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预算管理探讨

2024-01-21 15:57周惠芳
时代商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学校

周惠芳

摘要: 预算管理在中小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更是合理配置资源,助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小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有限的来源,多样的需求,在使用上需做好规划,用好加减乘除法,这使得预算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校预算管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为学校预算工作的改进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校;预算管理

中小学校履行着重要的基础教育职能,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国家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阶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事業优先发展的经费投入体制机制的健全,处理好事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关系,是国家、学校和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起着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强化经费使用全过程管理作用的预算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指为确保国家预算资金规范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称。预算管理是通过量化的方式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对各项经济获得进行严格控制的管理方法。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通过预算工具有效率地控制学校的各类资金经费,进行合法合理的使用。

中小学校的预算管理核心目标是实现经费的合理配置,确保经费用于最优先的事项。提升学校经费的使用效益,就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把它作为中小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支柱部分,不断强化预算管理各个环节,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国家基础教育的社会效益。预算管理不但是中小学校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也是现代财政体制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具体表现,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预算管理涵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标,明确各项经费的用途和规模,通过科学的编制和计划,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1]。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单位的发展需求、资源状况和政策要求,将目标量化为具体的预算数值。事中控制是预算管理的重点,要求对制定好的预算进行有效的执行和落实。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预算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优先用于单位的重点项目和急需事项,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同时,在执行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事后控制是预算管理的总结和评估阶段。通过对决算开展高效分析,对单位的绩效进行考评,评估预算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把分析及评估结果应用于以后年度的预算管理,不断进行优化,以提高预算的能效。整个过程讲求的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率、挖掘潜力、释放活力。

二、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分析 

(一)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原则、程序及要求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秉持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和讲求绩效”的原则。预算编制执行“二上二下”的程序,首先由学校按照财政预算编制的规定,按保证自身运转、达成年度目标和发展计划所需的资金,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预算建议数,经审核后报送当地的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确定预算控制数后下发,学校再根据运转与发展的需要,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将编制预算草案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再审核后报送当地财政部门,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向学校下发预算。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这些原则、程序和要求体现了中小学校预算是受到严格管控的,做好预算管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对财务收支进行合理测算和精准安排,事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再应用于日后的预算编制及执行,形成闭环。这种循环能够使财务资源趋于合理配置,支出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它的利用效率,避免滥用及浪费,降低了学校的运行成本,为学校的持续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和保障。

2.提高决策的效率

预算管理能够为中小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分析、预算绩效的考评,能够及时发现学校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为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提高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

3.保障财务的安全

中小学校的预算管理能够确保财务收支的安全性,合理安排各项财务收入,避免浪费和滥用财务资源,确保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的双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使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有效提升,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4.增强财务的透明度

预算管理能够提高财务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发挥防腐作用。通过公开预决算,可以让公众知晓预算编制内容,了解预算执行结果,监督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从而加强公众对学校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减少腐败的发生。

5.促进教育教学责任目标的达成

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的目的是推进学校管理高能高效地开展,确保学校的健康发展。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严格约束、科学规范教育经费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校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为中小学校提供财力上的支持,有效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达成教育教学任务、目标。

三、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意识淡薄 

当前,在许多中小学校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未被管理者充分认识,导致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意识不足[2]。学校管理者多由专业教师升任,对预算管理理念及模式缺乏认识,对预算编制过程缺乏了解和参与,无法深入理解和把握预算的作用和重要性。预算管理被狭义地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不是学校的主要业务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预算编报时财务部门是主力军,而其他部门作壁上观,这使得预算编制结果往往难以贴近学校实际需求,缺乏准确性和合理性,难以有效指导学校的业务决策和支出安排。

(二)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在预算编制前,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进行详细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合理化估算是确保预算准确性的基础[3]。实际上,许多学校在预算编制时缺乏充分的基础数据和信息支持,多采用静态预算法、调整预算法等传统编制方法。这些方法容易掩盖低效率,过于呆板,会导致编制结果粗放。具体表现是为了在限期内提报本级预算,业务科室对自身实际支出情况缺乏全面了解,没有将发展规划与预算结合起来,往往根据简单的基础信息、历史数据进行估算,编报科室预算提交至财务部。财务部门在收到各科室的这些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的需求后,编制学校的预算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不准确和不全面,未能与学校的战略需求及真实需要很好地匹配,进而影响学校预算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三)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不强 

学校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实际需求,在执行过程中需频繁地申请调整预算内容,以致年初预算事项与实际执行的内容有不少差异,导致预算失去约束规范与引导作用。另外,预算项目开展的审批环节需要较长时间,导致一些项目的预算执行实时进度严重落后于序时进度,使它们因跨年延期得不到资金支持而受阻,并且财政部门对预算进度及执行率的考核会影响到下一轮预算资金的申报结果。

