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以广州理工学院为例

2024-02-21 03:50宋莹莹庄蓁蓁唐振龙
教育观察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计算机思政

宋莹莹,庄蓁蓁,唐振龙

(1.广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80;2.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一、引言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并强调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1],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达成广泛共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责任使命。如何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他们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给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如课程内容整合难度大、课程思政形式主义、教师专业素养要求高、教师和学生对思政融入的接受程度不一、思政教学评价标准不明确、教学时间分配难以调配、思政教学资源匮乏等。

目前,如何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许多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的难点,课程思政目标的落实更具有内隐性、体验性和价值性,如何有效评价学生通过课程思政达成的学习成果更是高校在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时面临的痛点。传统的教学评价更关注容易量化、容易操作、显性的部分,属于典型的“重教轻学”。[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要求学生关注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建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OBE教育理念将学生置于教学中心,更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阶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重视教学评价结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OBE教育理念为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通过优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突破传统以知识授课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构建计算机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反馈等,进行全流程、全环节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实现知识培养向价值塑造兼顾、结果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表面质量向内涵质量转变,培养更具综合素养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复合型计算机人才。

二、对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调查

为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主体感受,以评估他们对融入思政元素的看法、偏好和建议,为学校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针对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的2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满足问卷调查的统计要求。

(一)学生喜好课程与融入思政的分布情况

学生在三年期间共学习21门课程,分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拓展课,其中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开发技术、高级架构技术、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7门基本属于综合应用型课程,设置了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集中实践和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人工智能导论则偏向于理论授课,其他课程因计算机专业实操性的特点,基本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占比较高的是计算机网络、占4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占42%,算法及数据结构、占41%,操作系统、占37%;学生认为融入思政课程占比最高的是计算机网络、占34%,计算机组成原理、占31%,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占28%,操作系统、占28%,信息安全技术、占28%,算法与数据结构、占28%。除计算机组成原理外,融入思政占比较高的课程与最喜欢的课程是一致的。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难度较大,难以理解,因而受欢迎程度不高。综上所述,学生喜欢的课程与融入思政元素较好的课程基本保持一致,表明课程偏好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之间存在积极的相关性,进一步凸显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此外,虽然融入思政元素可能会增强趣味性,但课程性质自身的难度也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

(二)学生对所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态度分布情况

1.整体分布情况

有53%的学生认为计算机专业课程有必要融入思政元素,有26%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是否融入思政元素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技术课程和思政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分开的,但也不排斥在课程中适度引入思政内容。但有21%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融入思政元素,他们表示有专门的思政课,无须在专业课上讲解。综上,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否融入思政元素的看法不一致,反映了学生对自身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理解各不相同。

2.学生对教师在专业课融入相关思政内容的态度情况

超过7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或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可以接受的,有21%和22%的学生则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6%的学生对这种思政内容持反感态度。综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在专业课中灌输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事的案例有一定兴趣,并不反感教师的严格要求。这表明学生比较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仅少数学生对上述内容没有兴趣甚至厌恶,他们更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存在叛逆心理,不愿听大道理或受教师的管束。

(三)学生对所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期望调查分布情况

1.学生对教师授课融入思政元素内容的期望情况

学生希望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授中融入思政内容时,占比最高的依次是专业自信、占57%,职业素养、占57%,以及工匠精神、占55%,占比最低的依次是民族自豪感、占33%,法律意识、占38%,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占38%。综上,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时,学生更关注与专业技能、专业自信、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相关的内容,说明学生对实际技能和职业准备等方面的需求较大,对其他思政内容的兴趣相对较低。这表明教师需要更巧妙地将思政内容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期望值。

2.学生对教师授课融入思政元素形式的期望情况

学生希望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呈现形式占比最高的是企业优秀工匠等案例,占56%,短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占54%,占比最低的是实验课等实际操作,占32%,微信群、学习通等互动讨论,占36%。这说明学生对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形式有所偏好,而案例分析、多媒体呈现及互动讨论等方式在学生中较受欢迎。这些结果强调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

(四)小结

学生对是否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持不同的态度。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思政融入程度和喜好程度存在一定的一致性。教师能否有效融入思政将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喜爱程度。因此,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学生更倾向于授课教师通过融入企业优秀工匠等案例、短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及实际工作中可以用到的知识,并采用实验演示和案例讲解的形式讲解知识,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就业和深造等实际工作技能为导向,以保障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三、分析与讨论

