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淄博陶瓷的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4-02-05 10:01商彦彦郭亚男
佛山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淄博文化遗产陶瓷

商彦彦,郭亚男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116034)

1 前言

陶瓷作为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现代文化不断的更替,淄博陶瓷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技艺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在数字化时代,综合运用各种数字媒体技术,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淄博陶瓷以数字化的方式传播推广,拓展陶瓷发展路径,从而提升淄博陶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将淄博陶瓷和数字化保护交流融合,使其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1]。随着全球多样性进程加速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1987 年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保护对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关乎着我国的民族文化价值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提到,非遗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是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此为基础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传承的独特文化价值,是一种活态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在非遗保护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需尊重历史的发展轨迹、注重非遗内涵意义、传承非遗文化价值,同时还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技术的方式,尽可能保留文化遗产原有形态。

2.2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研究

现如今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形式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我国非遗传承人相继开启了数字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新模式。

首先,数字化资源储存与共享。在采集非遗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拍照、文字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形成非遗数据库,以便于研究内容的分类与检阅。其次,数字化技术再现。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历史资料、文化意义、地域特色等传承价值进行图像处理和技术复原,达到场景还原和人机交互可视化的互动方式。最后,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技术的效果呈现。基于虚拟现实与数字化仿真动态语境下的互动行为体验,将虚拟现实和非遗作品实时互动交流融合,增强作品的体验感与参与感。通过以上数字化技术在非遗文化中的运用,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人机交互的互动体验,以达到运用计算机技术重构整合非遗文化,从而进行现代化设计和创新的目的。

3 淄博陶瓷传承现状及数字化可行性分析

3.1 淄博陶瓷传承现状分析

淄博作为我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其保护与发展一直都是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3]。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淄博陶瓷更是受到传承和技艺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资源保护方面,淄博陶瓷对于工艺与技术都有着较强的依赖性[4],陶瓷制作大多是师傅以口授的方式传承,或以文字方式记载其制作过程,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其更广泛的传承发展。在产品质量方面,淄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带动陶瓷产品数量使陶瓷业虽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智能化设备研发起步较晚,对于先进陶瓷制作装备应用整体水平不高[5]。在数字技术方面,目前有部分陶瓷产品和数字化技术结合,但是没有将其普遍应用于陶瓷作品和受众之间的交互设计,因此淄博陶瓷数字化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淄博陶瓷在传承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除了传统的方法,时代赋予我们应该向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力,以现代科技带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淄博陶瓷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非遗文化。

3.2 淄博陶瓷数字化保护传承可行性分析

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发展的新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淄博陶瓷的传承现状,笔者采取网络发布问卷方式,以“淄博陶瓷数字化传承保护”为题进行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研共发放150 份问卷,回收127 份。问卷内容首先是针对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进行调研;其次针对淄博陶瓷了解程度、目的、关注点进行问卷;最后针对受众主体所需求的淄博陶瓷数字化呈现方式和建议进行调研。

在本次线上调研中,调研主体设定为在校大学生群体,年龄在18 至30 岁之间,按照男女比例大体相似投放问卷。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知,有30%的学生群体对淄博陶瓷停留在知道并不是很了解阶段,因此淄博陶瓷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仍亟待加强。针对受教育程度调研,硕士及以上学历有40.9%的群体对淄博陶瓷了解较多,此类群体具有一定的获取历史文化知识的意识,日常较为注重了解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现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淄博陶瓷的了解群体学历层次的高低,影响认知程度的深浅。针对淄博陶瓷数字化呈现需求数据分析,65.4%的学生认为现存淄博陶瓷无论在制作技艺还是传承方面都是比较单一的,支持淄博陶瓷与数字技术结合,发展交互设计可视化的创新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得出,淄博陶瓷数字化传承保护发展受到更多参与者的迎合,淄博陶瓷问卷参与者也针对陶瓷数字化的体验和改善提供相关数据,为淄博陶瓷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4 淄博陶瓷数字化保护与发展策略

4.1 淄博陶瓷数字资源储存与共享

基于前期问卷调研对淄博陶瓷进行数字化定位,使陶瓷资源储存不仅体现在数字记录上,还要将重心转至多种感官层面,将数字化陶瓷艺术和感官融合,拓宽淄博陶瓷数字化展览的交互方式。

