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话沧桑

2024-01-29 10:44杨晓东
阳光 2024年1期
关键词:古道煤矿

在河南省义马矿区,有一条我国自先秦以来联系洛阳到西安(长安)两大古都交通的官道,又称“两京古道”,其中洛阳至潼关路段极为险要,被称为崤函古道。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从洛阳回长安时曾写下“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的诗句。

丝绸之路开通后,崤函古道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干线路段。经考古探明,在紧邻河南能源义煤集团观音堂煤业公司的石壕村附近,发现的长235米、宽2米的路段,曾是崤函古道东段的一部分,其开通时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废弃于1934年。如今,崤函古道石壕段古道遗址作为“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义马矿区地跨三门峡的义马市、渑池县、陕州区,洛阳的宜阳县、新安县以及郑州的巩义市,崤函古道就穿过义马矿区,义煤集团旗下的矿井大都分布在崤函古道两侧。

这条中国历史上最古老、最重要的文明通道历经沧海桑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传奇故事都与崤函古道有关。

从洛阳西行三十多公里就到了新安县,在距义煤集团新义矿业公司约十公里,有一座汉代修建的函谷关。函谷关原本在河南灵宝市,被称为“秦关”,汉武帝意欲将函谷关东移,以扩大集权统治的范围,但他自己又不想明说。当时的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汉武帝封赏有功之臣为关内侯,但杨仆籍贯在新安县,属于关外之人,杨仆就建议自己出资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这样他就成了关内之人了。此举正中汉武帝下怀,公元前114年,函谷关东移到新安县,被誉为“崤函孔道”“中原锁钥”。

沿着崤函古道继续西行就到了义马市,义马市是因煤而兴的县级市,义煤集团的总部就设在这里。义马以前是崤函古道上的一个驿站,1998年在义马市发现了新安故城遗址,这里紧邻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史记·项羽本记》中记载,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将二十多万投降的秦兵活埋于此地,在修建陇海铁路时,曾在这里发现了累累白骨,遂命名为“楚坑”,面积约十万平方米。

从义马市再往西走就是渑池县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国三次发兵攻赵,赵国虽失利却不屈服,秦为征服赵,又开始政治与外交上的斗争。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会盟。陪同赵王前往的是上大夫蔺相如。秦王胁迫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使赵王无比难堪。这时,蔺相如正气凛然地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入赵史。秦国官员不服,勒令赵国割15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迫请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如此针锋相对,舌枪唇剑,直到宴会终了,秦王也未能捞到丝毫便宜。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双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会盟高台,古秦赵会盟台距义煤集团总部不到十公里。

在距义煤集团耿村煤矿约十公里处,就是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是我国第一个以发现地命名的考古遗址。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为“划时代的科学成果,标志着田野考古在欧亚大陆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的开始”。仰韶文化是分布地域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文化,年代跨度距今约7000至5000年,长达两千多年,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被称为“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继续西行就到了三门峡市陕州区,距义煤集团石壕煤矿12公里有一个空相寺。空相寺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公元536年,禅宗初祖达摩圆寂后葬在这里。千百年来,空相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禅宗信徒追忆达摩禅师、弘扬禅宗精神的重要场所之一。

再往西走,就到了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附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崤之战”发生地。公元前627年,秦国派3万大军偷袭郑国,得知郑国已有准备,便顺手袭灭滑国乘胜回师,全无防备的秦军进入崤山狭窄路段遭到晋国军队伏击,全军覆没。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征伐马超、刘备,走的也是崤函古道。据史籍记载,汉唐两代,为保民生,每年从洛阳通过崤函古道运往汉中的粮食就多达数百万担。

在崤函古道遗址,望着深深的车辙,我仿佛看到古时的人们或步行、或骑马、或坐车,匆匆行走在这条当时的京畿大道上,车水马龙,其中不乏李白、杜甫、苏轼等著名的大文豪,李贺、苏秦、上官仪、姚崇等历史名人的家乡就在崤函古道上。公元829年,唐朝著名诗人王建赴任陕州司马,诗豪刘禹锡为他送行的诗句里就有“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留下“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名句的著名诗人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家乡就在距义煤集团义络煤业公司不远的宜阳县。

