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及分工地位文献综述

2024-01-20 01:01陈小玉
中国商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分工地位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更是暴露出我国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需突破,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核心动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要素的相关研究,发现从早期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技术创新就是促进分工深化、貿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科技、经济空前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具有更加重要而深远意义。其次梳理了有关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测度的相关文献,发现测度方法随着理论研究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加入使得测度方法更具科学性、前沿性。本文期望能为未来研究技术创新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新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思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国际分工地位测度;国际分工地位提高;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

本文索引:陈小玉.<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2):-035.

中图分类号:F753;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1(b)--05

1 引言

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关系迅速发展。2021年,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达6.0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然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多边贸易体制遭遇严峻挑战、贸易摩擦加剧、贸易壁垒增多,限制全球贸易发展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都提到,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离不开发展外贸这一重要环节。引领外贸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创新是第一动力。

2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理论

技术要素很早就出现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在绝对优势理论中,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时间、促进发明创造(技术进步),分工以后就必然进行交换,当分工和交换跨越国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贸易理论虽然未直接指出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而这种绝对差异来源于自然禀赋和后天条件,其中当然包括分工造成的技术进步。大卫·李嘉图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之后,技术因素和技术差异就成为促进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余道先和刘海云,2007)。李嘉图模型认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且是规模报酬不变的(黄静波和孙晓琴,2007),但当时强调的国际贸易基础是“技术”的绩效——劳动生产率而已(李平,2002)。以要素禀赋理论为代表的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进一步讨论了国际贸易成本差异产生的可能原因。H-O-S定理认为国际贸易和分工专业来源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此时技术仍是外生给定不变的,既定的技术差异反映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以上模型和理论都假设技术是外生给定的,未考虑技术变动带来的影响。Dixit 和Norman的内生要素禀赋理论不仅把技术因素考虑进模型,还专门讨论技术变动导致要素禀赋变动,进而对贸易结构、条件和福利的影响,是技术差异条件下动态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理论。当技术作为动态的外生要素时,波斯纳(1961)提出技术差距贸易理论,认为创新国由于技术创新获得暂时的比较优势,模仿国通过模仿也能掌握这项技术,创新国由此丧失比较优势,实现国际技术差距收敛。不仅如此,技术落后区域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实现赶超,取得后发优势,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极大的理论鼓励(周密,2009)。维农(1966)提出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要素相结合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在创新阶段,产品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创新国垄断生产和出口,获得垄断利润,主要关注竞争对手是否会进行模仿;在成熟阶段,产品和技术逐渐标准化,企业开始考虑在国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国内市场饱和,国外市场需求增加;在标准化阶段,产品和技术完全标准化,此时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创新国转变为进口国。

技术被视作内生要素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阿罗的“干中学”模型和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将技术进步视为经济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并认为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Grossman和Helpman(1990、1991)描绘了水平创新模型,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南方国家的技术模仿均被内化生,R&D是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质量在南北方的创新-模仿-再创新-再模仿中实现阶梯式上升。

20世纪80年代开始,抛弃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收益递减”的基本假定,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等概念融入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做出了很大贡献。《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一书中,将传统贸易模型和新贸易理论技术框架相结合来研究技术对贸易的作用,在动态世界中,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技术创新能够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现象和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出现,可以说短期垄断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陈建斌,2004)。

国内外很早开始对技术创新和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研究方面。研究首从国家或地区层面展开,Stern和Maskus(1981)考察美国1958—1976年的对外贸易结构,发现以工程师、科学家人数及研发支出为指标衡量的技术水平和出口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ughes(1986)和Dosi等(1990)研究英国出口贸易发现,国内研发投入促进英国出口,而国外研发投入对出口有负面影响。Wakelin(1998)运用专利表示技术创新变量,发现技术创新对OECD国家的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关于技术创新对出口的影响研究从21世纪初逐渐增长。魏龙和李丽娟(2005)发现,当时技术创新尚未在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上发挥重要作用。姚利民和方妙杰(2007)运用中国31个省级数据研究发现,无论是技术创新投入还是技术创新产出,都对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李真(2011)建立一个两国技术模仿、转移和创新的贸易利得模型,研究得出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都对我国出口利益有长期稳定的积极效应,技术引进却表现出负向效应。余官胜(2011)采用联立方程组发现,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近年来,学者深入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二元边际增长(陈雯和张翊,2014)、产品出口复杂度和技术水平(沈琳,2015;汪发元等,2018)、出口结构优化(李秀珍和徐芳娜,2015)、出口竞争力(杨阳等,2016)、对外贸易产业升级(欧阳红兵和孙智博,2019)等因变量产生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也存在多种衡量方式,但较多文献使用专利(卞元超等,2019)或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进一步细化至行业层面。Ioannidis和Schreyer(1997)和Anderton(1999)研究表明,相对R&D支出和相对专利数更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黄静波、刘淑琳(2015)利用Bootstrap技术进步指数度量行业技术进步,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持续出口、间断出口和新出口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胡小娟和陈欣(2017)利用我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模仿创新对重工业行业出口有促进作用,而对轻工业出口影响并不显著,自主创新对两者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曲如晓和臧睿(2019)采用中国113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得出,中国自主创新是拉动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主要动力,其影响是U型的非线性,但是中国高技术行业出口质量的提高主要来自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对进口高质量中间品的加工再出口。宋跃刚和郑磊(2020)同样利用113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进一步发现,自主创新是中间品进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中介渠道。

