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在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2024-01-30 11:01李艳娜张未芳贺小红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例数依从性导管

李艳娜,张未芳,贺小红

(东莞康华医院 广东东莞523080)

化疗是肿瘤患者重要治疗手段,化疗周期长,且多需静脉滴注等方式治疗,需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化疗患者常用方法,其能有效减少药物外渗情况,减少穿刺次数,减轻对局部血管及组织的伤害,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还可为化疗患者提供稳定的无痛性输入通道;但有研究显示,PICC长期置管若护理不到位,极易引起局部感染、渗血、静脉炎等并发症,如何正确护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目前常规临床护理多是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护理方式多以问题为导向,预知性防范措施不到位,护理效果依然有待提高[3]。前馈控制护理是指针对常规护理中的缺陷,经专家论证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经反复验证后再展开护理的一种护理质量控制方法[4]。有相关研究表明,前馈控制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患者,可以降低继发感染风险,提升满意度,但目前在肿瘤化疗中的报道鲜见[5]。基于此,本研究将前馈控制护理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评估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来我院行肿瘤化疗且行PICC置管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肿瘤病理诊断规范总则》[6]确诊为肿瘤患者且愿行化疗治疗;②首次行PICC置管者;③出院后坚持按照护理人员要求进行护理者;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⑤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患有认知类疾病,意识不清醒,不能依据护理要求自助完成者;②依从性较低,不愿配合者;③化疗期间中途退出者。按单双号法随机以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单号)和常规组(双号)各41例。干预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2.75±6.27)岁,疾病类型:肺癌4例,大肠癌5例,胃癌7例,食管癌3例,肝癌8例,其他14例。常规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43.44±7.56)岁,疾病类型:肺癌5例,大肠癌7例,胃癌9例,食管癌1例,肝癌11例,其他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常规护理,如每周进行1次导管护理,包括消毒局部皮肤、冲封管、更换接头等。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前馈控制管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前馈控制小组:成立静脉PICC置管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置管后有可能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及相对应的诊断标准、感染危害、主要护理措施,增强危险意识,并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前馈控制护理理论模式,积极讨论,制订预见性的护理措施理论方案;并根据方案完成组内培训,小组成员相互反复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多次整改,不断完善方案,确保环节质量与终末护理质量。②“前馈”健康教育:运用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通过面对面交流、微信群聊天、科室公共媒体等方式宣传PICC置管护理内容,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不断向患者强化导管感染的原因及临床症状,加强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区分好肿瘤发热与导管感染发热;告知患者在导管置入体内后的注意事项,如洗澡时注意贴好防水胶带,避免伤口沾水,加强检查,查看是否有渗血发生;帮助患者及家属或照顾人员掌握相关护理知识,熟练操作护理过程,通过微信群加强患者沟通,舒缓其治疗心境,提高自我能效感与自护能能力,降低感染风险。③置管监测:详细记录患者使用的PICC置管型号、大小、置管时间、置管长度、置管位置及尖端位置等详细信息,每日观察置管位置,做好风险评估,耐心听取患者诉求及身体感受并记录在案。④导管维护:化疗期间做好导管护理工作,注意定期对置管周围局部皮肤进行消毒,于化疗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避免堵塞情况发生;每日观察穿刺点外敷料情况,若潮湿、卷边应及时更换,妥善固定导管,可使用暗扣病号服,方便操作,避免衣袖拉动摩擦伤口造成导管移位。⑤带管教育:患者出院后,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或大荤食物,劳逸结合,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加强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做好居家导管护理,嘱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知信行水平:采用癌症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7]评估,问卷具体包括27个条目(知识9个、态度9个、行为9个)、3个维度,每个维度30分,共计9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知信行水平越高,总体Cronbach′s α为0.817。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8]进行评价,包括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高。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移位、导管堵塞、静脉炎、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④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比较依从、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比较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⑤满意度: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依从性比较

2.5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PICC置管是指将导管长期置入患者外周手臂的一种静脉通道,其可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皮下组织损伤及身体不适感,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中[9]。然而PICC置管有利有弊,外周静脉内长期的异物携带容易引起静脉炎、局部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血流堵塞等并发症,可影响肿瘤化疗进程,严重者甚至可影响预后疗效。有研究表明,必要的防护性护理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前馈控制护理是通过观察、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测未来的各种状况等,制订的一系列预防相关护理措施,其旨在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预防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11]。有研究显示,将前馈控制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降低血流感染率,获得较好效果[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知信行、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将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应用于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知信行及自护能力水平,进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分析可知:由于肿瘤化疗的特殊性,化疗期间是带管生活,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及时护理,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患者自身,患者要有较好的带管维护能力及自我护理水平,这对患者认知及护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13]。而本研究中的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在具体干预中,首先,组建静脉PICC置管护理小团队,经专家指导,反复组内试验,积极讨论等措施,制订出具有预见性的护理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其次,注重PICC置管前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置管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症状及主要护理措施等,帮助患者及家属或照顾人员掌握相关护理知识,熟练操作护理过程,并通过微信群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舒缓其情绪,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提高其知信行水平和自护能力[14-16]。再者,医护人员注重置管期间管道的维护管理,如在治疗期间详细记录导管信息,做好导管维护,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避免导管发生堵塞,按时消毒局部皮肤,减少穿刺点感染发生,从服装、伤口敷料等基础物品采取控制,减少伤口出血,预防性措施更加全面和细致,故而有利于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17-18];最后,前馈控制护理策略在出院后,注重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导管维护,提醒其按时冲管、更换肝素帽等,注重前馈性居家预防,并嘱患者注意随时仔细观察导管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猜你喜欢
例数依从性导管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