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现代陶艺中泥土形态语言的实践探索

2024-02-05 10:01刘子晨
佛山陶瓷 2024年1期
关键词:泥块陶艺泥土

刘子晨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0)

1 前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国内外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现代陶艺的创作观念随着现当代艺术一道传入中国深深的影响了中国陶瓷从业者,也让中国的陶瓷从业者们开始重新审视陶瓷这种材料,探究陶瓷材料与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1]由于概念的模糊,也造成了一段时期陶艺创作的混乱局面,拉坯时戳个洞,把做好的坯拍扁就觉得是现代陶艺了。于是陶艺创作者和理论家开始反思中国的现代陶艺是要研究什么问题,什么才是中国的现代陶艺。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北京、景德镇、佛山等地召开了多次有关陶艺的研讨会,在多次讨论和实践中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现代陶艺强调个性的表达,要求陶艺创作者自觉地挖掘和释放陶瓷独特的材料语言。[2]本文以文字体系作类比对泥土形态语言进行解读,希望能让更多的受众理解什么是泥土的语言。

2 泥土形态语言的概念

我们都知道人们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词汇组成了语言。一个人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使用文字语言。但是文字是抽象的符号,因为人生经历、身体机能的不同,不同的人可能会对同样一个词汇有不同的理解或是感受。而如果运用文字无法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因为语种的不同在表述时会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借助其他材料进行表述或者补充说明。

泥土正是现代陶艺创作者进行艺术表达的媒介。一件陶艺作品就如同一篇由众多“词汇”组成的文章一样有内容、有中心思想,书面形式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是通过书写出来的文字让读者理解。写一篇小说可以用真诚细腻的文字,让读者能够切实感受书中主人公的经历。泥土本身的质感以及泥土经由陶艺创作者的手或者工具加工后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词汇”。不同的泥土有不同的特质,比如含有沙砾的陶泥表现出粗粝的质感,经过细筛的瓷泥表现出细腻的质感。即使是同样一种泥料因为含水量的差别也呈现出从泥浆到泥糊再到泥块的状态。这些状态是一种过渡状态,这就意味着泥土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些质感以及状态反映在作品上就像是“词汇”般的存在承载着陶艺创作者思想内容的表达。这些“词汇”能够通过视觉看到并能够通过触觉感知的到,它们共同组成现代陶艺中的泥土形态语言。

3 探索泥土形态语言的意义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著名的现代陶艺家都会在讲座以及论文中强调陶艺创作中泥土形态语言的重要性,秦锡麟教授曾在《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一文中论述过现代陶艺在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性,并表示现代陶艺的个性化创作实际上就是陶艺家对生活独具慧眼的洞察、独特的感受和与众不同语言的泥土言说方式。[3]这句话中泥土言说的方式其实就是指泥土的形态语言。由此可见,现代陶艺创作者们想要进行个性的表达就一定要去探索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泥土形态语言。

4 对泥土形态语言的探索实践

4.1 泥土“湿软”与“干硬”的形态

湿软是与干硬一定是相比较来谈的。就像是我第一次接触拉坯时要经历揉泥的步骤时,看着老师揉泥揉得很轻松,感觉泥巴很柔软,但是同学们一上手的时候都惊讶于泥土的干硬。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对于泥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泥土的感受会随着技艺的精深变得越来越敏感,感受到更为丰富的层次,从图1、图2 拉坯成型器皿类作品中可以直观看出区别。

图1 泥土湿软状态下因拉坯扭动产生的折痕

图2 泥土较为干燥情况下因拉坯扭动产生的折痕

图1、图2 都是景德镇609 高白泥,采用相同的成型方法——拉坯,但是因为泥土含水量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图一的泥块在成型之前就要比图二的泥块湿软一些,所以在成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开裂的肌理。柔软状态的泥土做出来的东西会带给人轻柔、细腻的心理感受,相反,干硬状态的泥土会给人粗放沉重的感受。[4]

4.2 泥土“锋利”的形态

增加泥块的含水量会让泥块变成泥糊,泥糊是介于泥浆和泥块之间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的泥土没有像泥块一样良好的可塑性,但是其含水量比泥浆少的多,借助石膏板快速吸水的特性可以让泥糊涂抹在石膏板上快速定型,利用这个技巧,可以做出如同刀片般锋利的薄片。

将这些薄片有规律的拼接组合就可以做出如同鸟巢一般的造型如图3 所示。由此可见泥土的成型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模具成型等等,在探索出新的成型方式的过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现新的泥土形态语言。锋利常用来形容冷兵器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让人感觉到危险。也可以用于评价抽象意义上别人的言论或者文笔。

图3 在石膏板上随意涂抹做出的陶泥薄片

4.3 泥土“缠绕”的形态

“缠绕”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意思是指用带状或条状物盘绕其他物体当泥土变成泥浆时通过特殊的调制方法就能让泥土变成如麦芽糖一样可以拉丝,用这种泥浆包裹在其他的泥土上面时就像是泥浆缠绕着泥块一样。(如图4 所示)缠绕可以意味着依偎、意味着依靠,就像是自然界的藤蔓需要缠绕着其他植物向上生长一样。

图4 泥浆缠绕在其他泥土上的形态

4.4 泥土“伸展”的形态

“伸展”一词是指事物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植物的生长的形态最能直观地反映这个词的含义(如图5)。

图5 用泥浆做出植物生长的状态

一棵小小的树苗生长成参天大树就是在不断向外伸展的过程。对人类来说“伸展”包括精神存在和肉体存在两个方面,伸展运动传达出一种释放和觉醒的感觉。当人们疲倦或刚醒来时,他们的身体可能会感到僵硬或恍惚,而拉伸有助于放松肌肉和关节,从而快速清醒恢复活力。这种运动可以看作是对觉醒和苏醒过程的隐喻。现代陶艺创作者应该积极地“伸展”自己的思维和肉体,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勇于冒险,超越传统思维的束缚并持续的劳作。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实验探索出新的材料,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跨学科合作去拓展泥土的艺术语言并创作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作品。[5]

5 结论

“回归‘土’之原点、张扬‘土’的个性是20 世纪50 年代新陶艺发展的最大原动力”[6]根据我自己的创作经验来看,想要可持续的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就一定要去关注泥土。当泥土拿在手上时能够对泥土的粗细质地、韧性、适宜的烧成环境有敏锐的感知。这样才能运用这种材料精准地进行表达。本文只是我对泥土成型方面的探索实践,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光是泥土自身具有的形态就有这么多丰富的语言,要是再添加其他有机物或是与其他材料进行结合的话,泥土的形态会更加丰富。如此丰富的形态也使得泥土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7]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启发更多的人去探索泥土具有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
泥块陶艺泥土
不同盐度固结黏性泥沙的冲刷试验研究
花泥块扦插三角梅
对《建设用砂》中泥块含量的意见
泥土
“疯狂”的陶艺
翻开一块泥土
学陶艺
做陶艺
泥土中的功臣
井下石乃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