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篆书考述

2024-01-25 17:41张雷
中国书法 2023年11期
关键词:柳公权篆书

张雷

关键词:柳公权 篆书 碑额

柳公权(七七八—八六五)生活在晚唐时期,『历九代,奉四朝,穆宗笔谏,文宗面抗,诤臣壮色已成千古佳话』[1];同时,其书法地位显赫,至今影响不减。柳体楷书表现出的『骨气洞达』和『瘦硬通神』的风格受到历来学者追慕。相关学者对其行草书也有专门研究,但对柳公权篆书的研究却不显。是故,本文拟对柳公权篆书试做分析。

柳公权篆额

唐代碑文书写以楷书为最,碑额主要是篆书。唐代初期碑额的书写者已很难考辨,昭陵《褚亮碑额》隶篆结合,有学者认为是太宗所书,此结论有待考证。中唐以后,部分碑额的书写者名字在碑中有所提及,如李阳冰、李亨、柳公权篆额。唐晚期不乏书碑名家,如沈传师、裴休、李德裕、柳公绰、柳公权等,然而能同时撰文、书写碑文、书写篆额的,以柳公权为代表。

《宝刻类编》[2]中收录柳公权书碑内容,其中能够爬疏柳公权篆额的碑有:《薛苹碑》(八二〇)、《李晟碑》(八二九)、《冯宿碑》(八三七)、《崔稹碑》(八三八)、《玄秘塔碑》(八四一)、《李载义碑》(八四五)、《王起神道碑》(八四七)、《魏公先庙碑》(八五二)、《刘荣璨碑》(八五二)、《高元裕碑》( 八五三) 及《圭峰定慧禅师碑》(八五五)。

目前,由柳公权篆额的传世碑刻有《冯宿碑》《李晟碑》《玄秘塔碑》《高元裕碑》《圭峰禅师碑》,五个碑额有明确的记载,还保存篆书内容。这五碑体现了柳公权篆书风貌,是研究柳公权篆书的罕见资料。同时还是研究佛学与儒学会通的史料,具有重要地位。其中《玄秘塔碑》和《圭峰禅师碑》碑文皆由裴休撰文,前者由柳公权书碑并篆额;后者碑文由裴休书丹,柳公权篆额。

柳公权篆书风格之辨

众所周知,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楷书,其书法在当时被皇帝赏识,以至于被公认为御用『书法家』。柳公权与唐穆宗『心正则笔正』的谏喻,不仅确立了其在当时书坛的地位,还体现了他的君子人格。

目前所存柳公权篆书有传世《冯宿碑》篆额:大唐故剑南东州节度使赠礼部尚书冯君神道碑;《玄秘塔碑》篆额:唐故左街僧录大达法师碑铭;《吏部尚书高元裕碑》篆额:大唐故吏部尚书赠尚书右仆射渤海高公神道碑;《圭峰禅师碑》篆额: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从此这四碑的篆额着手可窥柳公权篆书风貌。

此四碑分别是柳公权六十岁、六十四岁、七十六岁、七十八岁篆额,所以比较此四碑篆书风格有明显差异。从《冯宿碑》篆额中较舒朗的结体,和舒缓的笔画中即能管窥其中端倪;《玄秘塔碑》《高元裕碑》篆额则略显得结体谨严,且重视笔画的舒畅;《圭峰禅师碑》篆额最大的特点是柳公权不仅注意了结体的谨严和笔画的舒畅,同时,有意识的讲究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使章法凸显出开阔的视觉。柳公权篆书整体受李阳冰书风影响,《李晟碑》《玄秘塔碑》《圭峰禅师碑》篆额中无论结体还是笔画皆有体现。柳公权楷书讲究瘦硬通神、骨气洞达,其篆书亦是如此,特别是把李阳冰篆书中的瘦劲爽利体现得淋漓尽致。比较李阳冰《颜氏家庙碑》碑额与《圭峰禅师碑》碑额可知,柳公权篆书笔画中带有李阳冰篆书圆劲玉润的特征,且运笔自如凝练,结体也表现出李阳冰篆书的端严整饬,字法笔势有趋同之处,如《颜氏家庙碑》碑额中『家』和《圭峰禅师碑》碑额中『定』字共有的宝盖部分,还有两者碑额中的『碑』字也体势相同。

唐代如尹云凯、李亨、裴迥、李阳冰、柳公权等皆有篆额的现象。尤其是李阳冰篆书在唐代书碑方面形成的巨大影响力,对晚唐柳公权篆书产生影响也是必然的。目前,尹元凯篆书《美原神泉寺碑》、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碑》碑额和柳公权篆书《玄秘塔碑》碑额、《圭峰禅师碑》碑额可作为研究唐代篆书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柳公权书法中的挺拔劲秀、爽利遒媚之特质,不仅在楷书中表现明显,在其篆书中也有体现。《玄秘塔碑》篆额和《圭峰禅师碑》篆额皆能管窥其中端倪,他的书法中流露的俊秀脱俗而超然絕尘的风格尤为突出。

关于柳公权篆额的信息虽在文献中有不少记载,但传世书作却较少,以至于我们不能对其篆书风格展开全面研究,但从其为数不多的碑额中也能管窥柳公权篆书的风貌,仔细端详其中诸多内质与柳体楷书有异曲同工之妙。唐代篆书的复兴在李阳冰的推动下影响深远,柳公权受益于李阳冰篆书余波也是必然的。是故研究柳公权篆书既要关注李阳冰对其影响,又要考虑到柳公权楷书与篆书的内在共性特征,才能更有效的对其篆书进行整体性的研究。

猜你喜欢
柳公权篆书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薛公度篆书“无相庵”题字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柳公权戒骄成名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
柳公权拜师
心正字正的柳公权
柳公权戒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