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光韵

2024-02-19 07:48编辑崔崔崔薛凯文
摄影之友 2024年1期
关键词:展期马蒂斯当代艺术

编辑:崔崔崔 文:薛凯文

2023年,国内既引入多位艺术大师的大型回顾展览,同时也有许多著名艺术家的个展呈现;在国内外的各种奖项中,不仅发掘了创作者中的新鲜血液,也有奖项授予取得重要成就的艺术家;各种艺术季活动则发挥着艺术界学术与创作交流的平台作用。

总体来看,本年度艺术展览主要由三大板块组成。一是艺术家的艺术史,例如,“马蒂斯的马蒂斯”利用野兽派大胆的表现手法,对自我进行了直观的表达;“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通过艺术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艺术家角色。二是自我的语言,例如,“森山大道:记忆·记录”秉承艺术家一贯的创新和仅限于对“现在”与“未来”的兴趣,成功地将经典延续。三是跨界之作,“火星,我们来了!与老马的旅程”和“安·维罗尼卡·詹森斯:粉黄蓝”都是跨学科的融合,增强观众的沉浸感与超越现实的感觉,从而让我们对艺术展览的未来有了更多的展望与期盼。总之,2023年让我们拥有了丰富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拥有了对艺术、社会和人性更深入的探讨和理解。

Part 1艺术展览

艺术家的艺术史

1

马蒂斯的马蒂斯

主办: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3.7.15—2023.10.15

20 世纪著名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艺术生涯始于一次偶然的绘画经历,并以无穷的创新精神挑战艺术界既定规则。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展览“马蒂斯的马蒂斯”,在国内首次展出 280 多件马蒂斯的原创作品,展示他的完整创作轨迹。展览包括马蒂斯在不同时期的自画像,反映了“一战”期间的氛围和他鲜明的标志性色彩。马蒂斯的创作不止于绘画,还涉及雕塑、素描等多种艺术媒介,并在建筑、壁画等设计上展现创意。此外,马蒂斯的剪纸艺术和书籍插画是他艺术探索的重要方面,他的晚期作品影响了无数艺术家和插画家。马蒂斯是一位无止境的艺术探索者,他的作品在各种艺术媒介中都体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2

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

主办:丽水摄影节

展期:2023.11.7—2023.12.31

“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回顾展”在丽水摄影节上展示了肖尔的四个主要系列,合计 335 幅作品,包括 2020年至今的新创作。肖尔的作品以严谨的结构和深度意境揭示了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含义。他利用作品当中丰富的色彩,表达了个体感觉和社会涵义,其“新地形”作品客观地展示了“人工景象”。本次展览特别展示了《地形》系列,肖尔拍摄的是美国内地小镇、城市与郊区接合部,以及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的自然景观。尽管在照片中几乎没有人,但人的存在感一直能在画面中得到体现。肖尔对这些景观没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审美并非他拍摄的首要目的。此次展览经过细心策划,使每一幅作品的细节都被精准地展现出来,观众在展览中亲身体验,近距离接触这些高品质的影像。整体来说,这次回顾展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视觉体验,使我们有机会深入探索史蒂芬·肖尔的摄影世界。

亨利·马蒂斯,《自画像》,1918年 1 月 1 日—16 日于尼斯市,布面油彩,65.5 cm × 54.3 cm。玛丽·马蒂斯捐赠国家,奥赛博物馆,巴黎,存放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1978年,Inv.RF 1978-33。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提供(DR)。

3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期:2023.3.18—2023.6.11

展览“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回顾了艺术家耿建翌的艺术生涯,他的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第二状态》等都在展览中亮相。耿建翌以其独特的视角挑战了传统的艺术理解方式,他常常借用教学步骤图的形式,将日常动作分解出来,既严肃又幽默且带有强烈的情感和思考。他的创作帮助我们注意到平常被忽视的主题,展览的标题“他是谁?”来源于艺术家的同名作品,这是对自我和他人理解的探索。展览还包括了耿建翌与观众共同完成的作品,如《百分之五十》系列的《表格与证书》。这些作品聚焦了艺术家对“观众与艺术”关系的探讨,旨在通过耿建翌的创造力,让观众对“耿建翌是谁?”这一问题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