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深化至企业层面。Braunerhjelm (1996)研究瑞典企业数据发现,知识和技术水平(研发支出、熟练劳动力投资)作为企业无形资本,对出口产生正向影响。我国学者一开始运用小规模的工业企业调查数据,官建成和马宁(2002)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企业出口能力加强存在较强的一致性,但是刘志彪和张杰(2009)得出相反的结论,技术创新并未成为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出口的决定因素。随后,学者主要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专利数据库、海关数据库等研究技术创新对出口的影响。康志勇(2013)和王奇珍等(2016)发现,在企业层面,技术创新对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出口质量的显著提升作用,且在加工贸易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作用更显著(耿晔强和常德鸿,2020),增加高技能劳动力投入也有利于出口质量的提高(石小霞和刘东,2019)。

3 国际分工地位测度研究

当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就产生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必然引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地位体现了一国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是各个国家制定对内经济发展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如何衡量国际分工地位,是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第一,较早时使用进出口贸易来衡量国际地位。Hummels和David(2005)发现,大型经济体比小型经济体出口更多,在较大经济体的较大出口中扩展边际效应约占60%;在分类方面,富裕国家以略高的价格出口更多的产品。Hausman等(2007)在其建立的框架中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门生产富国出口商品的国家可能比专门生产其他商品的国家增长更快,富国出口生产率水平更高的产品将更加富有,穷国出口生产率低的产品将依然贫穷,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国际地位也会提高。我国学者在早期主要一些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反映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如出口占全球比重、出口增长率、中国在重要经济体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等(朱文晖,2004),产品的定价权、产品的贸易主体结构等也反映国际地位(刘向麗,2010)。

第二,通过贸易结构衡量国际分工地位。对贸易结构的分析并不局限于贸易产品占比。Hausman等(2007)首次提出“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标,直接反映出口产品的质量。樊纲等(2006)提出了四种基于贸易品技术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分别是竞争互补指数、竞争压力指数、技术高度曲线和贸易品高低技术分类分析法。杜修立和王维国(2007)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高度未显著提高,但技术结构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余道先和刘海云(2007)也通过构建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和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MI值)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占世界比重较小。此后,分析贸易结构的方法和指标不断增多。王念等(2022)利用可比净出口指数、贸易集中度指数、Hilbert曲线、时空多元模式可视化、岭回归等方法将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拓展至空间维度。朱孟楠和金朝辉(2022)将512种HS四分位商品转化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构建了出口贸易结构转型指标分析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结构转型的影响。此外,贸易结构经常与产业结构相联系(栾申洲,2018)。

第三,基于贸易增加值和全球价值链(GVC)的国际地位测算成为近年来的热门研究。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促使产品内贸易的出现,传统的以海关“贸易流量”的统计方式不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重复统计”(Double Counting)问题(施炳展,2010;胡昭玲和宋佳,2013),还难以衡量各国在同一个产品上各自创造的价值,明显“扭曲”各参与国(地区)所获分工和贸易利益(Koopman等,2008、2010)。国内外学者、组织机构等基于国际贸易“投入产出表”计算各国的实际增加值,增加值贸易(Trade in Value Added - TiVA)统计方法成为衡量各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基础(Koopman等, 2010)。周升起等(2014)采用Koopman等(2010)提出的“GVC地位指数”,发现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工地位明显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部门。王岚(2014)也发现,在当时的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中高技术产品被“锁定”在低端。此外,有学者研究发现,影响和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因素有技术创新水平、人力资本(刘海云和毛海欧,2015)、人工智能(刘斌和潘彤,2020)等与技术创新有关的因素。

第四,基于贸易网络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是近年来的新方法。贸易网络研究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国际贸易学领域的应用。在贸易网络中,“点”是国家或地区,“关系”是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研究贸易网络就是研究“点”“关系”及其组成的整体网的属性特征。国家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反映一国的经贸综合实力,也反映出国际分工地位的高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有很多指标来反映“节点”和整体的特性。点度又称度数(degree),是指与一个节点直接相连的邻点个数,表示与一国有直接贸易联系的国家或地区数量,度数越大,说明与该国存在贸易往来的国家越多。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指通过节点的最短路径的数量与最多可能通过该节点的最短路径的数量的比值,反映该节点控制其他节点交往的能力,在国际贸易网络中表示一国作为连接关系相对疏远的两个或多个区域的中介桥梁作用,以及信息控制和市场枢纽功能,“桥梁”作用越大,越能带来更大的贸易创造和转移效应(彭羽等,2022)。接近中心度(clossness centrality)是指该点与其他节点的最短距离之和,当两个国家之间存在多条贸易流时,长度最短的称为捷径,其值越小,接近中心性越高,表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连接越通畅,该国越处于网络中心,受其他国家影响控制程度越小(戴卓,2012)。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则是结合力节点自身的重要性和邻居节点的重要性来评价一个节点的重要性(董迪等,2016),反映的是一个国家“遇强则强”的影响力,即与之贸易的国家为贸易强国时,该国家被认为是重要的(任素婷等,2013)。

4 结语

首先,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要素的相关研究,发现从早期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技术创新就是促进分工深化、贸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科技、经济空前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具有更加重要而深远意义。其次,本文梳理了有关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测度的相关文献,发现测度方法随着理论研究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加入使得测度方法更具科学性、前沿性。本文期望能为未来研究技术创新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新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思路。

参考文献

Anderton B . UK Trade Performance and the Role of Product Quality, Innovation and Hysteresis: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J].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46(5):570-595.

