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里的“心理诊疗师”

2024-03-08 04:12徐晓民李文勇
妇女 2024年2期
关键词:监所小薇小冰

徐晓民 李文勇

在本溪彩北社区育人街道,有个特殊地方——本溪市女子看守所。每天,干警上班,至少过三关,一关是A门,一关是B门,AB门之间有一条3米连廊。AB门由武警持枪把守,24小时视频监控。过AB门,再过一门,便是监区。那是个神秘世界,听到的多是骂声、哭声和叹息声,当然也有笑声和朗诵声。对干警来说,每天心里接纳的更多是阴郁而压抑的信息,当然也有欢乐时刻。本溪市女子看守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夏泽溪每天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因爱恨情仇而扭曲的心灵。

面前的夏泽溪,三十多岁,齐耳短发,一双黑色大眼睛炯炯有神,干练飒爽。她是2017年到女子看守所工作的,一干就是七年多。七年多时光,她改变了高墙里许多人的心态乃至价值观,而那一张张或忧郁或愤怒或怀疑的面孔也让她变得沉静多了。

夏泽溪的爱人和父亲注意到了她微妙的变化。她本是个开朗、乐观的人,爱说爱笑,但在家里,她常常背着双手迈方步,一派巡号的样子,似在低头沉思。家人从她调到女子看守所就开始担心她的心理健康,善良的她能否承受住怒吼怒骂、血腥的故事和阴郁的情绪?

七年多来,她经受了过多负面情绪的冲击,学了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咨询师,更是高墙里的“心理诊疗师”。七年时光,让她变得更为冷静而平和。

夏泽溪是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当时名称)2009届毕业生,也是本溪市警察队伍中,这一届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中唯一留在看守所工作的警察。通过交流制度,其他同届毕业生都离开了这里。在本溪市女子看守所,干警三天就要值一个夜班,意味着晚上也要住在看守所,全年就是120天不在家。抗疫期间,夏泽溪的孩子正念小学四年级,她没日没夜地在单位工作,她的丈夫也封闭在单位里,只好把孩子送到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姥爷家里。为此,夏泽溪对孩子愧疚好久。

在本溪女子看守所里,对新来的犯罪嫌疑人,要观察她们的情绪变化,从而“对症下药”,打开她们的心结。这其中需要细致的心理疏导,这正是夏泽溪擅长的地方。

小薇(化名)是因贩毒被抓的。刚进看守所时,小薇情绪极为低落,不吃饭、不交流,第一个星期翻来覆去不睡觉。在二十多人的监所里,别人有说有笑,只有她一个人枯坐,额头上扭成一个疙瘩。监室里有人无意中碰她胳膊一下,她便跳起来,瞪着眼睛,指着对方大骂,甚至挽起袖子想动手,在监所其他人的劝解下,小薇才满脸通红、气呼呼地坐下了。她知道毒贩的刑期不会短,心情糟透了。

夏泽溪通过视频监控看到这些情况,便把小薇带到谈话室。她跟小薇搭话,小薇不理睬。问话,也不应。小薇一抬头,眼神凶巴巴的,让夏泽溪心中一颤,这是多么冰冷的内心啊。夏泽溪是个有耐心的人,一遍遍地找小薇谈话。心理学咨询师就是洞察人内心的微妙活动,纾解人的心理淤积负面情绪的。这方面,夏泽溪有自己的办法,她知道怎样敲开紧闭的心房。

当她开始和小薇谈孩子的时候,小薇哭了,一行泪水夺眶而出,就像那破堤的洪水。她被抓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孩子正读小学四年级,那张稚嫩的小脸多次在梦中出现。她有两次梦中喊着孩子的乳名,醒过四顾,看到监所的白墙,心中茫然无措。谁接送孩子上学?谁关心孩子的冷暖?孩子看到自己被抓了,会怎样看妈妈?会不会嫌弃自己?自己的父母年岁大了,能不能熬到自己出狱的那一天?也许,与父母终生难见一面了,心里便涌满了愧疚。这些问题一遍遍在心里回放,像刀子一样割她的心,让她痛不欲生。

当夏泽溪提起孩子,她崩溃了,哭得稀里哗啦。夏泽溪知道什么时候听她说、什么时候开导她,待她哭诉之后,夏泽溪就对她说,“你这么爱孩子、想念父母,那就应该认真改造,争取早日走出监狱,恢复自由,与孩子和父母团聚,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从此,两人的交流增多,小薇的情绪变得平稳了。

在本溪女子看守所里,有一次小薇上火,鼻子出血。夏泽溪亲自带她上医院。即使赶上节假日,夏泽溪也放下家里的一切,送她看病。看夏泽溪像亲人一样着急、体贴,小薇把夏泽溪当亲人看待,遇事儿爱和她敞开心扉,夏泽溪也因势利导,让小薇放下包袱,接受改造。从此,小薇对自己的贩毒行为追悔莫及,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夏泽溪又带她参加做广播体操、踢毽子等活动,让她的心情放松下来。

