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意你的归期

2024-02-02 13:17孟祥菊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2期
关键词:归期离家家人

孟祥菊

月初,受闺蜜阿珊之邀,打算去她的定居地海南游玩几天。出行日期定下来后,我迅速拟出一份购物计划:大容量的旅行包、随身换洗的衣物、遮阳用的花伞和宽檐帽,还有捎给阿珊的几样家乡土特产……先生很热心,逐样陪我去买,毫无怨言地充当着我的“力工”。网上机票买到手的那一刻,先生认真地看了几遍截图,随后掰着指头算计起我的归期来。看着他孩子般的纯真模样,我面露浅笑,调侃着说道:“干吗算得这样仔细?海南的风景很美,我想在那里待个十天半月呢!”话音刚落,却招致先生的一顿抨击:“你还是早点儿返回吧!就你那身子骨,纤纤细细的,南方菜怎会吃得惯?回来时记着提前打个电话,我直接去机场接你!”先生说话嗓门粗大,也很霸气,这次也不例外,却听得我片刻泪湿双眼。原来,他是如此在意我的归期。

不由得想起我的母亲。我是家中独女,自从远嫁之后,只能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时间回家小住,陪她散步聊天。于是,我的每次“回家”,都成了母亲最期盼的头等大事。母亲每次见到我,总会围着我细细地端详一会儿,用“胖了”或“瘦了”的字眼评论一番后,再举办展览般,一股脑儿地端出事先备好的各种小吃,不住声地催我多吃。可只过了一小会儿,她又开始旁敲侧击地询问起我的归期,在得到准确答案后,便开始按部就班地实施起自己的各种“小计划”——晒制地瓜干,挑选野山菇,酿制蜂蜜枣……这些东西都是我临走时定要带回的。母亲的身形又矮又瘦,忙碌起来却很灵活,如陀螺一般旋转着,每一滴汗水都溢满欢笑。于是知晓,母亲心中对于我的每个归期早就预算好了,只是她不愿直白地说出口罢了。

我又聯想到我自己。儿子大学毕业后去了外市工作,离家并不遥远,相聚的时日也不多,通常只限于稀稀疏疏的几个小长假。每次得知儿子要回家的那几天,我总是忙得不亦乐乎。我会频繁地进出超市,将儿子平素爱吃的蔬菜水果一股脑儿地搬回家中,还会刻意准备好一些本地特产,留着让他带回去。待见到儿子的一刹那,我仍习惯地摸摸他的头,捶捶他的背,然后再去催他洗手吃饭。在堆满食物的餐桌旁,我一边看他愉悦舒缓地下咽,一边漫不经心地打听起他的大致归期。接下来的几日,我便如母亲一样,推掉所有的应酬和出行计划,每天足不出户地待在家里,静享与儿子相伴的短暂时光。

古语说得好:君子出行,莫问归期。但作为亲人的离家和远行,几乎所有的家人都养成了“爱问归期”的习惯。那一声声漫不经心的打听,那一句句简单直白的问询,看似随意,里面却藏满家人的惦念与牵挂,言说不尽,无休无止,隽永绵长。

(编辑 雪彤/图 雨田)

猜你喜欢
归期离家家人
离家的叹号
《夜雨寄北》:归期未定,先约通宵畅聊
寻找离家最近的THX认证影院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离家的路
归去来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喜欢你,不问归期
浊酒天涯是归期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