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雪,西夏陵

2024-03-01 06:34安妮
新民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帝陵贺兰山西夏

安妮

西夏陵遗址航拍图。

近期,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名文件,已正式递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在2025年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审议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或有望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陵,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其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距银川市城区(西夏都城兴庆府)35公里,由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墓主一般是爵高位重的皇亲国戚或贵族官僚)、占地5.7万平方米的北端建筑遗址、防洪工程遗址组成,文物近万件,整体规模与河南巩义市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贺兰山头,大雪茫茫;天风浩荡,黄沙莽莽。神秘的西夏王朝,如今又掀开了面纱的一角,期待有心人深度的探索。

西夏陵的1、2、3、5、7、9号陵位于平原之上,4、6、8号陵则依山而建。每一座帝陵均坐北朝南,呈纵向长方形,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这些帝陵的外郭形制虽然有开口式、封闭式和无外郭式三种,内部结构却基本相同,分为角台、阙台、月城、陵城四部分。而这些帝陵外郭或宫城的长宽比例,与史籍记载的兴庆府城郭的长宽比大致相当。

西夏文写本佛经。

9座帝陵组成了一个北斗星图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此外,陵区北部偏东,还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陵邑性质的建筑遗址。遗址内广场、道路、院落、水井和房屋等遗迹皆清晰可见,布局规范整齐,四周筑有夯土城墙。城内分前、中、后三个部分,中部和后部的正中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其余建筑多集中在城前和城中,组成封闭式庭院。遗址中发掘出大批色泽鲜艳的绿色琉璃板瓦、筒瓦、瓦当、滴水、脊兽、鸱吻,以及乳白色或青白色带有冰裂纹的小白瓷板瓦、侧边有黑色釉的牛郎合瓦、精雕细琢的石刻等建筑装饰构件。

2017年,西夏陵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致力于从考古遗址本体的展示到历史环境风貌的展示,能最大限度地使游客沉浸式体验那个丝绸之路上真实的西夏。

而1998年落成开馆的(宁夏)西夏博物馆,是我国首座以西夏王陵为背景,比较全面系统反映西夏历史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这一块1998年出土的西夏文残碑,碑边的彩绘刻有龙纹,证明当时的西夏已经吸收了中原的先进文化;那一个白釉剔刻花牡丹纹罐,1000多年的历史了,和中原文化的牡丹纹寓意一样,属于贵族的象征……2019年,西夏博物馆新馆面世,荟萃西夏历史文化遗存中的精品,利用信息化展示手段和最新的西夏学研究成果,通过藏品导览、场景再现、西夏语音解读、榆林窟复原、全国唯一的西夏窑址展示、动静结合的陵邑遗址呈现,以及西夏陵遗址实时监控系统等全新的展陈内容,让游客进一步走近“西夏往事”,聆听沧桑的回声。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陵区与金字塔景区曾签订过友好兄弟景区备忘录。近年来,吸引解密的瑰奇西夏文化,更频频现身于中东、北欧、韩国、美国等国际展会,自中国走向世界。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

歌谣中的“两头尖”,指宁夏省域北部一片南北走向的狭长区域,宛如纺锤之状。而这枚“纺锤”,实为荒漠与干旱区中的珍贵绿岛,东侧是蜿蜒的黄河,西侧便是绵延的贺兰山。

发育于青藏高原的黄河,一路狂放东流,入宁夏境,但见贺兰山迎头阻挡。在贺兰山面前,黄河水暂时收敛了桀骜不驯的野性,变得款款温存,将携带的泥沙和养分留下,黄河上游的第一大平原——宁夏平原,因而诞生。

自古以来,贺兰山就是西戎、羌、氐、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长期游牧、繁衍生息的地方,也留下了他们厮杀搏斗的历史痕迹。从青藏高原迁徙到陕西北部的黨项羌人,经过唐代的发展壮大,逐步向西扩张。1038年,银州党项族人元昊在宁夏平原上称帝,国号大夏,又称“大白高国”“邦泥定国”。元昊多番征战,横穿贺兰山,攻取了今甘肃北部八百里河西走廊,西夏帝国繁盛一时。

堪称“秃版秦始皇”的元昊姓李姓赵姓拓跋,归根结蒂,其实姓“野心”。他不失为允文允武的一代枭雄,但晚年愈发暴戾多疑,沉湎酒色,好大喜功,终于众叛亲离,为子所弑。百余年后,西夏王朝被劲敌蒙古重创,于1227年亡国。1288年,元朝政府给宁夏定名,大抵取“安宁的西夏”之意。明代,贺兰山被锻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军山”,阻挡蒙古铁骑向东南进军的步伐。再后来,随着满蒙联盟的建立,宁夏从边陲变成内陆腹地,贺兰山战火纷飞的岁月渐渐结束。

千百年来,贺兰山以巍峨的身躯庇佑了“塞上江南”;今后,它还将继续守候宁夏的土地与人民。

猜你喜欢
帝陵贺兰山西夏
贺兰山岩画:刻在石头上的远古呼唤
宁夏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电影中的帝陵
帝陵宝藏
灵魂只能独行之六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再考西夏的马
秦始皇帝陵青铜水禽坑
西夏帝陵建筑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