Braunerhjelm P . The relation between firm-specific intangibles and exports[J]. Economics Letters, 1996, 53(2):213-219.

Dosi, G., Pavitt, K. and Soete, L. 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Harvester Wheatsheaf Publishers, Brighton, 1990.

Grossman G M ,  Helpman E . Trade, Innovation, and Growth[J]. Foerder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1990.

Grossman G M ,  Helpman E . Trad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1, 35.

Hausmann R ,  Hwang J ,  Rodrik D . What you export matter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7, 12.

Hughes,K. Export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and trade performance [J].Applied Economics, 1986 (29):179-196.

Hummels,David.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Ioannidis, E. and Schreyer, P. Technology and non technology determinants of export market share.Growth[J], OECD Economic Studies,1997(28):169-205.

Koopman R ,  Powers W ,  Wang Z , et al.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J]. NBER Working Papers, 2010.

Koopman R ,  Wang Z ,  Wei S J . How much of China’s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added value in gross exports[J]. nber working paper, 2008.

Posner M V .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61, 13(3):323-341.

Stern R M ,  Maskus K E . Determinants of the structure of U.S. foreign trade, 1958-1976[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1, 11(2):207-224.

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80(2) : 190-207.

Wakelin, K.,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bilateral OECD trade performance[J], Applied Economics,1998(30):1335-1346.

卞元超,吳利华,白俊红.高铁开通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J].金融研究,2019(6):132-149.

陈建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评述[J].上海经济研究,2004(12):68-70+67.

陈雯,张翊.研发创新与我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提升[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5-63.

戴卓.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的决定因素及特征研究: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2(12):72-83.

董迪,安海忠,郝晓晴,等.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铜矿石贸易格局[J].经济地理,2016,36(10):93-101.

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2007(7):137-151.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8):70-80.

耿晔强,常德鸿.企业创新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1):89-101.

官建成,马宁.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出口行为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2):103-106.

胡小娟,陈欣.技术创新模式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7,33(1):47-59.

黄静波,刘淑琳.技术创新与出口行为差异:基于Bootstrap技术进步指数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5(2):23-33.

黄静波,孙晓琴.技术创新与出口: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7(9):124-128.

康志勇.中国本土企业研发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集约边际”抑或“扩展边际”[J].世界经济研究,2013(10):29-36+48+87-88.

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2002(5): 79-83+89.

李秀珍,徐芳娜.技术创新与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价值链视角下出口结构优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75-83+169.

李真.技术模仿、转移与创新的贸易利益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4):18-33.

刘斌,潘彤.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影响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10):24-44.

刘海云,毛海欧.国家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基于“GVC地位指数”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5,31(8):44-53.

刘志彪,张杰.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44(8):99-112+159.

栾申洲.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86-92.

欧阳红兵,孙智博.实际汇率、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升级[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6):55-62.

彭羽,郑枫,沈玉良.“一带一路”FTA网络国家地位测度及出口效应研究[J].亚太经济,2022(1):47-58.

曲如晓,臧睿.自主创新、外国技术溢出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中国软科学,2019(5):18-30.

任素婷,崔雪峰,樊瑛.复杂网络视角下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探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1):90-94+115.

沈琳.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1):14-19.

施炳展.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0(1):56-62+88-89.

石小霞,刘东.中间品貿易自由化、技能结构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19(6):82-94+135-136.

宋跃刚,郑磊.中间品进口、自主创新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世界经济研究,2020(11):26-44+135.

汪发元,郑军,周中林,等.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对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2001—2016年数据的时空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8):66-73.

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31(5):17-23.

王念,程昌秀,林耿.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化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地理学报,2022,77(10):2599-2615.

王奇珍,朱英明,朱淑文.技术创新对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基于微观企业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4):62-71+82.

魏龙,李丽娟.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2):32-34+40.

杨阳,程惠芳,李凯.人力资本、创新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3):98-102.

姚利民,方妙杰.技术创新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7(3):12-17.

余道先,刘海云.技术创新的贸易效应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2007(5):65-72.

余官胜.我国出口贸易和技术创新关系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组[J].科学学研究,2011,29(2):300-305.

周密.技术差距理论综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3):186-191.

周升起,兰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J].国际贸易问题,2014(2):3-12.

朱孟楠,金朝辉.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22(1):47-61+135

朱文晖.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与国际分工方式的转变[J].教学与研究,2004(2):20-28.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