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行业竞争加剧 AIGC技术突破让AI岗更抢手

2024-02-20 20:48张岩
中国对外贸易 2024年1期
关键词:字节工程师新能源

张岩

近日,脈脉高频人才智库发布的《2023年度人才迁徙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新经济行业的人才竞争愈发激烈,人工智能行业作为2023年的大热门,出现了人才净流出,互联网、电商、新生活服务等多个行业的新发的AI岗位量都多于人工智能行业。与此同时,随着出海企业的增加,海外岗位招聘指数逐年攀升,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新生活服务、新能源等领域持续火热。

报告统计显示,近3年来,新经济行业人才求职竞争愈发激烈,人才供需比持续上升,新经济行业已步入人才饱和周期。

2023年1—10月,新能源以1.86的人才流入流出比位居人才流入流出比排行榜首位,新能源汽车行业(1.33)位列第二。此外,证券经纪、电子商务&新零售、新生物医药、新金融科技行业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其他新经济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出。综合3年的流入流出数据看,仅新能源汽车、新生物医药、新金融科技行业持续人才净流入。

互联网行业薪资下滑,通信、新金融科技薪酬持续提升。通过对比2021年至2023年行业平均月薪,能明显看到互联网行业的平均月薪在2021年为40810元,但在2022年下降至39896元,行业位次从第二位下滑至第十位。到2023年,互联网行业平均月薪小幅提升至39955元,行业位次在第八位。与此相比,电子商务&新零售、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平均月薪在2022年有所提升,后在2023年下降,通信、新金融科技行业则保持3年持续提升。

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保持高位,人才优势依然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川渝核心经济圈内的新一线城市也保持了对人才较强的吸引力。相较于2022年,苏州超越南京成为前十榜单唯一的位次变化。一线城市人才流动呈现圈内流动的大趋势。北京最为强势,上广深杭人才流入的第一来源和外流的第一去处均为北京。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人才也呈现出区域内循环的特点。上海一线城市外流入的第一来源和外流出的第一去处均为苏州。广州一线城市外流入的第一来源是佛山,外流出的第一去处是南京。杭州一线城市外流入的第一来源是苏州,外流出的第一去处是南京。深圳人才考虑地缘约束较少,苏州、武汉成为一线城市外最大人才流入和流出地。

海外岗位招聘指数攀升,出海人才求职竞争加剧。统计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新经济行业海外岗位的招聘需求持续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领域持续火热,互联网出海趋势放缓。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和新生活服务行业的海外招聘需求3年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2年的海外岗位需求同比激增了249%,并在2023年1—10月继续增长了86%。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新发出海岗位量持续减少。游戏行业、新教育培训行业则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电子商务&新零售2022年新发岗位小幅下降之后,2023年迎来较大幅度增长。

从发布海外岗位的企业看,拼多多海外招聘增长势头迅猛,字节、快手霸榜,比亚迪首次入围。统计显示,拼多多的增长势头尤为显著,从2021年的未进入前十名,到2022年位列第六,再到2023年跃升至第三。字节跳动和快手则在这3年中稳定保持在前三名的位置。此外,2021年,小米和OPPO等智能硬件公司进入榜单,显示出智能硬件行业的出海热度;2022年,映客和米哈游等游戏公司入榜,反映了游戏行业出海的强劲势头;到了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和全球旅游业的复苏,比亚迪和携程等公司也进入了前十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周文霞认为,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极速发展的当下,AIGC这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自动化内容生成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更准确、更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它必将带来人们工作领域的巨大变化。积极应对科技发展对职场和工作的冲击,提前学习和储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是职场人可持续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调研数据显示,小企业、中大型企业和大企业招聘占比接近,中型企业招聘放缓。统计显示,2023年1—10月,不同规模企业的招聘需求差异明显。其中,500人以下的小企业、1000—1万人的中大型企业和万人以上大企业大致相当,都在30%上下,同为吸纳就业的主力。而500—1000人的中型企业则形成了明显的人才招聘洼地。

2023年1—10月,新经济行业新发岗位量前三十的企业中,泛互联网行业企业21家,依然是吸纳人才最多的赛道。此外,还有比亚迪、吉利、理想、蔚来、东风汽车5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十家企业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招聘岗位,体现出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3年1—10月,在招聘占比TOP10的企业中,互联网大厂占据八席。研发岗位是互联网企业招聘的重点,阿里巴巴、小红书、蚂蚁集团、腾讯招聘量最大的岗位均为研发。字节跳动和京东招聘量最大的岗位为产品经理,但在前五种依然是研发岗居多。唯有美团格外重视运营,占比接近15%。车企中,比亚迪招聘最多的岗位为底盘工程师,吉利汽车则体现出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偏好。

人才在互联网大厂圈中流转的趋势依然非常明显,2023年这个人才圈的核心是字节跳动。美团、阿里巴巴、小红书、腾讯、百度5家互联网大厂的最主要人才来源和人才去向都是字节跳动。华为最大的人才来源是阿里巴巴,但最大的人才去向是字节跳动。蚂蚁集团最大的人才去向是阿里巴巴,但最大人才来源是字节跳动。京东最主要人才来源和人才去向是美团。