夏泽溪不仅要做这些嫌犯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还要和形形色色的嫌犯斗智斗勇。小曼(化名)进来时,一见夏泽溪,突然胡言乱语起来。“我是吃人的恶鬼,你!你是阎王殿上的牛头马面!哈哈哈!” 她用手指着夏泽溪,接着便神神兮兮、自言自语。她白天不吃饭,见到饭,就大喊“有毒”,不是张牙舞爪,就是站在角落里咿咿呀呀骂个不停,也不知骂谁。

在談话室,夏泽溪盯着她的一举一动。有人为逃避惩罚,装成疯子,这个小曼是不是装的呢?夏泽溪通过视频和“耳目”盯着她。所谓“耳目”,就是这些女嫌犯改造比较好的,她们向警察秘密禀报某个重点关注对象的一举一动。“耳目”在监所中,对这些人的情况更为了解。

一天晚上,小曼蒙着被子到角落里,从袖子里拿出东西,偷偷吃两口,但这一幕却被监控录像拍得清清楚楚,也被“耳目”看在眼里。对这样“装神弄鬼”者,夏泽溪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小曼面露惊讶之色,知道自己的计策露馅了,当即垂下头。

还有小冰(化名),17岁,看上去白白净净、温柔文弱,身子骨也很单薄。她小时候,父母常常当她的面打架,父亲不但家暴母亲,还家暴小冰。一个男人常常挥舞着铁锤一样的拳头,砸在妈妈和她的头上、身上。母女俩跟他讲理,他不听,只是用拳头回答。喝过酒之后,回到家里满身酒气,稍不如意,便挥拳相向。看着母亲躲在墙角偷偷流泪,小冰决定为母亲复仇。她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法律知识,得知17岁是未成年人,按照法律规定,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于是,小冰在17岁这一年约她父亲出去就餐,在饮料里偷偷下了药,当父亲踉踉跄跄地回到家里,药力发作,躺在床上就“睡”过去了。小冰瞪着仇恨的双眼,举起钢刀,捅死了父亲。进了监所,她装疯卖傻,自言自语,胡说八道。夏泽溪知道她是装的,就请精神病院的医生前来就诊,医生用小锤照着小冰的膝盖敲了一下,小冰的反应是本能的,也是迅速的,明显是装的,自然装不下去了。

除了有装病的,还有巧言令色的。小青(化名)第九次因偷盗进来的时候,是她到商场偷小包、钱款等财物被抓。夏泽溪再次和她面对面,小青羞愧得无地自容。小青小眼睛、瘦骨架,小胳膊小腿,小眼睛骨碌碌乱转,一直盯着人的表情看,不知这是不是小偷的习惯表情。小青一见夏泽溪就表态,“夏所长,我肠子都悔青了,我再也不偷了,再偷对不起夏所长的教育呀!”这样的话,小青重复了多遍。每次,夏泽溪都和她谈心,她的态度看上去很诚恳。夏泽溪面对这样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不放弃,力求从内心真正打动她,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夏泽溪一次次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青每次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小青出狱后,特意给本溪女子看守所送来锦旗,感谢女子看守所的耐心教育。

更难对付的,是一些挑拨离间者。有的人自己不出面,却总是鼓动其他人闹事。但夏泽溪总能挖到背后的主谋,让这些背后捣鬼的人心生畏惧。夏泽溪先是分析这些人的目的,找到原因之后想对策,化解这些人的心结。夏泽溪善于从情感入手做工作。一般情况下,经济犯罪的人智商较高,不愿袒露其内心。但夏泽溪从关心照顾对方的生活做起,打开对方的内心世界。

一个在药厂工作的女孩小梦(化名)因贩卖假药入监,她相处的男朋友因此黄了。她情绪非常低落,夏泽溪就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她自责,如果不出这件事,自己可能已经结婚了,觉得人生没有未来,是灰暗的。夏泽溪鼓励她振作起来,别放弃自己,两人谈得很深入,效果很好。小梦在监所里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对此,夏泽溪很欣慰。

面对这些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夏泽溪心里其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纾解内心淤积的情绪,夏泽溪常常一个人到茶楼独坐,品茶,听着舒缓的音乐,让内心的负面情绪随着茶香袅袅而去。这时的她更深切地体会到一名看守所民警职责的神圣。正因为她的出色表现,她先后荣获了“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本溪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但她仍在不断努力,结合工作实际,潜心钻研心理学,矢志做一名高水平的“心理诊疗师”。

(感谢本溪市妇联协助采访)

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监所小薇小冰
小薇,对不起!
小薇,对不起!
那个夏天的女孩
第六代微软“小冰”正式发布
第六代微软小冰正式发布
“智慧监所”建设的理念、特点及影响
小冰在“浙江24 小时”干了些什么活
条形码技术在公安监所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钱江晚报来了“小冰”——一张都市报在“Al+新闻”上的探索和突破
可爱的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