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惯用语分析
——以“喝西北风”为例

2024-01-28 23:36张连叶
名家名作 2023年25期
关键词:西北风惯用语隐喻

张连叶

惯用语是熟语的一部分,是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惯用语的结构比较灵活,修辞色彩强烈,具有生动、形象、简明、幽默的特点,常活跃于人民大众的口头交际中,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惯用语有着十分丰富的语义内涵,惯用语的意义并不是词组内词与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词组表示一个完整的引申义。因此,对于惯用语,我们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其字面意思来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在惯用语语义的生成以及人们对惯用语引申义的理解过程中,隐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惯用语“喝西北风”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认知隐喻等理论,探讨其认知动因,揭示其语义的在线建构过程。

一、惯用语“喝西北风”

“喝西北风”是由动词“喝”和名词“西北风”组成,在结构类型上属于动宾结构惯用语。其中动词“喝”是动作的支配者,名词“西北风”是动作的被支配者,从结构上来说,惯用语“喝西北风”是符合逻辑关系的。但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动词“喝”与名词“西北风”之间是不能构成常规的语义搭配关系的。动词“喝”的后面应该跟液体或流质食物,而“西北风”既不是液体食物也不是流质食物,因此“喝西北风”是不符合语义逻辑的。正因如此,我们也不能从“喝西北风”的字义表面得到它的真正语义——没有东西吃。

关于“喝西北风”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吸风”一词是“喝西北风”的最初形态,它所指的是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只靠呼吸过日子,形容不食人间烟火。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此外,诗词中也出现过“西北风”的身影,枉檐在《游边》中写道:“边云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这里的“西北风”与庄子的“吸风”以及现代的“喝西北风”的意义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也已初见其隐含意义。“喝西北风”作为整体的词组出现是在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 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由此来看,惯用语“喝西北风”的由来历史已久,伴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逐步成型。第二种说法是:20 世纪60 年代,人们没有东西吃,而在北方空旷的地方总是刮西北风,风里夹带着一种植物的籽,当地的人们就把这种籽收集起来熬粥喝,以此果腹,称为“喝西北风”。在这种说法里“西北风”确实是可以“吃”的,人们用“西北风”指代可以食用的植物的籽,而把这种可以果腹的方式整体称为“喝西北风”。

二、概念整合与惯用语“喝西北风”

(一)概念整合理论

20 世纪80 年代,Gilles Fauconnier 出版了他的法语著作Espaces mentaur:Aspects de la construction du sens dans les langues naturelles,心理空间理论正式提出。一年之后Fauconnier 将其改为了英语Mental Spaces: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in Natural Languages出版,此后心理空间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心理空间是人们在思考或者交谈时所构建的小概念包,这些小概念包能够帮助人们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此后,Fauconnier 与Turner 合作,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 。

概念整合理论指的是对两个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概念有选择地提取部分意义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一个复合概念结构,又称为概念合成理论。在概念整合理论中,“整合”的要旨是1+1 >2,即经过整合后,整体应该大于部分之和。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以及一个合成空间是概念整合网络模型的四个心理空间,其中类属空间所储存的是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同拥有的抽象结构,这些抽象结构同样也存在于合成空间中。另外,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性投射的特定结构以及其本身通过对各个结构整合、处理后形成的新创结构也包含在合成空间中。糅合和截搭是概念整合的两种方式,糅合好比是将两根绳子各取一股重新拧成一根,而截搭好比是将两根绳子各截取一段重新接成一根。组合、完善和细化是概念整合中映射的三个过程,组合是把源自两个或更多心理空间的概念融入整合空间里,完善是指将通过整合后形成的新创结构与自身认知里的概念结构和背景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认知结构框架。细化则是指“模拟”或者“运行”这个整合。经过这三个过程,整合空间里的新创结构生成,浮现意义也由此产生。

(二)概念整合视角下的惯用语“喝西北风”

查阅《汉语大词典》发现,“喝”读hē时有两个义项:一个是指饮用,如《冻苏秦》第三折:“唗,你敢也走将来喝点汤,喝点汤。”另一个是指吸进气体,如“喝风”。进一步查阅,“喝风”是指没有东西吃,如《西游记》第八回:“前程!前程!若依你,叫我喝风。”可见动词“喝”的本义是指饮用汤水等食物,后又引申出了“喝风”这个义项,并且产生浮现意义。“喝风”与“喝水”“喝汤”等有着相似的地方,都是将某物通过口腔进入胃部且都不用咀嚼。因此,“喝风”我们可以看作是糅合型整合的产物,其整合过程是:

a. 液体或流体(水、汤等) b.将液体或流体饮用进口腔,不用咀嚼(喝水、喝汤)

x. 流动的空气(风) y.将流动的空气吸食进口腔,不用咀嚼←xb(喝风)

上文我们提到“喝西北风”在结构上是符合逻辑的,而在语义上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动词“喝”的意思是吸食液体或流质食物。一说到“喝”,我们就能想到液体、不用咀嚼等相关概念,而“西北风”既不属于液体食物也不属于流质食物,它跟在“喝”的后面,在语义搭配上并不符合常规的逻辑搭配关系。虽然名词“西北风”与动词“喝”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语义关联,但是它们一起出现的频率较高,在人们的认知中前者可以被后者的语义激活,形成一种具有熟语性质的固定搭配。人们在提到“喝西北风”时并不会将其拆开,去想“喝”是什么意思,“西北风”是什么意思,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直接联想到其约定俗成的语义,即没有东西吃,挨饿。我们可以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观察这种整体性语义的建构过程,下面以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 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为例浅做分析。

