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实场景到真实学术场景

2024-01-23 11:54舟人
大学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托福题型学术

舟人

2023年7月末,托福考试迎来一次重要的改革:简而言之就是阅读减量(从原来的3篇文章减至两篇文章),写作出现新题型(取消独立写作,增加了学术讨论写作),考试的总时长缩短(由3小时减为2小时,这使得托福考试成为目前全球主流英语测试中,考试时长最短的考试)。那么,主办方为什么要这样改?改之后考试的难度如何?对备考同学又有哪些启示?

托福改革的历程由来已久。2005年9月,主办方在全球推出新托福考试(基于网络的托福测试,即TOEFL iBT),取代了之前的纸笔考试(即TOEFL PBT)。这次改革借助网络技术,使托福考试从单一的线下纸笔考试变成了可以用人机交互方式实现的在线考试,考生可以对着机器讲话,这使得高效率的口语测试变为可能。

比起2005年之前的托福测试而言,2005-2023年间的托福更注重全面考察考生英语应用能力,采用整体评分体系,语料库更为注重从真实学术语言环境取材。托福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准留学生的英语学习。

站在今天回顾当年,笔者认为,2005年的这场托福改革引领学生们开始注重真实场景中的英语运用,改变过去死背单词、机械记忆语法、用模式化的语句写作文的英语学习套路。换言之,从2005年开始,广大准留学生的英语学习开始以托福考试为风向标,更注重英语的熟练应用。

那对2023年的这一次托福改革的总体评价如何?笔者认为,这是托福考试的一次“提质增效”尝试。

在听说读写这4个项目中,阅读的区分度较低,这次改革中阅读文章减量最大,而难度有所提升。考试时长严格控制在两小时,使托福考试可以由一天一场变为一天两场(过去动辄3个多小时的考试,考生们需要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左右)。

在这次改革中,托福考试仅改变了一种题型,就是全新的写作题型“学术讨论写作”。这个题型替代了原有的独立写作试题。按照官方说法,在此题型中,“考生应当对题目材料中的内容进行回应,或以此为基础表达观点明确陈述、阐述学术环境中的立场或论点,准确而有意义地使用一系列语法结构和词汇”。其实,它更贴合海外院校授课的氛围,通过题目重现学生在课堂中常见的学术互动。试题模拟了线上课堂讨论,要求考生针对指定话题阐述观点并提供论据。可以认为,这次改革让托福考试更接近它的本质,即让学生从语言上更快适应海外学习环境,从注重真实场景,进化为注重真实学术场景。

托福考试的新变化,无疑直接影响了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与标准化考试备考策略。比如目前正在上海一所高校读大一的Gloria,她的目标是大二申请学校与美国合作的海外交流项目(最低要求托福90分),研究生申请到美国常青藤盟校的金融硕士项目(托福达到105分以上才有录取可能)。由于英语是她的优势科目,因此在备考托福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报培训班,而是以自学为主:先用半年时间里把词汇量从高考的4000个左右提升到托福考试要求的10000个左右。此外,她大量精读了英文原版期刊,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高难度阅读考试作好準备。Gloria认为,写好“学术讨论写作”的关键在于有的可写,多读学术期刊有利于自己了解真实的学术讨论场景,而且在考试时也可以模仿其中的好词好句及学术文风来进行写作。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毕业后,长期致力于国际人文教育领域,关注青少年的发展,努力成为面向未来世界的教育先行者与实践者)

责任编辑:刁雅琴

猜你喜欢
托福题型学术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2018首届托福中国年会在京举行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学术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