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024-01-28 07:08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心小学
家长 2023年30期
关键词:以学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心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心小学 鲍 琴

小学时期是学生认知发展与习惯培养的基础阶段,也是最关键的奠基阶段,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能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表现出兴趣为重、思想跳跃、行为非同寻常和注意力易被分散的特征,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因如此,教师设计与开展的教学活动不应只站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视角展开思考,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的重心与关注点都放到学生身上,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以学为中心”的主张最早由“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转换而来,与传统模式下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相比更强调学生和学习的重要性,自新课标落实以来得到了教育者的认可。但从“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来看,教师还需要展开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一、“以学为中心”概述

“以学为中心”中的“学”并非仅指学生,也指学习,学生应当是学习的核心主体,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但学生在学习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付出的时间、精力才更为关键。因此,围绕“以学为中心”理念构建的课堂需要具备以下几种特征,即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为宗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彰显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需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究,包括什么是“学为中心”,“学为中心”和“教学中心”有什么关系,如何推动“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其中,什么是“学为中心”的问题最好解决,教师需要树立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学生自主向前走的意识。在探究“学为中心”和“教为中心”的关系及如何推动“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时,教师还要站在“教为中心”的视角下展开探究与思考。在“教为中心”的理念下教师安排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学生需要紧跟教师的步伐,按部就班学和用特定的方式学。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下,虽然教师也会为学生指引学习的范围和方向,但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是自由的,教师主要起到记录和指导的作用。综上,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需要建立类似合作伙伴的关系,师生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才是关键。

二、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特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和学生在身份定位上应当完成转变,教师需要让学生担任课堂的主导者,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看作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最主要的依据,推动课堂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如果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在教师主导和监控下完成的教学活动,基于“以学为中心”理念开展的小学数学则是一种在学生主导和推动下完成的提升活动。为了突出学生和学习在课堂上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从四个视角出发优化与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包括预习、合作、竞争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也就体现了出来,即课前先学、合作互学、竞技促学和以评论学。

(一)课前先学

课前先学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对所要学习内容的预习。数学学习本身存在阶段性特征,哪怕是面对同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学习阶段不同,能够理解和运用的解题方式也会存在不同。预习就是发现与总结这种思维差异的重要阶段。在基于“以学为中心”理念构建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展开充分的预习和思考,并要求学生将预习过程中发现的不懂或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等到了正式的教学时,教师则可以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发现学生的薄弱点,进而展开针对性教学。

(二)合作互学

合作互学指的是以小组为单位,与小组成员合作开展的学习,在小组合作基础上实现的“小组互学”是“以学为中心”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具体来讲,“以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合作互学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小组的平均学习能力,二是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或优势互补的小组并不一定会比绝对实力强的小组差多少。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展开的互助式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学生在小组中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有效性,在知识积累和理解之外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共赢意识。

(三)竞技促学

小学生的年龄小,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不仅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在与他人的比较或比赛中也充满好胜心。这种好奇心与好胜心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基于“以学为中心”理念构建起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竞赛、游戏闯关和益智抢答等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教学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好胜心理,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争强好胜”的环境。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究、思考与分析当中,进而克服那些客观存在的困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四)以评论学

以评论学的核心关键词之一是评价,其是完整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结束后,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学到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全面且准确的评价,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指引与参考。与此同时,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教师不仅需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也需要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进而达成以评论学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强助力。

三、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以学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先对教与学最本质的定位和目标展开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究,结合新课标与新课改推行的“思维发展”为重的教学策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完成课堂的构建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遵循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依靠学生和发展学生的原则与追求,注重对学生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完善与提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锻炼机会,重构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

(一)将学生思路作为教学活动设计依据

在“以学为中心”的主张和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时,要将学生的思路当成核心的设计依据,遵循“顺学而教”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思维模式来确定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或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成人有着很大区别,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思维也与成人有着很大区别,教师只有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站在学生的视角下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才有可能保障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课“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寻找规律和总结规律的方法,很多成年人一眼就能看到的规律小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在“以学为中心”课堂下遵循“顺学而教”原则设计与开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给出四张图,第一张图上有一个圆圈,第二张图上有四个圆圈,每行和每列都各有两个,对齐分布和排列,第三张图上有9 个圆圈,每行每列各三个,同样对齐分布和排列,第四张图再以此类推。然后,组织学生从圆圈的排列规律出发来分析这四张图中的圆圈数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借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加法和乘法这两个视角出发寻找和总结规律。最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每一张图中圆圈的数量都是在前一张图中圆圈数量的基础上乘2 再减1,二是计算第几张图中圆圈数量就用这个“几”来乘以“几”。这种观察加分析的找规律方法与这一阶段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相符,可以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

(二)将学生学情作为教学活动设计起点

在教育领域中,学情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态度、能力、兴趣、特点、习惯、成绩和方法,一切能够展现学生学习过程和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数据都是学情分析中的重要依据。学情具有客观性、规律性、复杂性、稳定性、可变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是教师在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要点。因此,在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教师需要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看作教学活动设计的起点,对学生做出更加全面和精准的评价。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于整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先对学生对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方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展开数据分析与整理。具体来讲,教师先分发给学生整合后的基础运算题目,其中包含加减乘除的单独运算,以及加和减、乘和除、加或减和乘或除,加、减和乘或除结合的算式,要求学生列出竖式并计算答案。然后,观察学生的计算过程,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再分析学生对基础运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和应用情况,进而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和准确的认知。最后确定在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将重点放在哪些知识点上。

(三)根据学生兴趣,设计课堂互动小游戏

游戏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活动,常被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在“以学为中心”理念下构建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一些课堂互动小游戏,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计时游戏、抢答游戏、猜数游戏、开火车游戏、对口令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等。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课“表内乘法(一)”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个位数的乘法时通常是通过背口诀的方法计算的,为了加深学生对个位数乘法结果的记忆,保证学生可以快速计算出结果,教师需要时不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记忆和运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计时、抢答或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计时游戏的主要形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写出更多算式的结果,并保证其准确性;抢答游戏的主要形式是两位同学或两个小组进行抢答,在规定时间内准确说出更多算式结果的同学或小组获胜;开火车游戏的主要形式是从靠门或靠窗第一排的第一位同学开始,按照座位顺序,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个与乘法相关的问题。通过游戏形式展开的练习相对于单纯的笔算和口算来说,更加有趣,更利于锻炼并提升学生的集中力和反应力。

(四)根据学生需要,制订学习目标

“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实际上对应着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变。在基于“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将对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转化为学什么、为什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以此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的指引。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多边形的面积——校园绿地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将“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目标,转化为“通过剪、移、评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结合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目标。相较于笼统的教学目标而言,站在学生主体视角下设置的学习目标更加细化和具体化,更利于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从浅层引入深层,进而为预期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达成打好基础并提供保障。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自新课标落实与新课改推进以来,包含思维、能力与意识在内的个人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成了教学关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逐渐成为培养重点。在“以学为中心”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一张白纸,要求学生通过描摹、想象等方式在白纸上绘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将其裁剪下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在裁剪和拼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准确认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以学为中心”是新课标与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基于“以学为中心”理念构建的教学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以抽象、复杂的定理、公式和规律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提出的要求更高。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很容易陷入“为教而教”的“困境”。在将“以学为中心”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的预设、实践和总结阶段更加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以学为中心教学活动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谈“以学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以学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