(一)课程思政是否有效融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将思政元素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计算机专业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如环保意识、公民品格、工程美学、工程伦理、工程法学、工程思维、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素养、辩证思维等。[3]单纯讲解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可能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降低等问题。然而,如果思政内容过于抽象、脱离实际或与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此外,教师过度强调思政元素可能导致课程内容过于繁杂,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因此,有效、适度地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融入思政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教师在融入思政元素时,其教学质量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教学态度等方面,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地结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部分教师认为,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挑战性,部分教师只是把思政教育当作附加内容强加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在编程课中以“民族自豪感、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等抽象文本形式输出,没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场景,学生难以理解其实际意义。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学习成效出发,突出专业自信、优秀工匠事迹,在编程等综合课程中引导学生开发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系统应用,如社会公益平台、环保监测系统等,让学生切身体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融合、试错和创新,使思政内容和授课形式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院校两级思政教学评价指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当前,院校的校级督导和院级督导针对所有课程均使用同一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师德师风、教学状态、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和教学资料七个维度进行评价打分,总分为100分。其中仅教学效果涉及教师融入思政元素的评价,即注重挖掘课程育人元素,育人效果好,该维度为10分。学生对所学课程则根据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别采用2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由于计算机学院课程基本上有实验课,故均采用实践课的评价标准,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六个维度进行评价打分,总分为100分。其中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涉及教师融入思政元素的评价,即教书育人相结合,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但思政评价相对隐晦。综上,三个主体评价并没有充分体现思政元素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没有具体指标评价教师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情况,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关注专业课本身的考核要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构建OBE教育理念的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OBE教育理念,以行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制定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目标体系、能力体系、知识体系,形成以课程、教材和实践为主体的教学体系,构建以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堂氛围为考核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方法、评价规则、评价周期、评价组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执行体系,根据持续跟踪和监督,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材选择、改进课程设计、加强实践环节等,形成一个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而培养出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复合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明确学习成果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还要重点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的正能量人才,充分考虑技术与人文、社会等关系,为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高校需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水平。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中,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应用编程语言开发项目,在任务驱动型实践操作中掌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编程、软件测试等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相关内容,能够应用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在专业课思政教育目标中,学生要能够理解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能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职业道德准则,能够在实践项目中理解工匠精神的真谛。[4]人才培养目标应始终以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学习成果为核心,引导学校、学院、教师摒弃传统的知识传授理念,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方向转变,真正实现德才兼备的优选人才培养。

(二)构建学生终身发展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将核心知识、技术能力与综合素养、实践经验及终身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持续学习最新技术,促进自主学习的延续性,输出更加立体、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

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思政教育目标体系,在教学大纲、教案和教研活动中明确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做课程思政以及如何做好课程思政,让课程思政的精髓从教师到学生入脑入心。在课程设计体系和创新实践体系中,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爱国情怀。明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相匹配。计算机专业教材应反映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趋势,高校应提供丰富的案例和项目任务,针对新兴技术领域,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高校需根据普高和专升本等不同生源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教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通过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开展项目开发实践、技术培训讲座、计算机编程竞赛等形式增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黏性。通过构建丰富的实践教学、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和实用性强的教材体系,学生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具有独立思考和工匠精神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构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计算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聚焦学生全面成长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构建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计算机专业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流程设计和评价反馈体系。

如表1所示,计算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应重点从学生素养提升、终身发展等融合视角设计,学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应从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目标和成果的获得、学习课程思政的内容、学习的形式及学习效果的自我感知四个方面设置权重。如表2所示,院校督导则重点评估教师是否用心设计和组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的环境,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从教师的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设置权重。[5]构建独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评价指标标准,教师应积极向思政教学倾斜,强调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道德素养,以促进学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表1 学生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表2 院校督导课程思政评价指标

计算机课程思政评价的流程设计应明确评价的过程阶段、评价的周期频率、评价的组织形式、评价的宣传渠道等。思政元素的融入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性特征[6],如何客观真实地体现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收获,则需要在原有教学评价组织中独立出来。高校应实施课前、课中、课后、毕业前、毕业后等多阶段的思政教学评价,设置专项课程思政等多频次周期[7],在学校网站、校园海报、学院官微、论坛等渠道加大对课程思政评价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创新创业比赛、实践创新实训、名人讲座讲堂等多形式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促进思政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评价反馈体系需要实时整合学生的意见和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学院和学校,以便教师更好地调整思政教学内容和形式,改进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学院与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进行再审视,更新教材体系,确保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学校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闭环管理,保持思政教学的活力和创新性,培养更多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

五、结语

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聚焦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主观感受的深入挖掘,以专业技能和专业自信、职业素养等实际应用场景内容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将OBE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学生普遍呈现更为积极的态度。鉴于此,本文提出构建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的教学体系、专注于学生全面成长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建议,为高校构建更贴近学生需求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良性互动,为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社会担当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计算机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