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

2024-01-21 06:41魏德鹏
山东画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绘画史概论丛书

魏德鹏

牡丹,雍容华贵、秀韵多姿。她得文人宠爱,受佳人垂怜;她自隋唐始便得皇室之推崇,但却从未淡出平凡百姓之朴素生活;她国色天香高高在上,却以丹皮之身行济世之慈悲;她以绚丽娇艳之姿得尝世人无尽之宠爱,在千年时光里演绎着倾城之香,倾国之美。

然而,一千四百多年以来,从牡丹文化形成的唐朝开始,人们观赏牡丹、培育牡丹、歌咏牡丹、描绘牡丹,却很少真正系统、全面地梳理、阐释牡丹的文化含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套《牡丹文化丛书》,尝试阐释牡丹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阐述牡丹文化与哲学、文学、艺术之间的渊源,并梳理牡丹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该丛书由《牡丹文化概论》《牡丹绘画史》《牡丹文学史》《牡丹栽培与产业史》四个分册组成,初步形成了关于牡丹文化史的基本框架。《牡丹文化概论》主要阐述了牡丹的文化符號意义、牡丹文化的特征等内容,从而展现了牡丹文化与社会风俗之间深刻而密切的关系。

《牡丹绘画史》主要讲述牡丹作为绘画的一种题材,与梅兰竹菊相比,虽然没有专攻画家,但是历代牡丹画创作较为普遍,甚至在特定时期呈现出繁荣态势,并且考之有理,理之有史,条分缕析、别具一格。

《牡丹文学史》主要从文学的角度,依照时空顺序展现唐代以来的涉及牡丹的诗词歌赋,并对文学史上重要的牡丹诗词作家、著名的牡丹诗词作品进行解析。

《牡丹栽培与产业史》主要介绍了牡丹的栽培起源与历史、历代牡丹栽培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以及牡丹产业化的进程。这些基本知识的获得,是认识牡丹文化特性的基础,尤其是在对牡丹进行文化创意开发、产品产业创新的今天,意义更为重大。

悠悠千载过,灼灼盛世开。牡丹,渗透在众多文化形态之中,自隋唐始就未曾消失,并逐渐成为我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文化符号之一。

(编辑/崔秀娜  设计/牟国瑜)

猜你喜欢
绘画史概论丛书
“人梯书库”丛书
青铜器辨伪概论
艺术创想丛书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艺术创想丛书
只有两类画家会在绘画史上留下痕迹
魏葵:画家应该直面的,是永不完结的绘画史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