4

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

主办:嘉德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3.7.6—2023.10.3

“伊夫·克莱因——超越时空”是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人回顾展,由嘉德艺术中心和 Yves Klein Archives 联合策划。展览全面展示克莱因 60多件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和电影等多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以及大量文献资料,呈现他的三个主要观念:单色主义、身体的物质性以及艺术的非物质性,旨在全面展示艺术家短暂而辉煌的艺术生涯。本次展览带领观众走进伊夫·克莱因的精神世界,通过一片无尽之蓝,体验他的作品为我们带来的无极无限。在他短短的艺术生涯中,克莱因始终在燃烧自己的生命,做出了标志着他那个时代的绝世之作,至今仍熠熠生辉。无论是他的单色画、著名的蓝色系列、浮雕与海绵雕塑、人体测量学系列、单色金,还是他最后的艺术实验——使用自然元素(如火焰、空气和水)进行的创作,都为我们揭示了他独特的艺术观念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本次展览希望给观众带来的主要体验。

自我的语言

5

“森山大道|記憶•紀錄”回顾展 +未公开作品全国巡展

主办:爱马思艺术中心

协办: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从今年春季开始,“‘森山大道|记忆·记录’回顾展”的摄影展览以丰富而深刻的视觉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摄影师森山大道的艺术生涯。他的作品充满了历史感和现实感,让我们重新思考了摄影如何作为时间的记录者来挖掘出生活中的美和痛。

6

日内瓦·费吉斯:抓马派对

主办:木木美术馆(北京 798 馆)

展期:2023.4.15—2023.6.4

费吉斯的作品中穿梭于梦幻与荒诞、幽默与骇人之间的精妙内涵,以六个主题呈现出来:“梦魅”“重访”“宫廷风范”“雅室”“宴游”和“社交肖像”。这些作品描绘了上流社会人士在豪华宅邸或乡村田园中的悠闲生活,且充满了对媒介的物质性和感官性的探索,体现了一种介于致敬和颠覆之间的态度,揭示了艺术如何跨越历史,重新诠释和连接过去与现在。她的作品深深植根于 18 世纪欧洲的艺术和美学,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和技术,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7

自我:新纪实摄影

主办: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3.4.8—2023.7.29

196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约翰·萨考斯基举办了一场被称为“新纪实”的摄影展览。这场展览为当时的纪实摄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揭示了纪实摄影的一种能力——即“理解生活”而非“改变生活”。展览“自我:新纪实摄影”再次将新纪实摄影推向了公众的视野,以此探索和展现它在当代中国的影响力。展览以开放和多元的态度,融合各种摄影技术和个人视角,大胆地颠覆了纪实摄影的传统概念。这更像是一种哲学理念,挑战了纪实摄影的传统定义。

《恭候》,2020,布面丙烯 ©日内瓦·费吉斯,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摄影:Melissa Castro Duarte

8

玛丽亚·拉斯尼格:火星来客

主办: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3.9.2—2024.1.7

展览作品涵盖了从艺术家早期描绘抽象形状的作品,到 20 世纪 70年代的“现实主义”绘画,以及晚期具有创新性的自画像。展览按主题分类,将不同时期的作品结合呈现,对艺术家 70 余载漫长创作生涯中构思的延续与联结进行梳理。作品根据主题分为四个板块,将拉斯尼格晚年的作品与她几十年前的重要画作并列展出。展览旨在深入探讨拉斯尼格的艺术创作,是对拉斯尼格艺术生涯的一次全面回顾,表现其用绘画语言表达内在世界的勇气和创新性。