義煤集团氧化铝厂附近有个苏秦村,就是苏秦故里。苏秦曾从师鬼谷子求学,学成后到秦国游说秦惠王兼并列国,他的建议未被采纳。穷困潦倒的苏秦狼狈回家,家里人都看不起他,连饭都不给他做。苏秦找到《阴符》潜心研读,常常学到深夜,熬不住打瞌睡时,他就拿一把锥子刺一下自己的大腿,“锥刺股”的佳话传颂至今,终于学成合纵连横之术。从公元前334年开始,苏秦先后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联盟抗秦,一人曾身佩六国相印,使秦国长达15年不敢窥伺函谷关外的六国。

苏秦村里有座龙耳寺。公元1057年早春,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离开四川眉州沿着崤函古道一路西来,赴开封赶考。他们的手脚冻伤了,两匹瘦马也死在了路上,曾在龙耳寺暂避,后骑驴赶到开封。苏洵父子的文采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苏轼、苏辙兄弟同科进士及第,苏轼被任命为福昌县(今河南宜阳县西)主簿,苏辙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二人均未到任,准备参加1061年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御前考试,苏轼拔得头筹,被授予大理评事、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凤翔区)签判的官职。苏轼再次途经崤函古道到凤翔赴任,来到龙耳寺时,早已物是人非,老僧去世,留下了一座藏骨灰的新塔,题诗的墙壁也已经坏掉。往昔艰难,人生偶然又无常,他多了几分感慨,写下《和子由渑池怀旧》,相和苏辙,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雪泥鸿爪”由此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诗意象征。

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文学家皇甫谧从小父母双亡,过继给叔父,公元229年,十五岁的他随叔父从甘肃迁徙到新安(今义马市)。皇甫谧到二十岁时,仍不知学习,整日游手好闲,一天,他摘回了许多野生瓜果给叔母吃,叔母训斥他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没有半点本事,就算是用上好的酒肉来孝敬我,也是不孝的。你已经二十岁了,不读书,不上进,我心里就得不到安慰。我只希望你有上好的才学,可你总是不能明白长辈的心意。提高修养,学习知识都是对你自己有益的事,难道还能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吗?”皇甫谧听了羞愧难当,从此发奋读书,阅尽百家之说,著述了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

被誉为“诗圣”的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公元759年春,他骑着毛驴离开洛阳沿着崤函古道逶迤西行奔赴任所,途经新安、石壕、潼关,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服役,人民苦不堪言。所见所闻,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投宿的石壕村旁边就是现在的义煤集团观音堂煤业公司。

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一美男子的潘安不仅貌美,而且文采飞扬,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他写的《西征赋》是赋中的名篇,其中记载了公元292年,潘安出任长安令,带着家眷离开洛阳沿着崤函古道去赴任,曾在义马逗留,出生不到七十天的儿子不幸夭折。

公元73年,东汉班超投笔从戎,从洛阳出发,沿着崤函古道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1年11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就爆发了。

当时的陇海铁路仅修到观音堂镇,距离民生煤矿(今义煤集团观音堂煤业)很近。陇海铁路是横贯河南、江苏二省的国民经济大动脉,在郑州和徐州分别与京汉铁路和津浦铁路相交,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乃至军事诸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共产党人游天洋等人领导下,陇海铁路工人于1921年11月举行大罢工,提出“反虐待、争人格、光国体”等口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闻讯,派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罗章龙赶到洛阳,指导并组织罢工。罗章龙深入开封、观音堂等地发动工人,最终取得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工人罢工的胜利,这也是煤矿工人首次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罢工运动。

