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芝麻茶,三段旧时光

2024-01-29 23:29余驰疆
环球人物 2024年2期
关键词:豆子芝麻张爱玲

余驰疆

杨本芬

从80岁出版首部个人作品《秋园》开始,豆子芝麻茶就成为杨本芬文字里不可或缺的意象。这是她岳阳老家的特色茶饮,炒香的黄豆和芝麻,些许茶叶与姜盐,滚水下去,香气四溢。家中来客,话匣子先别打开,最要紧的就是上一杯茶。

如此看来,杨本芬的茶颇像张爱玲的香,都有故事开讲的仪式感:上茶、点香,人间万事徐徐展开。但张爱玲出名趁早,文字华丽又犀利;杨本芬大器晚成,言语皆是朴素与悲悯。她的前三部作品《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芳》,分别讲述了母亲充满苦难的一生,特殊年代的农村故事,以及自己随波逐流的漫长婚姻。到了《豆子芝麻茶》,她又将视线聚焦老年女性群体,讲述着奶奶们的情爱与无奈,日常和无常。

三个女性故事是三幅时代画像。其中一幅的主人公叫湘君,是杨本芬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读书时的同学。她曾是班上最清丽的女孩,却接连遭遇情感背叛,最后和学校体育老师走到一起,双双被开除。湘君得到了爱情的呵护,但丈夫为家庭累病而死,她拖着几个孩子,灵秀聪慧渐被粗粝和贫困磋磨殆尽——最后一次见面,她成了“身条粗壮的农村大妈”。第二个主人公是冬莲,杨本芬中年时的好友。她曾遭受严重家暴,总是鼻青脸肿来上班,忍无可忍后终于下定决心离了婚,可面对前夫的死缠烂打,面对四面八方的声音,面对传统婚姻意识,她又妥协了——这一次万念俱灰,因为连离婚这条路也没了。

书中最有趣的人物是拾荒奶奶秦老太,是杨本芬遛狗时结识的。她16岁时被父亲逼着嫁到山里,后来带着孩子逃出大山;第二次又遇人不淑,怀着孩子逃走;第三次婚姻,丈夫病痛多年,她长年照料直到老伴去世。66岁时,她终于迎来了人生自由:她每天撿垃圾,给垃圾整理房命名为“工作室”;在小阳台上晒半裸日光浴,读《故事会》,吃零食。她说:“这是再好也没有的人生了。”

杨本芬自己也是群像里的一员:为儿为女大半生,从客厅到厨房,从母亲到祖母,做了一辈子家庭“客体”。60岁时,她在厨房里开始写作,一点点逃离和对抗命运的安排。但在她的回忆里,如书中后段讲述与母亲、与兄长的生离死别时,依然流露着一丝无奈——一丝身为女性拼尽全力寻找主体性的无奈。

所幸,这种无奈正在渐渐消弭。50岁自驾上路的苏敏,75岁写小说的“中国摩西奶奶” 姜淑梅,83岁仍在创作第五本书的杨本芬,还有网络上越来越多展现自我的奶奶们……当她们找到了自我与自信,那就是她们的黄金时代。

奶奶们的人生就像那杯豆子芝麻茶,翻炒半辈子,淬炼半辈子,鸡毛蒜皮半辈子,都值得以一次滚烫的沸腾,冲出岁月的清香。

《豆子芝麻茶》

猜你喜欢
豆子芝麻张爱玲
夹豆子
九月雨
香喷喷的芝麻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我和小豆子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