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煤”而生(组诗)

2024-01-29 10:44贾兴沛
阳光 2024年1期
关键词:火苗记忆里炉膛

对“煤”字的解构

亿万年,被压缩的记忆已经碳化

那些高大繁茂的裸子植物

被化学方程式围猎成宁静的煤层

黑色里储存的纹理

依然清晰,像一束束跳动的火苗

这是生命用另一种方式

储存的火苗

这是自然用另一个自己

运载的火苗

这是人类用另一类思维

发现的火苗

这火苗超越了钻木取火的地位

在“煤”的左侧

站立成一束高大的火把

每一粒火种,都是一只涅槃的凤凰

即使深埋地下数百米、亿万年

一旦成为顶天立地的汉子

黑色,不再是黑色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以“日”字为单元,把它的高度和宽度

向上,向左,向右,延伸成为“甘”字

就像我们每天在采煤面上

把支架的臂梁延伸、把护帮板打开一样

每一次的舒展,筋骨里都有万丈豪情

采煤机在灯光照射的黑色幕布上

虔诚地切割。那些乌黑光亮的煤块

像是沾了蜜的黑加仑

刮板运输机是一个负责任的外卖小哥

不知疲倦地在巷道里穿梭

把一块块煤送到宽宽的皮带上

在日复一日的平淡里

汗水变成了海水,青丝变成了花白

心就这么沉静下来

像石头,又像参禅悟道的修行者

日出日落,都不再在意

风霜雨雪,都不再执念

木与木并排,成为一道繁茂的风景

枯枝与落叶,是树生出的孩子

长年累月,把生命重叠成另一种自己

即使在地壳的运动中

成为黑色的火,成为一种洪荒之力

原始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就像矿灯在巷道里照耀煤层

树木把自己的全部赋予煤

也把自己赋予另一个自己

如今,每一块煤的燃烧

都有阳光的热在蒸腾

都有远古的鸟鸣在歌唱

在采煤面上,我们经常看到

原始的叶片在煤层里鲜亮如初

四五米厚的煤,像层层叠叠的史书

记录着遥远的过去

我不知道现在的树木遇见它

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

一块退休的煤

一块退休的煤

停止了燃烧

从炉膛走出来的刹那

它感到浑身轻松了许多

曾经厚重的历史和黑亮的底色

变成了电,点亮万家灯火

变成了热,温暖亿万家庭

燃烧,让自己成了另一个自己

也许,它的身体里

还存留着原始森林鸟鸣的音韵

也许,它的身体里

还流淌采煤机日夜轰鸣的声响

也许,它的记忆里

挥汗如雨的场面还十分清晰

也许,它的记忆里

工友们的嬉笑怒骂还在耳畔

也许,从此再也没有了“乌金”的称呼

一块退休的煤

用灰或渣的形式

完成了生命的嬗变

大寒时节,我想到一块煤

一场猛烈的寒流

把世界上所有的冷聚集过来

重重围困了我们脆弱的皮肤

夜,把这个冬季

放逐成随心所欲的旷野

草木凋零成雪的栖息地

山川与河流,成了一幅画的留白

此时,我想到一块煤

一块带着手温的煤

它和自己的亲人们该燃烧起来

炉膛似火山喷发

那些井下挖煤的人也燃烧起来

汗毛眼涌出的辛苦热气腾腾

屋瓦上已经结冰挂了

我的屋内温暖如春

我不知道井下是干冷还是潮热

此时,我只想回到从前的村庄

穿一双芦花编制的“毛窝子”

在寒风与雪野里慢慢行走

直到母亲扯着嗓子喊我回家吃饭

向一缕阳光致敬

在井下,阳光是深埋在地层里的

一次战栗,是一页无法准确翻动的历史

是我们头顶至高无上的眼

也是埋在心里的一粒种子

每当罐笼从地面缓缓下落

我们的身体上还留着阳光的味道

它温暖如火炉,传来母亲反复的叮咛

它温柔如东风,刮来妻子枕边的蜜语

它调皮如精灵,回放着孩子的踢腾打闹

品着它的味道,走在巷道里

我感觉到处都是明亮的方向

来到工作面,就像走进穿越时空的隧道

在这里,坚硬的岩石无语,也会开出花朵

乌黑的煤壁粗犷,也有流水一样的思想

看着这些凝固的阳光从身边流过

与远古的对话自然而然亲切

当罐笼升至井口的瞬间

我看到地面的第一缕阳光向我扑来

我不由自主像军人一样

向它敬了一个礼

草原上的煤

一块褐煤,在智能化的指令下

从采煤机轰鸣的工作面

带着白垩纪遥远的记忆来到地面

来到它陌生的呼伦贝尔草原

也许,那时这里还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

鸟鸣悠悠,溪水淙淙

也许,那时此地还有众多的恐龙在游走

有厚厚的冰川覆盖

风吹的记忆里,草原的符号充满血腥和传奇

带着燃烧的使命

这块北国草原上的褐煤

呼朋唤友,接踵而至

火焰在炉膛化作一道道彩虹

照亮一个又一个窗子

温暖一个又一个家庭

于是,呼伦湖畔,现代化的煤矿拔地而起

于是,扎赉煤有了自己的品牌

草原上的煤像一个个朴实的牧民

剽悍而又热情

它們深知,北方又厚又硬的冷

需要它们放逐

从一片草叶上读一块煤

热情四射,笼盖四野

从一块煤里品读草原

风吹草低,牛羊成群

工业和牧业,像一辆勒勒车的两个轮子

马头琴是它心中永远的远方

贾兴沛: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徐州市作家协会理事。《阳光》杂志签约作家。在《诗歌月刊》《星星》《扬子江诗刊》《阳光》《脊梁》《绿洲》《中国工人》《北方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诗集《错读秋天》、散文小说集《虚实之间》。

猜你喜欢
火苗记忆里炉膛
年轻的火苗
二维炉膛气液两相对冲流动数值模拟
糟糕!小火苗不见啦!
层燃型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与炉膛温度简析
船用燃油辅锅炉炉膛爆燃分析
一束火苗
在记忆里永存
落在年少记忆里的星星
记忆里的红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