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四十五年再出发

2024-02-17 06:53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
党员干部之友 2024年2期
关键词:两国人民中美关系中美

2024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45 周年纪念日,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互致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向前发展,不仅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也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拜登表示,建交以来,美中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美国、中国和全世界的繁荣和机遇,美方期待继续推进美中关系。两国元首强调,双方要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造福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中美关系45年的历史启示

20 世纪70年代,在中美两国老一辈政治家的战略引领下,中美两国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并最终建立外交关系,为国际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带来了巨变。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坎坷,但两国总能找到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方案和途径,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利,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美建交45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经验、智慧和启示。

第一,坚持和平共处,努力求同存异。作为拥有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政治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大国,中美之所以能够在近半个世纪前实现跨太平洋的握手,根本原因在于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冷战背景下搁置了意识形态分歧,摒弃和超越了冷战思维。正因为如此,尽管中美关系也曾经历重大波折,但双方最终都能避免冲突对抗,推动双边关系重回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携手造福人民。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长期以来,中美经贸合作给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7594 亿美元,较1979年增长302 倍。美国对华投资和进出口、美企进入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就业创造、消费者福利提升、经济结构升级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对美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助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扩大外部市场,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尽管近年来美方主张“脱钩断链”的杂音和小动作有所增多,但支持扩大双边经贸往来、深化互利共赢合作的声音仍是主流。

第三,坚持共担责任,合力惠及世界。中美两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稳定、繁荣上肩负特殊责任。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在反恐、防扩散、宏观经济协调、促进金融稳定、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共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诸多公共产品,为全球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建设性力量。

中美关系45年的历史经验

过去45年,是中美关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45年,也是中美关系造福两国、惠及世界的45年。近几年来,受美方错误对华认知的影响,中美关系面临困难、陷入低谷。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实现“再融冰”,符合两国利益,也是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总结历史,面向未来,中美关系蕴含的历史经验应该认真汲取。

第一,中美不打交道行不通,对话合作、互利共赢是目标方向。作为两个具有全球性战略影响的大国,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合作领域之广、利益交融之深、辐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中美脱钩是不可能的,也不会有赢家。两国人民的意愿是合作,合作的动力是共赢,共赢的前途是和平发展。

第二,想改造对方不切实际,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是基本前提。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更不会干涉美国内政,而是愿意同美国交朋友、做伙伴。美方也应该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核心利益,尊重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同中方在全球治理领域相向而行,真正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冲突对抗谁都无法承受,和平共处、管控分歧是底线原则。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台海局势不稳,中美关系难安。谁都不可能改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不可能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不可能改变中国终将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护栏”,阻止“台独”势力祸乱中美关系是目前中美双方最紧迫的共同任务。

推动新时代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2023年11月举行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中,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在2022年11月“巴厘岛共识”的基础上开辟了“旧金山愿景”,为两国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匡正了方向,为推动双方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提供了动力。当前,中美双方应努力以两国建交45 周年为契机,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

第一,坚持相互尊重,树立正确认知。中国的发展振兴有着强大内生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国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承担更大责任、展现更大作为。中国无意取代谁、凌驾谁,更无意谋求霸权,愿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中美双方应站在人类命运和历史大势的高度谋划双边关系,超越“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窠臼,追求计利天下的双向奔赴,提供更多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公共产品。在你追我赶、公平竞争中,比一比谁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更好,赛一赛谁能为这个世界作出更多贡献,拼一拼谁能为各国人民增添更多福祉。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有效管控分歧。这需要美方切实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的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谨言慎行。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各异,这源于双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走向对抗,更不能动辄挥舞制裁大棒,搞强权霸权和零和博弈。双方都要有求同存异的远见和定力,不让分歧和差异主导或干扰两国关系大局,反对将国家安全夸大化、经贸科技政治化、人文交流妖魔化、相互依赖武器化。

第三,坚持合作共赢,推进互利合作。近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恢复沟通对话,禁毒合作工作组也在排除单边制裁障碍后即将启动。未来,双方要继续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各项机制,继续加强禁毒、执法、经贸、农业、公共卫生等领域合作,开拓数字经济、低碳发展等新赛道新动能,为两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把互利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排除两国交往面临的各种障碍,进一步拉紧两国民间友好和地方交往的纽带,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2023年12月15日,在美国弗里蒙特,两国参与者在中美“乒乓外交”52 周年纪念活动上合影。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美关系的昨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中美关系的明天有待两国政府和人民接续书写。站在中美建交45 周年的新起点上,中美两国应从旧金山“再出发”,推动双边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创建者、受益者、维护者,不寻求改变现行国际秩序,更不会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所谓“平行体系”。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创人类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两国人民中美关系中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中老两国人民的大喜事:中老铁路友谊隧道贯通——中老铁路唯一跨境隧道13日贯通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