋病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有效落实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检测咨询、治疗随访、综合治理等防治措施。而师范院校本科生的检测意愿是其参加艾滋病检测的强大内驱力,在未来有必要针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师范院校本科生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新生入校后开展艾滋病专题教育,并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持续提供艾滋病健康知识和信息;可以从男性视角、伴侣组队、翻转课堂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重点人群对艾滋病危险性和检测益处的认识;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学生对学校及班级活动的兴趣及参与度等,提高学生的艾滋病检测意愿[36]。

3.3 本科生艾滋病检测服务知晓情况和使用情况较差,多种环境因素对其造成影响

本次调查的师范院校本科生中知晓学校设有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和艾滋病检测试纸自动售货(或免费获取)机者不足30%,而实际使用过以上两个服务的学生仅占知晓者中的7%和18%,虽高于本课题组2017年的调查结果[15],但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且与检测意愿呈现出极大反差。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环境、人与其行为之间互为决定因素[33],本科生的检测服务知晓情况和使用情况差,环境层面可能存在以下不利因素。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和艾滋病检测试纸自动售货(或免费获取)机在校园内的放置位置不符合学生获取该类服务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设置于比较隐蔽的地方,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则可能不会知晓有此类服务,而设置于过于明显的地方学生也可能担心隐私暴露、遭到歧视等放弃使用服务;宣传推广有限、信息及检测材料更新补充迟缓、服务质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学生个人层面可能存在更加信任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检测,而对于自助设备购买检测试纸等自我检测方法的认可度和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造成校园检测试纸使用率低的现象[11]。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上大学前居住在农村等多种环境因素与师范院校本科生知晓哪里可以获得免费艾滋病检测服务呈负相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医疗卫生覆盖率和普及程度偏低,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防控资源相对不足,艾滋病知识匮乏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等因素导致学生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认识和使用有限[37]。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更加专注于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学习、对于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服务关注较低,健康素养水平较差,因而对于艾滋病检测相关信息了解程度不高[38]。从不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的学生,失去了艾滋病风险识别技能、协商技能、拒绝技能、寻求帮助技能、艾滋病感染风险识别能力、协商采取安全行为能力、拒绝危险行为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等技能的训练机会,而现有研究证实防艾生活技能对师范院校学生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知晓率和利用率有直接的影响[39],因此这类学生检测服务知晓率低。我国高中生接受过艾滋病教育的报告率不高,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匮乏、检测观念不强,进而导致大学前未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检测服务知晓情况较差[40]。目前江苏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四五”行动计划主要强调了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防治要求,因此建议下一阶段将开展高中阶段学生的艾滋病健康宣教工作纳入到江苏省的艾滋病防控政策中。

综上所述,基于目前的经验和所获得的成果,下一阶段可借助新媒体技术优化艾滋病信息网络平台,以实践技能训练为导向并融入多种性教育模式,以有恋爱经历、工科类专业等特征重点人群为目标,开展艾滋病教育相关的学校和班级活动;强化对大学前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促进艾滋病防控关口前移及大学前和大学后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连续性;最终提升师范类院校本科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质量及学生检测意愿,并促进学生从寻求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检测服务意愿向具体行动的落实转变。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本科生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