9

爱德华·伯汀斯基:抽象与改变的景观

主办:Fotografiska 影像艺术中心上海馆

展期:2023.10.21—2024.1.15

伯汀斯基以其壮丽且深思熟虑的工业景观摄影受到赞誉,他的作品揭示了人类工业行为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展览展示了伯汀斯基的两个主要项目:《非洲研究》和《水》的作品。这些大多是从空中拍摄的,揭示了地球表面的设计、结构和规模。伯汀斯基的作品虽然呈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剥削,但他并未直接反对工业发展。他用美丽的自然景观摄影引发人们的思考,引导我们从日常生活转向全球问题,从自然环境的复杂关系,揭示当代全球化与工业化对人类的巨大影响。

10

萨勒曼·图:夜虹

主办:木木美术馆(北京 798 馆)

展期:2022.12.17—2023.3.9

展览以色彩斑斓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社会少数群体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等关键议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展览主要呈现了萨勒曼·图最新创作的27 幅绘画和 23件纸上作品。他的作品结合了个人经历与跨文化表达,将南亚艺术与欧洲传统绘画相融合,并批判性地重新解读东方主义。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创新,也让我们对该艺术家所探讨的议题有了新的理解。

跨界之作

11

安·维罗尼卡·詹森斯:粉黄蓝

主办:木木美术馆(北京 798 馆)

展期:2023.6.30—2023.11.26

比利时艺术家安·维罗尼卡·詹森斯的独特作品,融合了东方哲学、欧普艺术、极简主义、光与空间等元素,创造出丰富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他的作品以光线和色彩为媒介,营造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使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艺术世界中。

展览中的作品将光线、色彩与空间紧密结合,打破了传统雕塑的物质界限,探索了超越形态的创新艺术表达形式。此外,她的作品中还融入了东方哲学,特别是佛教的观念,强调物质世界的变化无常。这场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之旅,更是一次对感知和认知的探索,邀请观众思考艺术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以及人类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12

火星,我们来了!与老马的旅程

主办: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3.9.9—2023.12.31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展出“火星,我们来了!与老马的旅程”,这是斯洛文尼亚摄影艺术家老马(Matjaž Tančič)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展。展览利用 47件摄影作品,揭示科学家和企业家如何为实现人类的太空梦想而努力,并反映人们对未来和太空旅行的无限想象。展览关注太空竞赛发展,从政府到私有企业的角色转变,包括对节能建筑和太空农业的需求。老马在甘肃省的火星模拟基地“太空 C 计划”拍摄的《中国的空中宫殿梦》获得了 SoCal 新闻奖年度最佳特写奖的第二名。此外,展览中还包括了老马利用人工智能合成的一组火星图片,揭示人类对火星的无尽想象。

13

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卡地亚当代 艺术基金会

展期:2023.4.22—2023.7.23

展览通过近百幅作品和一部电影,以混合媒体的形式展示了德巴东如何运用图像进行简洁直白的叙事,其中既有对现代生活的批判,也有对人类生活的赞美,以人文的目光观看世界,感受他自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对当代摄影的深度革新。展览名称源自德巴东与克劳迪娜·努加雷(Claudine Nougaret)共同拍摄的作品《农民剪影》,展览强调了摄影师和电影导演这两个身份在德巴东创作生涯中的相互关联和影响。

参观火星栖息地,由人工智能科技打造。中国,2023.6.17。©Matjaž Tančič,图片由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14

幻/ 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

主办: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23.4.29—2023.8.13

展览以幻灯片为主题,通过探索光明和黑暗的相互对话,讨论这两者如何塑造我们对现实的思考与理解。展览中的作品既有静谧深沉的影像,也有充满活力的装置艺术,让我们对光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

Part 2摄影奖

1

TOP20·2023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TOP20 参展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了对摄影媒介深度的理解和创新的探索,以及摄影艺术在探寻时间、记忆、情感、个人经验方面的深刻力量。譬如,何博的《送流水》通过现代技术探索个体生命经验的“传输”,试图在不同媒介间建立意义的桥梁,表现存在与消逝,在场与缺席之间的张力,引发观者对现代化背景下具身经验以及时间和空间感知的反思。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视觉上的美学呈现,也是对摄影语言、文化认知、以及观看方式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何博,《祝你愉快 01》 (2022),选自 Where Can I Wish You Happy?,2023,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