首先,视觉作为感官的主导,视觉资源储存是淄博陶瓷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影像具有纪实性、跨时空性和直观性[6],以拍摄或扫描的方式将陶瓷传承人的制作工艺进行视频录制,再将信息资源存储到数据资源中收集记录。通过对陶瓷制作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动作捕捉和存储,达到图像和影像可长期保存和随时共享的效果。

其次,听觉作为重要的感官之一,听觉的收集和储存对淄博陶瓷数字化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音频收集到信息后对不同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如在特定场景中适当加入自然声音或制作声音,通过三维场景还原陶瓷制作真实形态,以达到共享的目的。

最后,触觉作为感官系统传递信息的基础,与陶瓷数字化结合可增加陶瓷的交互体验感。触觉传感器具有弹性变形功能,在收集陶瓷制作过程时,肢体与黏土接触的力度、方向、纹理等都可以通过触觉传感器进行收集,传感器接收信息变形,从而产生电信号实时记录。后期通过VR 触感手套输出信息,使受众群体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加真实的陶瓷制作工艺。

4.2 淄博陶瓷交互设计可视化发展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非遗开始打开网络游戏市场,游戏可以将数字化技术与非遗文化相融合到故事场景中,淄博陶瓷可以借助游戏载体来呈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在交互设计中,使用者与网络游戏之间的信息流是双向互通的[7],在游戏设计中,邀请淄博陶瓷传承人参与游戏制作,对淄博陶瓷游戏风格进行定位,并对陶瓷文化元素整合和提取,保留陶瓷艺术特色。旨在通过游戏与陶瓷联动带动青少年主动认识和了解淄博陶瓷非遗文化,为淄博陶瓷交互可视化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基于前期探讨在感官刺激与淄博陶瓷交互行为的基础上,对陶瓷博物馆展览实现交互设计可视化发展进行探究。首先,交互可视化类型。博物馆交互重点从陶瓷作品上吸引参与者,在参观过程中选择交互方式,提高淄博陶瓷艺术呈现度。其次,具体交互类型。在陶瓷博物馆展览中,通过空间化音频内容和自适应机制,引导用户在参观陶瓷博物馆展览时靠近其感兴趣的陶瓷作品,并提供个性化的音频信息服务[8]。最后,多方面呈现交互设计可视化。在整个故事叙事过程中,以受众的视角呈现陶瓷技艺制作流动特点,并考虑到不同的参与者在任意角度都能与陶瓷数字化展品互动。

4.3 淄博陶瓷数字化系统构建策略

基于前期调研和数字化策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淄博陶瓷数字化设计的原则、目标和策略构建系列性理论模型。首先,陶瓷数字化设计原则。遵循数字交互设计理念,形成主体和客体之间以人为本的交互行为、环境和工艺之间贴近场景的叙事设计、感观和文本之间记忆提取的体验刺激、内容和作品之间灵活高效的变化方式、可读性和影响之间容错性的互动、简约和观感之间审美造型的视觉效果。其次,主客体之间的设计定位。主体定位于年龄阶段、视觉角度和兴趣爱好,客体定位于数字技术、感官刺激、交互设计,对主客体之间交互式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满足参观者和淄博陶瓷数字化双向互动发展,达到教育和传播非遗文化的目的。最后,简单易读的数据信息读取。淄博陶瓷通过数字化技术,用手机扫描文物或线下视觉和音频等观看方式,实现淄博陶瓷数字化体验,如下图所示。

图1 淄博陶瓷数字化系统构建

非遗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技术,即是将非遗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并转化为数字表现形态[9],使非遗视域下的淄博陶瓷数字化实践,不单局限于数字参观这一功能模块,而是构建一套更完备的数字服务体系。

5 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漫长历史中璀璨的瑰宝,是特定地域文化精髓的延展呈现。将淄博陶瓷和数字化技术结合,是对淄博陶瓷保护和传承的必然趋势[10]。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陶瓷艺术更好的记录、分类、整合,促进陶瓷的创新改革,通过数字化和陶瓷融合可以实现淄博陶瓷的保护和发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欢
淄博文化遗产陶瓷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淄博建成轮胎检测第三方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