输入空间1:“喝西北风”是惯用语的最初语境,它的最初含义、隐喻含义以及它所包含的各种成分,构成了它的惯用语空间。“喝西北风”有其本义,是指在寒冷的冬日里没有东西吃,只能吃一肚子凛冽的西北风。形容生活艰难,难以维持。这一含义映射到输入空间2 中。

输入空间2:遇到吝啬的人,得不到好处或钱财,没有办法果腹和维持生活。

类属空间:都是没有东西吃,难以维持生计。

整合空间:说话人常用“喝西北风”来表达生活艰难,挨饿,受苦。

对于这句话,听者头脑里有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由“喝西北风”惯用语身份构成的空间,包括“难以果腹”“喝风”“没有东西吃”等概念;另一个是由当时的语境构成的空间,其成分包括“管山吃山”“一毛不拔”“喝西北风”等概念。在类属空间里,听者的认知系统将以上两个空间中的概念抽象、提取,并通过语境将两个概念空间匹配、连接,最后在整合空间中得出“喝西北风”的隐喻义,即生活艰难、挨饿、受苦。由此,我们也能够明白说话人隐含的态度和情感。

由于词语的概念整合是以义项为单位的,因此概念整合是具有层级性的。概念之间的意义整合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层级系统,概念之间总是从没有联系到具有联系,从具有临时联系到建立常规关系,从概念意义的低层次整合到概念意义的高层次整合。如果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不是两个概念的本意,而是在其引申义的基础上提取的部分语义,那么这种整合就属于概念意义的高层次整合。比如在惯用语“喝西北风”的概念整合过程中,“喝”与“西北风”这两个概念都不是以其本义参与其中的。这里的“喝”不是真的饮用或吸食某物,“西北风”也不是指从西北方刮来的风,所表达的也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张开嘴将西北风吃进肚子里,而是整体产生一个隐喻意义,即没有东西吃,生活艰难,难以维持生计。因此,惯用语“喝西北风”是一种高层次的整合。

三、概念隐喻与惯用语“喝西北风”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在传统语言学中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格,也就是我们在写作时经常使用的来修饰文体的比喻手法。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用来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的重要工具,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普遍存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是语言中深层意义获得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说是新意义的创建过程。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之间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两个理论都是关于概念结构和意义建构的,其不同点在于两个理论的理论术语及认知操作等方面有着细微差异。本体和喻体是隐喻的认知方法的焦点,源概念、目标概念、映射和映射域是隐喻映射的基本成分。

(二)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惯用语“喝西北风”

汉语的惯用语中存在大量的隐喻,语义的双层性是惯用语的基本特征。所谓语义双层性是指除了字面意义,惯用语一般还有浮现意义,而这种浮现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形成的。隐喻就像是一座桥梁一样沟通起了惯用语的字面意义与浮现意义。可见,隐喻在惯用语语义的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隐喻其实是源概念和目标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从惯用语的角度来看,这里的源概念和目标概念指的就是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认知主体经过自身的推理,将源概念域映射到目标概念域,从而使得语句具有了隐喻的性质。在源概念域向目标概念域的投射过程中离不开相似性,这也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这种相似性是基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所构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将事物转化为概念存入大脑中,这就形成了一个人的认知背景,人们将语言中的词语与这种认知背景相结合,找到其中的相似性,从而创造出新的语义内涵。隐喻思维是产生于不同的经验领域之间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隐喻是参照一个经验领域来理解另一个经验领域,认知主体的日常经验的相关性会不可避免地干涉及引导其隐喻的生成。惯用语“喝西北风”所传达的并不是真正的“张开嘴把西北风喝进肚子里”,而是指没有东西吃,生活艰难。这种语义的产生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因为在我国的北方,冬季十分漫长,气温很低,这使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农业生产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导致了在冬季粮食非常短缺,再加上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我国北方的冬季常刮西北风,与温暖的南风相比,西北风更显凛冽和刺骨。我们知道喝西北风是不能填饱肚子的,它形象又生动地表达出了这种饥寒交迫的情景。只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粮食问题不再成为人们的困扰,北方的冬季也显得不那么漫长和寒冷。但是“喝西北风”的这种说法却一直流传下来,依然形容那些饿肚子、没有生活来源、难以维持生计的情况。上文中我们提到“喝西北风”在语义搭配上是不符合逻辑的,属于超常搭配,因为动词“喝”的后面应该跟液体或流质食物,“西北风”并不属于这个范畴。但在人们的经验认知里,“西北风”和液体或流质物体有着相似性,比如它们都具有流动性,相对于固体来说,它们都不需要过分咀嚼,比较好吞咽等。这些概念使得人们对“西北风”和液体或流质物体产生了相同的认知,因此自然而然就将“西北风”与动词“喝”搭配在一起,“喝西北风”也就应运而生了。

四、结语

惯用语是汉语口语中常见的语言形式,其基本特征是语义的双层性,即在字面意义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义。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在线分析和描写惯用语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惯用语“喝西北风”为例,分析了概念整合的在线操作机制和隐喻的发生机制,探讨了“喝西北风”的认知动因及其语义的在线建构过程。惯用语“喝西北风”在结构上是符合语法规则的,但在语义搭配上是不合理的,属于超常搭配,然而这种超长搭配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从韵律结构的角度来看,“喝西北风”属于“1+3”模式的四音节动宾惯用语,在韵律结构上是合理的。“喝西北风”第一次出现是在白话文小说《儒林外史》中,有较高的流传度和接受度,因此这种说法一直流传下来,现在依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

猜你喜欢
西北风惯用语隐喻
谁回错了家?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一周天气预报
《活的隐喻》
西北风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对策探析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论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同语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