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那些上海俗语

2024-03-01 06:34阙政
新民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阿莉俗语棺材

阙政

据钱乃荣教授考证,沪语仅是俗语就有千余个之多。而在热门影视剧里,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上海话专属俗语,令人会心一笑。

释义:败家子,一文不名

出处:电视剧《繁花》(2023年)

强总在股市狙击宝总的时候讲过:“阿宝已经是脱底棺材了。”在夜东京,玲子也骂过阿宝“脱底棺材”。马伊琍曾经解释说:“脱底棺材就是败家子的意思,如果棺材底脱下来了,棺材也就废了。我妈就一直说,如果你有十块钱,那只能花一两块,大头部分要存起来。如果花八块留两块,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就叫脱底棺材。”

《繁花》里有很多接地气的上海俗语,比如“喇叭腔”(掉链子)、“扎台型”(出风头)、野豁豁(不着边际)、“脱头落襻”(丢三落四),还有很多关于“头”的俗语:掼派头,别苗头,过念头,出花头,额骨头高……

释义:踢走,甩掉,但比踢走或甩掉更有力量感

出处:电影《爱情神话》(2021年)

片中倪虹洁有句名言:“女人一辈子没蹬脱过100个男人是不完整的。”

上海话的动词后面常常会加个“脱”,比如丢脱,落脱,缩脱,死脱……“脱”大概就是沪语中的完成态。

释义:形容举止轻浮,思维不合常理

出处: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2016年)

电影里,韩庚看着饰演大明星的章子怡,吐槽道:“侬平常介(那么)俗气介十三点,到之镜头前头又介精致介有气质,不可思议啊……”

釋义:各种“玩”都可以叫“白相”

出处:电影《花样年华》(2000年)

电影里,潘迪华饰演的房东孙太太看出张曼玉与梁朝伟的暧昧,对她说:“年纪轻,出去散散心,白相相是应该的,不过侬要有分寸。”

释义:形容样子凶狠,但多少有点虚张声势

出处:电影《股疯》(1994年)

潘虹饰演的阿莉炒股疯魔,将家里的床都卖掉去买股票,老公出差回来大发雷霆,阿莉将一叠钞票丢过去,回嘴道:“侬这种男人要面孔?我女人在外面赚钞票,侬一个男人在家里面狠三狠四一副不得了的样子!”

上海话中有不少数字组成的俗语,比方“勿二勿三”(人品差)、“五斤吼六斤”(铆足劲)、“瞎七搭八”(乱说话)……

释义:比“作”更“作”上十倍百倍

出处:电视剧《孽债》(1994年)

插队落户时生的儿子安永辉到上海来找爹妈,亲爹担心自己现在的老婆不能接受,说:“现在突然冒出个永辉来,伊覅作天作地啊。”

都知道“作”是一个中性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上海女人的使小性子、发糯米嗲,有人嫌而弃之,有人甘之如饴。平常无事尚且要小作一下,遇到这种便宜儿子来敲门的大事,上海女人自然是要“作天作地”了。

释义:上海人早饭的经典代表:大饼、油条、粢饭、豆浆

出处:电视剧《夺子战争》(1997年)

《夺子战争》以当年的出国热为背景,赵有亮饰演的上门女婿乔书铭,妻子去了美国之后独自留守上海,岳父奚落他,妻子也不肯回国。岳父有句台词说:“美国唐人街,样样有额,就连得阿拉上海吃早饭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腐浆……”

释义:随便吃,放开造,绝对不会生气

出处:电影《横竖横》(2001年)

电影里,下岗工人们再就业,自己组建了一个装修公司。一日,包工头请手下工人到饭店吃饭,说:“今朝大家放开了吃,想吃啥吃啥,挺吃勿动气。”工人们拿了一盘又一盘肉涮火锅,纷纷赞扬老板大气。结果吃完了走出来,回头一看广告牌,原来是自助餐,29元一位。

电影片名“横竖横”本身也是上海俗语,形容豁出去:横竖横,拆牛棚……

猜你喜欢
阿莉俗语棺材
不要把传统诗词送进棺材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俗语知多少
“官财”的故事
客家俗语巧诵读
货比货
Passage Six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醉了说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