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出版编辑人才的培养体系

2024-01-25 07:20邹莉
出版人 2024年1期
关键词:机制评估体系

文|邹莉

出版业迫切需要一个以适应时代需求为原则的、新的出版编辑人才培养体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纸质出版形式逐渐向数字化出版转变,媒体形态也从传统的书籍和杂志扩展到了电子书、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这些变化对出版编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以适应时代需求为原则的出版编辑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方式。

要以需求导向为首要原则。出版业需要具备新媒体技能、市场营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多项能力的编辑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体系应紧密关注行业需求,通过行业调研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注重培养编辑人才的多元化能力。除了文字基本功和编辑技巧,编辑人才还应具备多媒体制作、数据分析等相关技能,以适应数字化出版的需要。此外,培养学科交叉的编辑人才也是重要的,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要加大青年编辑人才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力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早在2020 年全国政协提案中就提过关于青年编辑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滑坡的问题,众家出版社更是切身感受到编辑队伍后继乏力的现状,那么在人才资源配置上适度向青年编辑倾斜,尽最大可能为青年编辑创造教育培训、行业交流、与名家对话等机会,提升青年编辑的职业热情与学术素养、专业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推动校、企、政三方合作共建。出版方、高校、出版研究机构等应进行多方合作,共同培养出具备行业需求的编辑人才。如通过实习、实训和参与实际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编辑工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与出版机构合作,提供实践平台和实践导师的支持,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如,2022 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全国首批5 家部校共建出版学院、研究院,这是中国出版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旨在为出版业高级人才的输送提供长久动力和源泉。

新时代出版编辑人才培养内容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的加速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等等,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应对时代变革,出版企业需要关注培养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跨界融合的培养,以及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编辑队伍,为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关注培养内容的更新和拓展。传统的出版编辑主要负责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如选题策划、内容编辑、校对等。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编辑的工作范围需要更广泛,涵盖数字出版、多媒体内容制作、社交媒体运营等方面。磨铁在多年前预判新媒体即将成为一种取代传统销售平台的新型销售推广方式,便在各新媒体平台运营自媒体账号,果麦在ChatGPT 大热之际,组织员工脱产学习智能技术在出版环节的应用……这些有前瞻性的出版公司在第一时间抓住了时代红利,并在读者、企业、作者之间形成了可持续性的良性互动。因此,出版企业应该从传统编辑的培养中逐渐引入相关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使编辑队伍具备多元化的能力。

第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编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因此,出版企业在培养编辑人才时,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培训,在入职时,应有计划地安排编辑在各个岗位轮岗,让编辑们有机会亲自参与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在正式进入编辑岗位时,导师应从编辑规范、编辑技能、编辑素养等方面手把手带其策划编辑一本书。此外,出版企业还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性的培训项目,以提高编辑们的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跨界融合的培养。 随着媒体融合的加速,出版编辑需要具备跨界融合的能力,能够结合不同媒体形式和技术手段,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出版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该社开发了数字教材以及 App 产品,搭建了注册用户数量即将突破 1 亿大关的数字产品基础服务平台“人教云”。其社长黄强预测说:“未来教育出版融合发展将沿着从‘相加’到‘相融’、从‘内容’到‘服务’、从‘技术’到‘应用’、从‘数字’到‘数智’、从‘产品’到‘生态’的趋势和路径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国际视野的培养。新时代编辑人才培养体系须注重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编辑人才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培养编辑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北京印刷学院近年来通过承办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中欧数字出版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在国际化联合培养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忠利认为,新型国际出版人才需要具备三方面素养: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文化共情能力,能够策划生产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出版作品,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

第五,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出版企业应该重视编辑队伍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建立合理的晋升机制和培养计划。例如,可以设立编辑岗位的晋升渠道和培训计划,让编辑们有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此外,出版企业还可以引入外部专家和顾问,为编辑队伍提供指导和培训,促进编辑人才的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估机制

在构建新时代出版编辑人才培养体系中还有不可缺失的一环,即人才培养评估机制。这对于出版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估体系可以准确了解编辑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出版企业选拔和培养合适的编辑人才提供依据;评估体系可以帮助出版企业了解编辑团队的协作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评估体系还可以激发编辑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推动出版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新时代出版编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估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第一,真实案例评估。出版编辑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估应该注重实践能力。除了传统的知识考核,可以引入真实案例评估,让编辑人才在模拟的出版项目中展现自己的编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评估可以更好地反映编辑人才面对实际工作场景时的应变能力。

第二,跨学科能力评估。新时代的出版行业需要编辑人才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评估机制可以考虑引入跨学科能力评估,如数字出版技术、市场营销策略、版权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评估编辑人才在跨学科领域的综合能力,可以培养具备全方位思考和应对挑战的编辑人才。

第三,持续培训和反馈机制。培养编辑人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评估机制应该与培训和反馈机制结合起来。出版企业可以定期进行能力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反馈。这样可以帮助编辑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第四,行业导师指导。引入行业导师指导是评估机制的另一个优化方向。出版企业可以与有丰富编辑经验的专业人士合作,让其担任编辑人才的导师。导师可以提供实践经验和指导,帮助编辑人才培养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素养。这样的指导可以加速编辑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成果评估和市场反馈。除了绩效评估,可以考虑加入成果评估和市场反馈机制。出版企业可以评估编辑人才的作品质量、市场表现和读者反馈,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编辑人才的实际业绩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程度。这样的评估可以更好地衡量编辑人才在实际出版环境中的能力和适应力。

评估机制并非一成不变,在执行过程中可因实际情况不断修正,通过优化评估机制,出版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新时代出版编辑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和适应行业变化。这样的优化有助于提高编辑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升出版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机制评估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评估依据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