比亚迪、吉利领衔热招车企,“蔚小理”强势争夺人才。2023年1—10月,比亚迪成为新发岗位量最多的新能源车企,占比高达8.08%,其次是吉利汽车(6.11%)。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招聘力度保持高位,招聘占比分别达到4.04%、2.37%、1.25%。理想、蔚来的招聘需求均超过特斯拉(1.41%)。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作为跨界者,强势加入抢人大战,招聘占比达2.82%,超过众多传统汽车厂商,如长安新能源(1.09%)、东风(1.06%)、奇瑞(0.95%),展现出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

游戏热门企业TOP3分别是巨头网易、腾讯领跑,后起之秀米哈游、FunPlus猛追。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游戏行业头部玩家网易、腾讯紧守招聘占比榜首,分别占比15.05%和13.95%。《原神》给米哈游带来可观的业务增量的同时,也让企业产生巨大的人才需求,凭借9.06%的招聘占比位居第三。FunPlus趣加的招聘占比达到4.91%,超过莉莉丝游戏(3.21%)和老牌巨头完美世界(2.50%),位列第四,大量吸纳人才就业。

中国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专家古典表示,2023年,不少企业在降本增效,职场压力加大,相对而言,升职和跳槽的机会减少,专业增值周期长而稳定。进入新的热门行业和副业是快速增值首选,技术方向的如AI、芯片、智造、新能源汽车,服务方向的如老年经济、大健康、直播电商,都吸引了非常多人才加入。原互联网人重新走入这些垂直领域,带来自我和行业的共同增值。但随着行业逐渐饱和,对新进入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报告调研显示,2023年1—10月,招聘AI人才最多的15家企业中,有多个传统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凭借招聘占比4.03%位居首位。阿里巴巴(2.22%)、腾讯(1.50%)分别位列第四和第六。值的关注的是,快速崛起的小红书凭借3.29%的占比位列第二,与巨头争夺AI人才。新金融服务企业蚂蚁集团、电商零售企业得物也进入TOP10,大量吸纳人工智能人才。

2022年—2023年10月,人工智能工程師、算法、深度学习、产品经理等多个岗位的招聘占比增长。随着大模型的爆火,算法研究员、人工智能工程师、深度学习、AIGC算法工程师位列招聘占比增幅TOP4,算法研究员招聘占比涨幅位居第一,从2022年的1.07%上涨至2023年的4.32%。人工智能工程师从2022年的0.98%增长至2023年的2.9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图形图像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智能驾驶工程师、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岗位也进入热招TOP10。后端开发、架构设计、深度学习等人才同样热招,也反映了人工智能对综合技术能力和跨领域协同工作能力的需求,以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创新。

调研结果显示,ChatGPT研究员平均月薪6.8万元,AIGC算法工程师首次进入高薪榜单TOP10。2023年1—10月,集成电路、算法和测试等多个AI领域专业人才正在获得高回报。人工智能领域新发岗位平均薪资前十名的岗位涵盖了ChatGPT研究员、前端工程师、算法研究员、架构师等多个领域,凸显了大模型在AI领域的火爆。

动作、特效领衔招聘量涨幅榜,AI岗位扩招加快赋能行业。2022年—2023年10月,游戏行业在用户体验、创新玩法、技术支持等方面全面发展,多元化人才持续热招。其中,视觉类岗位领衔增长幅度第一位和第二位。游戏动作的招聘占比从2022年的1.04%上涨到2023年10月的1.87%,成为涨幅最高的职位。其次是游戏特效,从2022年的1.86%涨到2023年的2.28%。

2023年1—10月,互联网、电商等多个行业对人工智能人才展开争夺。纯互联网行业成为新发人工智能相关岗位量最高的行业,占比为23.29%。其次是电商零售(8.43%)、新生活服务(8.36%),人工智能(8.06%)行业仅位居第四。

三电、智驾人才热招,汽车电子工程师、智驾系统工程师招聘占比均超5%。2023年1—10月,新能源汽车行业热招岗位前三分别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智能驾驶工程师,招聘占比分别达到6.24%、6.10%和5.39%。电池工程师以4.70%的占比位居第四。2023年新能源汽车高薪榜中,集成电路设计月薪最高,AI岗位占四席。

在游戏行业,2023年,游戏行业招聘占比排名TOP10岗位涵盖游戏策划、引擎开发、运营、视觉效果等多个关键领域。游戏场景、原画师、游戏特效、3D设计师、游戏动作等视觉效果类岗位占据5席,总招聘占比超过12%。游戏行业高薪榜单AI含量高,自然语言处理以5.5万元月薪居首。2023年1—10月,游戏行业新发岗位薪资TOP10涵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开发、制作发行等多个领域。

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突破,让无数大厂、中型企业、创业公司看到重塑行业格局的机会,纷纷入场,力图随大势奔腾,占得先机赢得未来。新生产力变革是机会也是挑战,挑战企业快速响应和执行能力。业务场景的数据化智能化,是大模型发挥决策能力的基石,谁完成的越快越全面,谁越能建立优势,抢先起跑。

猜你喜欢
字节工程师新能源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No.8 字节跳动将推出独立出口电商APP
青年工程师
No.10 “字节跳动手机”要来了?
简谈MC7字节码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