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论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24-01-26 13:52张霄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良渚艺术家文明

张霄

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会更好推进不同文化互学互鉴,促进世界文明美美与共。

油画、水彩画、素描画,还有抽象画、艺术装置、雕塑……在良渚的梦栖小镇,80多位外国艺术家正忙碌地创作,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之中尽显着他们对这一方水土的美好记忆与广阔想象。

而这一幕,正是对首届良渚论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主题的生动展现。

了解成就各美其美

一手握茶盏,一手持话筒,阿尔及利亚的艺术家Abderrezak Kara Berno用家乡方言深情吟诵了一首生活的赞美诗,得到众多艺术家的喝彩与掌声,为当代艺术版“曲水流觞”开了个好头。

这是“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中的动人一幕。作为良渚论坛的组成部分,84位来自83个国家的艺术家们通过采风活动走访参观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富春江小三峡、安吉余村、南浔荻港村、西湖景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等景点。

在绍兴兰亭景区,一众外国艺术家更是效仿着中国古人模样—坐在溪水两边的蒲垫上,以茶代酒,一觞一咏,开怀畅谈。

“文化和艺术没有国界,都是相通的。”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绘画系副教授努尔兰·基里巴耶夫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他说,中国文化的“曲水流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珍贵的友谊,不同国家的人坐在这里,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在这种氛围下仿佛又什么都听懂了。

正如努尔兰·基里巴耶夫所言,在深度领略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直观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如何同多元的世界文明交融对话之后,艺术家们纷纷得到了新的灵感。如今,这些艺术家创作的152幅作品已经在杭州梦栖小镇开展。从具象绘画到抽象表达,从视觉直观到文化想象,一走进展览大厅就能感受到艺术家们在“文明探源”“绿水青山”“人文胜境”中,共同绘就着文明互鉴的时代画卷。

“良渚农耕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创造力。”在奥地利画家尼古拉·米洛伊切維奇的作品《良渚博物院》中,除了画上黑陶罐上的刻画符号,还画了良渚先民的农具;瓦努阿图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塔玛的《良渚文化》,则融合呈现了一位穿着充满南半球风情凉鞋的“良渚王”,他身旁的一圈圈木质螺纹又取材于良渚玉器的花纹;来自德国的多媒体艺术家茶拓笔绘制了一幅中国山水画,他希望用独特的笔触呈现自己眼中的风景,更期待着今后还能有更多机会来到中国,真正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艺术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它拥有无声而持久的力量。特别是绘画包容性强,是开展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有效手段。”对此,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这样说,“我们欢迎中外艺术家在良渚畅谈艺术,理解彼此的文化根底和思考方式。”

交流成就美人之美

“在我之前的画作中,本国民族风格非常浓重。这些年来,随着对中国了解的深入,我在作品中逐渐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如中国传统器具、植物等,都深深吸引着我,激发着我的创作灵感。”努尔兰·基里巴耶夫一直在艺术领域和中国艺术家有着很多交流往来,在他看来,从曾经的驼铃声声到如今的列车、飞机驰骋,从经济互利到文化互鉴、民心互通,丝路新画卷的绘就早已是一个“双向奔赴”的传奇。

“当看到中国画家用水墨绘画我所熟悉的郁金香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美。”荷兰艺术家范德库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荷中美术交流,“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国美术家的交流,因为我们坚信文化交流和艺术语言具有强大的力量。”

他们的心声,也是此次参加“良渚论坛”的各界嘉宾的心声。

“良渚论坛提供了一个促进跨文化对话的宏伟平台,一个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也提供了一个富有活力的价值渠道。”阿尔巴尼亚爵士音乐节国际关系总监易杰·阿里卡在主论坛上表示,“我们加入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愿意为促进跨文化对话持续努力。”

易杰·阿里卡提到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正是丝绸之路六大联盟之一。在这次论坛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国际博物馆联盟、国际艺术节联盟、国际图书馆联盟、国际美术馆联盟和旅游城市联盟的代表在畅谈“全球文明倡议”带来的交流碰撞和美好前景,并为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建言献策之余,还走进了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国对于文明传承的努力。

“版本馆具有独特的中国色彩,在匈牙利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展览陈设,来到中国总是能激发对各方文化的探索,因此匈牙利也非常积极地促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代表、匈牙利国家博物馆代表贝思文说。

在“良渚论坛”青年汉学家分论坛上,汉学家们也表达了深入交流的心愿。哥斯达黎加大学哲学院院长菲利波·科斯坦蒂尼表示:“自2017年起,哥斯达黎加大学就开始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推动和支持汉学研究和中国文化,因为我们相信文化交流是促进文明互鉴的最重要手段。”

合作成就美美与共

良渚论坛是中国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的重要举措,为文明的交流互鉴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的贺信中所言,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良渚论坛也正在致力于打造一个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的合作平台。

“我们要以旅游为媒介,深化人文交流,加强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的联系,携手创造工作岗位,增进民生福祉。”巴西伊瓜苏市市长希科·布拉西莱诺说,就在2023年9月,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正式成立,来自26个国家的58座城市共谋文旅合作,这让希科·布拉西莱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得到了各方积极响应,这说明深化人文交流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反映了人们热烈的期盼。”

墨西哥国家艺术宫艺术顾问安赫尔·雷森德斯也强调着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机制下继续推进文化合作,希望促进市场信息交流,促进优质文化资源交流共享,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继续加强人员交流,为剧院管理、技术、创意、营销等方面广泛深入的交流提供便利。”

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分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以浙江为例,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立足当地的交流合作机制正在多维推进。浙江依托中国—中东欧、中阿、中非等对外合作机制,通过部省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众多人文交流活动,如通过多个在海外的中国文化中心发布的“云上泽国—良渚文明线上主题展”,为世界了解良渚文明打开了数字智慧之窗。

文明的差异绝非冲突的根源,而恰恰是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的动力。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平等地对话、包容地交流,始终是文明之间和谐共处、彼此成就的基本规则。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会更好推进不同文化互学互鉴,促进世界文明美美与共。

猜你喜欢
良渚艺术家文明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请文明演绎
良渚保护大事记
漫说文明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