1839 摄影奖

第五届 1839 摄影奖的获奖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摄影手段探讨了人性多面性,对个人记忆、家庭情感、身体与疾病、历史事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表现。王曦娅的作品利用双屏叙事,探索了家庭内部的情感复杂性,尤其是父母离异背后的人性和情感冲突;陈悦的《呼吸之间》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用摄影探讨了身体、疾病和治疗的主题,展现了当代社会语境与个人苦痛的交织;何博的作品则结合汶川地震的影像记忆,使用多媒介的形式来探索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魏汝冰通过 AI 图像生成技术重构了打工妹在改革开放环境下的记忆片段,并强化了记忆的情感质感,再通过个人叙事和时代背景的结合,展现了个人历史记忆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些作品通过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艺术家们如何将个人经历与普遍主题相融合,引发观众共鸣。它们不仅追求审美,还深思生活、历史、自然与社会的复杂联系,深挖情感,将私人叙事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展示了摄影在表达人文关切和社会现实中的独特能力。

3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本次入围摄影师作品各具特色,共同展现了对空间、记忆、身份和治愈等主题的探讨,以及深刻的个体经验与当代艺术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反映了技术、社会、文化、身份及审美的变革。他们利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探索了身份、记忆、地域与技术之间的复杂互动,这也是对当代社会变革的深刻回应,展现了艺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最终由策展人傅尔得提名的艺术家拉黑(原名:罗鑫)以其展览“寺背”摘得 2023集美·阿尔勒发现奖。

4

集美·阿尔勒 2023 影像策展人奖

本届共入围五个策展项目,这些项目涉及了多个前瞻性议题。其中甘莹莹和周一辰以其策展方案“燃烧之路”摘得本届影像策展人奖。“燃烧之路”凭借与当下环境和社会的密切关联,将艺术性的问题提出和探讨,充分融入了个体经验和多维视角,展现了摄影艺术的潜在力量和独特魅力。该策展方案具有创新和严谨的完整结构,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布局极具创造性的新艺术体验展览。同时,这也为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注入了新的思维和学术探索动力。

5

徕卡奥斯卡·巴纳克

第 43 届“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LOBA),孟加拉国摄影师 Ismail Ferdous以其摄影作品《海滩》荣获了 LOBA 大奖。同时,中国摄影师乐子毅的系列作品《此时,彼时》也赢得了 LOBA 新人奖。两位摄影师虽然作品主题和风格迥异,但都能够通过摄影这一媒介,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和呈现人类经验。Ferdous 的作品通过外在的社会活动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而乐子毅则通过内在的情感表达揭示了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当代社会的精神面貌。

©乐子毅,《望向窗外的少年》,2021年,杭州。艺术微喷。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6

哈苏奖

哈苏长期致力于支持和关注女性摄影师的成长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使命,他们特别创立了“哈苏女杰”项目,旨在表彰和激励女性在摄影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创新精神,也强调了哈苏对于性别平等和多元化视角的承诺。2023年哈苏奖花落女性摄影师——凯莉·梅·威姆斯(Carrie Mae Weems),其因作品中深刻反映时代重大议题而获得赞誉,她勇敢地探讨了历史的创伤、权力的固化和社会的偏见,创作出既强有力又引人深思的视觉作品。此外,她还巧妙地融合了视频、文本、多媒体装置和表演等多种形式,并在作品中呈现自己的形象,以此来彰显和纪念黑人女性的身份和经历。

7

威廉克莱因奖

第三届“威廉·克莱因摄影奖”的获奖者格雷西拉·伊图尔比德,用她的镜头记录了那些短暂却意义深远的美丽时刻,她的摄影作品超越了文化与地理的边界,激励人们思考人类状况、文化多样性、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以及世界的复杂性。

