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二叔的秘密

2024-01-29 23:29范志伟
环球人物 2024年2期
关键词:急诊室二叔胸痛

范志伟

立冬那天,急诊室来了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看着与许多来就诊的老人没什么不同,我也没有意识到,他会令我终身难忘。

老人走路有些小心翼翼,我问同行的患者家属:“老爷子眼神不好吗?”对方是中年男性,对我解释道:“他视力不好,看东西模糊,动作会慢一些。”

当时,以我多年的坐诊经验来看,人一旦上了年纪,特别是到了老年,身体机能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对于81岁的老人来说,视力模糊在情理之中。

老人身体很虚,连话都讲不出来,只好由家属代诉:“3天前,他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然后一直腹泻到现在。来之前服用了止泻药,但效果不明显,身体还是很虚,就带他来看看医生。”家属还提到一点,老人独居多年。

年迈、独居、视力欠佳,导致老人无法照顾好自己,吃了不洁的食物。说实话,秋冬季节常有老年患者因急性肠胃炎症状看急诊,为这类患者看病时要留意对方是否有基础病或其他既往病史。

我问家属:“老爷子都有哪些基础病?平时在吃什么药?”家属回答:“他有糖尿病,平时也不注意测血糖,一直在吃二甲双胍。”

体格检查后,我为老人安排了一些例行检查。开完检查单子后,老人没有拒绝,只是问我:“大夫,要多少钱?”他一边说话,一边缓缓地抬起手,要从上衣口袋里拿钱。

“二叔,您快把钱收起来。我去给您缴费!”家属想制止老人拿钱。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才知道此人不是老人的儿子。

家属把身子靠近我,小声解释道:“我堂哥死得早,二婶后来也走了,家里就只剩二叔一个人。平时他不愿意麻烦别人,您别对他讲钱的事情,直接告诉我就行,我去办。”

“好,我知道了。”听过家属的一番话,我对老人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病人做化验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前,有一个流程是必須要做的——心电图检查。

特别是老年人,体液丢失抑或伴随电解质紊乱,是诱发心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人。

就像眼前这位老人,心电图提示频发早搏且伴有广泛的T波倒置(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见于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及非心脏疾病)和ST段压低(指有心肌缺血的症状)。这些指标都是患者存在严重心肌缺血的表现,甚至有可能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因此,做好心电图检查是建立在无数实践基础之上的关键操作流程,也是避免悲剧的重要诊疗措施之一。

既然在患者身上发现了以上这些问题,接下来就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一些致死性疾病的存在。

家属担心老人不配合,耐心劝说:“二叔,你就听医生的话,把检查都做了吧。”

很快,检查结果摆在了我的面前,老人不仅要考虑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还存在低钾血症、低钠血症、2型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心源性休克等多个症状。

我请来了心内科医生为他会诊。会诊医生的建议是,先住院做冠脉造影检查。家属对治疗方法和风险并无异议,只是有些不解:“为什么心肌梗死没有胸痛症状?”

的确,胸闷、胸痛只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但也有很多患者起初无胸闷、胸痛,而会表现出晕厥、牙痛、背痛、腹痛等首发症状,一些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还会出现无症状性心肌梗死。家属告诉老人要住院治疗。老人听后又拒绝了,要求家属带自己回家。家属见实在劝不动老人,就到急诊室外打电话“找援兵”。

我也跟着家属出来了,询问:“老爷子是舍不得花钱吗?”家属趁对方电话无人接听的间隙告诉我:“钱不是事情,我们几个堂兄弟凑一点就够了,也有人照顾他,而且他还有医保。他是担心自己死在医院。”

我回到抢救室,还想再劝劝老人,住院治疗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如果就此放弃治疗回家,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病情恶化。

老人用满是皱纹的手拉着我的手,颤颤巍巍说:“我回家,还要种菜,他们(家属)都忙,就不要麻烦他们了……”

我说:“待您把身体养好了,回家能种更多的菜呀。他们也说了,您就不要担心钱的事情。”

听完我的话,患者不再说话了,只是摇了摇头。

说实话,我有些不理解老人的做法,膝下无子,也没有老伴,好在家属关心他,还主动提出会凑钱治病,也有人专门照顾他,他为何一再拒绝治疗呢?

过了好久,一位自称是老人妹妹的老妇人到了急诊室。我又从她的口中得知了一些信息。老人的儿子生前因投资生意失败欠了不少钱,在20多年前去世了。后来,老人的妻子得了肺癌,他花了许多钱,却没能延长妻子的生命。

近些年,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眼睛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渐渐模糊,可他不愿意去养老院生活,也不想连累侄儿们,就一直独自生活。但家里人实在不放心他,就不定期地轮流去探视。

老妇人坐在床前沉默了许久。过了好一会儿,缓缓地对老人说:“哥,我知道你的心思。放心吧,我不会让你死在医院里,医生要是说不给治了,我马上把你带回家。”

听过这些话后,紧闭双眼的患者终于点头,同意住院了。他还讲了一句我没有听懂的话。家属解释给我听:“他说如果自己真有一天不行了,就把他埋在儿子旁边。”

看着患者被转送病房,我也放心了。让人高兴的是,他在十几天后顺利出院了。

直到现在,我仍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老人。他那句带着南京当地方言味儿的寻常话,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虽然我与他的交集只有在诊室里的几个小时,不知道他这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但是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至死不渝的父爱。

猜你喜欢
急诊室二叔胸痛
病人来啦,快抢救
送别二叔
有些胸痛会猝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小数加减法“急诊室”
二叔请客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急诊室护士职业危险的发生与自身素养的相关性分析
二叔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