1927年3月,中共渑池县城关党小组派郝久停、贺跃天到民生煤矿开展地下活动,秘密发动矿工中的积极分子,与资本家开展斗争,并成立了工会组织。这个工会,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豫西地区最早的煤矿工会。1933年12月,中共洛阳中心县委书记张志安委派王庆年到民生煤矿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中共豫西特委委员赵耕郊曾在张钫自办的煤矿当过保卫队队长。从1939年9月始,他以此身份先后七次到民生煤矿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并派遣洛阳龙门煤矿的地下党员毛六子以工人身份作掩护,到民生煤矿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毛六子发展的第一名工人党员叫魏敏,不久,魏敏又吸收了关清钦等三名工人入党,并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党小组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动员工人、团结工人,先后组织两次罢工和三次抗议请愿活动,均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义煤集团宜洛煤矿到洛阳修了一条轻便铁路,宜洛煤矿生产的煤炭运到洛阳,用于电厂发电和往前线运送兵员、物资的蒸汽机车,为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1947年秋,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民生煤矿的经营管理人员逃往西安,民生煤矿关停,大批工人失业,生活极端困难。赵耕郊最后一次来到民生煤矿,为五名工人党员办理了转移手续,分别介绍他们回原籍与党组织接头,接受新的任务。为保卫矿山,迎接解放,中共陕县县委书记蔡迈轮提出“到民生煤矿去发动工人”的号召。他带领工人运动委员会进驻民生煤矿,深入矿工家中访贫问苦,把矿工组织起来,成立煤矿工会,有247名矿工加入了工会。随后,又建立起了100多人的工人武装,其中很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陕县独立团的骨干力量,为陕县最后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煤矿停产后,工人与家属生活无着落,为解决吃饭问题,工会带领工人到地主家借粮,共筹到一万多斤粮食,解了矿工的燃眉之急。

在义煤集团观音堂煤矿附近的陇海铁路上有一座“八号桥”,在解放战争中此桥被国民党反动派破坏,为了保障进军大西北,杨连弟机智勇敢地攀上四十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称号。杨连弟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后,此桥被命名为“杨连弟大桥”。

据《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崤函古道上的义马矿区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开发和利用煤炭的地区之一。

写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宋金时期文学家元好问的晚年之作《续夷坚志》中记录了一段关于煤的见闻:“渑池出炭,炭穴显露,随取而足,用者积累成堆,下以薪热之,烈焰炽燃。”

杜甫、苏轼等大文豪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年他们走过的崤函古道,地下竟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建成了特大型煤炭企业——义煤集团。

义煤集团是一家有着光荣传统并创造过诸多传奇故事的优秀企业,培育了杜学然、鲁金水、赵光荣、侯偏头、朱忠秀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劳动模范,千秋煤矿八一采煤队曾被命名为全国“十面红旗”之一,授予“英勇善战”的光荣称号,不仅成功试采我国第一套国产综采设备,还三创全国中厚煤层炮采工作面最高纪录,四次创下全国煤炭月产最高纪录。义煤集团的股份合作制改造、安全生产管理等经验在全国煤炭系统推广。2007年7月,义煤集团成功将因透水事故被困井下76个小时的69名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矿工全部救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矿山救援史上的奇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义煤集团也是我国最早发展煤化工的煤炭企业之一,1997年就开工建设了我国统配煤矿第一个煤炭深加工多种经营大项目——义马气化厂,成功进行了世界首次高灰长焰煤矿井气化技术试验,生产出了我国第一袋煤制甲醇蛋白,建成世界第一条煤制脂肪酶生产线,投产了世界首套5万吨级1,4-丁二醇装置并生产出河南省第一瓶1,4-丁二醇。在義煤集团北露天煤矿坑下还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距今1.8亿年的银杏化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崤函古道已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时光隧道之中。如今,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等构成了连通东西横贯义马矿区的交通大动脉,在这片热土上,意气风发的矿山儿女团结奋进,谱写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赞歌。

杨晓东:供职于河南能源义马煤业集团,主任记者。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杂文集《麻辣水浒》、散文集《永恒的风景》等,曽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中国新闻奖等各类奖项。

猜你喜欢
古道煤矿
茶船古道长又长
走古道
古道鸡鸣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访茶马古道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煤矿开采工艺的探讨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