©凯莉·梅·威姆斯,《缓慢褪至黑色》系列之一,2010

©格雷西拉·伊图尔比德,《翼间之主,纳亚里特,墨西哥》,1984年,图片由成都当代影像馆提供

Part 3艺术季

1

第八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地点:上海展览中心

展期:2023.4.20—2023.4.23

本届“影像上海”呈现了两个显著的趋势:一是年轻画廊的涌入,这一现象带来了新鲜的艺术作品和多样化的形式;二是对图像艺术的新视角探索,其中包括独立策展人杨紫的“洞见”特展,该展览通过七位艺术家对现代生活的立体和雕塑化反思,旨在为观众在繁忙中提供一种内心的平静。今年在展示内容上也呈现了多样性,如三影堂+3画廊展出的日本当代摄影师原久路的作品,通过复杂的摄影技巧呈现出与传统不同的空间感。另外,新设的“广角”板块展现了多元的影像项目,如塞万提斯图书馆的数字化处理艺术、瑞士文化基金会的技术图像探索等。

2

首届 JINGPHOTO 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

主办:悦·美术馆、伯年艺术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

展期:2023.6.22—2023.6.25

首届 JINGPHOTO 北京影像艺术博览会包含画廊单元、特别邀请展、论坛单元和出版单元四个部分,旨在普及影像艺术及学术价值的推广。画廊单元展示了多个国内外画廊和机构的展品,如中贸圣佳推出了“晨光:光社和那个摄影时代”。博览会不仅设立了学术顾问委员会,还得到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的学术支持。以“观众”为主题的八场围绕影像艺术发展的论坛在 798 艺术区的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同期举行。特别邀请展由策展人冯兮策划,展出 40 余件作品。出版单元则聚焦影像艺术出版,展示纸质读物与限量版艺术画册。

3

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联合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展期:2023.12.15—2024.1.21

本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主要有五个较为精彩且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单元。首先是“年度阿尔勒”,展出了包括维姆·文德斯的“我朋友们的宝丽来”等展览。其次是“亚洲影汇”,展示了来自东南亚国家艺术家的作品。“藏家故事”部分呈现展览《历史的第三只眼》,以 1908年美国舰队访问厦门事件为核心,展览探索了更广阔的历史维度。“中国律动”部分展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教育的30年探索历程和摄影艺术的演变。“无界影像”单元展示了话剧表演艺术家黄湘丽、雕塑家蒋晟和电影摄影师、导演余力为的跨界影像创作。

4

致不灭的你——第四届今日未来馆

主办方:今日美术馆(北京)

展期:2023.7.23—2023.10.15

本届以 2021年动漫系列《致不灭的你》为灵感来源。展览的标题和主题借鉴了动漫中一个外星实体在不同生命体中变形的故事,以此探讨了跨物种变形对“智能”定义的拓展,以及它在人文和科技语境中的意义。参展艺术家们利用不同媒介,包括 VR 体验、人工智能、算法游戏等形式,提出各种社会、文化、哲学议题。例如,野口勇设想的人类生存危机纪念碑,李佳宝关于自然环境的VR 创作。同样,展览也回顾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如 Siah Armajani 的理论设计与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太空电梯”概念的比较。策展理念上注重开放性,避免固定的观展路径,鼓励观众在不同作品间寻找互文关系,让美术馆的空间变成一个自由穿梭于不同时空对话的“任意门”。

5

宇宙电影——第14届上海双年展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3.11.9—2024.3.31

第 14 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为“宇宙电影”,探讨了宇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展陈设计团队COLLECTIVE 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变身为一片无边际的宇宙空间,全场布满星体和星系,打造了一个无重力的宇宙,分为九宫,每宫探讨不同的主题,并通过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从宇宙与生命的联系到经济、政治体系,以及宇宙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将独立元素重组,构建出一系列新的视觉关系,鼓励观众在这个空间叙事中建立新的联系。这种体验类似于穿行在一部实验性电影之中,空间被捕捉与编辑,每个宫区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宇宙与人类生活的交织,并引导观众在这个连续的空间叙事中,自由穿梭,发现属于自己的宇宙理解。

猜你喜欢
展期马蒂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马蒂斯拼贴画
担保贷款展期的风险控制分析与研究
和马蒂斯比赛剪纸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野兽派马蒂斯《天竺葵》临摹
找找看
茶树新品系春梢生育期观测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