(四)能力过硬的预算管理人才缺乏 

预算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管理知识、教学业务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学校各部门各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学校的需求和发展规划进行充分了解,促进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保证预算执行到位。目前,许多中小学校的财务人员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执行者,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能力显得不足,甚至部分财务人员由专业教师兼任,他们的主要作用还停留在基础的记账核算层面,这直接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五)预算分析与考核机制粗放、缺失 

预算编制粗糙、执行完成度低等原因,使得学校预算分析反馈的信息内涵不高,无法发挥预算闭环管理的作用,降低了预算公信力和调控力。现时财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主要是预算执行进度及预算完成率,对管理过程中调整频度这些动态指标并未进行考量,学校也普遍未建立预算分析及考核机制,只是应财政部门的要求而提交简单的数据分析,更不用说将预算考核结果与人员绩效考评挂钩。这方面的奖惩机制的缺失,会导致学校预算管理的要求难以被很好地执行,其严肃性被削弱。

四、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对策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学校进行预算管理,需要自上而下地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要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从认识上了解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从学校管理的层面进行渗透,向下传递预算管理思想,宣贯预算管理的要求,增强大家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促使教职工积极地参与学校的预算管理。学校应明确预算管理各岗位的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近年来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预算工作要求由单一经费预算管理模式向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转变,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校转变预算管理模式,学校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要积极响应这种变化,在思想上认识它的重要性,在行动上掌握它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构建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优化预算编制方法 

构建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是确保中小学校预算管理科学化和高效性的重要举措。在编制预算前,财务人员需要与学校管理者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學校的发展规划、项目实施计划和各部门的工作需求[4]。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必须严格遵循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考虑学校各种业务的特点,结合各种编制方法的优缺点,打破固化僵化的局面,综合运用零基预算、调整预算和静态预算等各种编制方法。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平衡学校各部门的利益需求,对预算资金配置进行优化,保证学校运转,突出重点。预算编制程序也需要进行优化,先编制科室预算,再进行校级预算编制,将责任进行细化,具体到部门和个人,同时建立起预算编制的数据档案,以便将来进行参考和调整。

(三)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 

提高预算管理执行力是保障预算得以很好执行的重要手段。学校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预算管理流程,明确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一方面,学校可在年初要求各部门就负责的明细项目编报预算执行计划、资金使用时间表,由财务部门进行统筹,定期在学校行政会议上公布各项目资金使用进度,季度进度慢于计划的需进行检讨说明;另一方面,预算一旦编制完成,需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如确需调整,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此外,可同时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

(四)加强高水平预算管理人才培养 

高水平预算管理人才是学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学校应组织专业培训或参加专业机构的培训,加强预算管理人员对财经纪律、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他们的预算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结合学校需求和内外部情况进行预算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高水平的预算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为利益诱惑,能够坚持原则,保持职业操守。因此,学校还应当对预算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强化教育,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此外,学校还应当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晋升空间、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以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持续地在学校预算管理工作中保持热情。

(五)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健全的预算监督和评价机制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预算管理作用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一方面,学校的预算编制稿要在学校的行政会议、党组织会议上审议后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要定期在学校的行政会议上公布预算执行的相关情况,各预算业务要自觉接受学校各科室的监[HJ2.4mm]督和评价,增强预算的公开透明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设定奖惩方案,在预算年度结束后组织各科室对各自的项目进行绩效自评,对标预算编制时确定的预算绩效目标,再由预算管理部门进行评价,报学校管理层审议通过后,按评价结果进行奖惩,并把评价结果应用到以后的预算管理中。

除此之外,学校还需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对预算管理工作定期展开风险评估,梳理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并进行改进,持续提升学校的预算管理水平。

五、结束语 

中小学校预算管理工作不只是学校某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它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体系的工程,是学校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提升预算管理能力需要学校不间断地摸索改进管理的措施和方法,需要常态化推进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和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编制预算,规范执行预算,公正严谨考评预算绩效,强化预算绩效应用,使其与现代教育管理要求相适应,从而推动中小学校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琴.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在《政府会计制度》下的策略[J].财会学习,2022,(24):46-48.

[2]蔡旻.中小学校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有效协同[J].浙江经济,2021,(5):80.

[3]毛文祥.基于预算理论的中小学校学校财务管理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2):105-106.

[4]辛荷,王月辰.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营销界,2020,(48):92-93.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学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学校推介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