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湖奇观

2024-03-10 11:13马志飞
科学24小时 2024年3期
关键词:海湾威尼斯泥沙

马志飞

湖泊是陆地上储水的凹地,被誉为“大地的明珠”。然而,有一种湖泊十分特殊,它一般形成于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常让人难以分辨它到底是湖泊还是海洋。更奇怪的是,它有时候还会出现在海水中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曾经为海

地球湖泊众多,依据不同的成因,可以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风成湖、冰川湖、岩溶湖和人工湖等多种类型。例如,东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我国湖南的洞庭湖是随着地壳运动发生的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构造湖;吉林的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贮水而成的火山口湖;四川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叠溪海子是因地震引发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

除此之外,在江河的入海口或者狭窄的海湾地区,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可能会出现长长的沙坝(地质学家称之为“障壁坝”),从而导致海湾封闭而形成湖泊。这种从海洋中分离出来的湖泊被称为“潟湖”,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大海的小尾巴”。

《新华字典》中关于“潟”的解释为“咸水浸渍的土地”。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中提到青州时,就有“海濒广潟”的说法。古时的青州是我国九州之一,大体指渤海以南、泰山以北,涉及河北、山东半岛的一片区域。这里濒临海洋,海水入侵陆地造成咸水浸渍,形成了许多潟湖。

世界各地分布着许多潟湖,有些潟湖有水道与大海相通,或者在大海涨潮时与之相通,湖水仍然是咸水;有些则与外海彻底隔绝,逐渐变成了淡水湖。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潟湖,通常还是盐类、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产地。

西湖:古老的潟湖

杭州西湖就是一座典型的潟湖。它的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因而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说法。自古以来,西湖是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这里风景迷人,绿柳丛中,车水马龙;堤岸之上,游人如织。置身其中,令人不禁吟咏起千古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

但是,关于西湖的成因曾经存在很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西湖所在地曾经出现过火山喷发,因火山口坍塌成为洼地,后来海水汇入而成为一座火山口湖。还有学者认为,西湖是因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凹陷湖盆,汇水之后形成的构造湖。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是:西湖所在地原本是一处海湾,由于钱塘江携带大量泥沙不断淤积,地形不断增高,海湾与海洋之间的通道被逐渐堵塞,于是就形成了封闭的西湖。

历史上,人们在西湖边上修建治水工程,也加速了西湖与海洋的隔绝。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当地居民修建了“防海大塘”,目的就是阻止海水入侵。我国近代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先生,根据钱塘江三角洲每年在海中伸涨的速率,推算出西湖形成的时间至少在12000年以前。

威尼斯潟湖:湖中有座城

如今的西湖是城中有座湖,而威尼斯潟湖恰恰相反,它是湖中有座城。

威尼斯潟湖位于亚得里亚海北部的一个海湾,总面积约550平方千米,其中岛屿面积约占8%,包括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永久水域面积占11%,其余约80%的面积为滩涂、盐沼等。在六七千年前,冰河时代后期的海水入侵淹没亚得里亚海的海岸平原,形成了这片面积广阔的湖泊。目前,威尼斯潟湖仍有三个入口与海洋相连,湖泊水位变化较大,湖中的许多岛屿经常被海水淹没。

威尼斯城由118座小岛组成,被誉为“百岛之城”,这些小岛之间用桥梁连接,城内大大小小的桥梁有400多座。数百年来,这座城市经常遭受海水入侵的威胁,特别是从20世纪20年代起,威尼斯周边工厂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大面积地质沉降,现在仍在以每年1~2毫米的速度缓慢沉降。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也加剧了威尼斯被淹没的危险。

威尼斯潟湖

帕图斯湖:与海相连的淡水湖

巴西南部的大西洋沿岸有两个紧邻的潟湖,分别为帕图斯湖和米林湖,两湖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水道将二者连为一体。其中,帕图斯湖长约290千米,最宽处约71千米,湖面面积约10100平方千米,是巴西最大的湖泊,也是南美洲仅次于马拉开波湖的第二大湖。米林湖长约108千米,最宽处约35千米,湖面面积约3750平方千米。

帕图斯湖原本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海湾,在风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河口泥沙不斷淤积,形成了一道平均约8千米宽的沙坝将海湾围了起来,如今仅剩下一个1.6千米宽的水道与大西洋连通。由于帕图斯湖尚未完全封闭,水位与海平面保持一致,并随着潮汐变化而变化,但湖水的盐度与海水相差悬殊,除了与大西洋连通的出水口处为微咸水,其他地方的湖水都是淡水,生活着大量淡水鱼、天鹅及火烈鸟等生物。

帕图斯湖中开辟有航道,货轮可逆流而上,直抵湖泊北岸的阿雷格里港。然而,随着湖中泥沙堆积越来越多,水位越来越浅,当地发展航运受到了很大限制。有学者担心,如果不采取措施拦蓄泥沙、定期清除湖底淤泥,帕图斯湖未来可能会演变为沼泽。

阿塔富环礁:海里有座湖

潟湖还存在一种十分特殊的情况,那就是由珊瑚礁围起来的,也被称为“环礁湖”。珊瑚虫是一类生活在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浅海中的无脊椎动物,它们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碳酸钙,形成坚硬的外骨骼,大量珊瑚虫死后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一座座形状各异的礁石。这些像海洋精灵一样的珊瑚虫,用它们的身躯默默地建成了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被珊瑚礁围起来的潟湖,随着潮涨潮落,会时隐时现,景色异常美丽。

太平洋中南部托克劳群岛中有个阿塔富环礁,从上空俯瞰,它呈美丽的心形,其实是由52个小珊瑚岛组成的,南北长约5千米,东西宽约4千米,中间围着一个面积约15平方千米的潟湖,湖中生活着大量不同种类的鱼类,通过多个出海口与海洋连为一体。虽然阿塔富环礁的最高海拔只有5米,但岛礁上生活着数百位常住居民。当退潮时,人们可以在岛礁之间来回行走;涨潮时,许多岛礁会被海水淹没。

在湖泊的大家族中,潟湖的前世今生与众不同,可谓一个“怪胎”。它经历了从海洋到湖泊的变化,而且,随着泥沙堆积作用的持续进行,潟湖可能会越来越浅,直至最后成为海岸平原。泥沙与流水的不断较量,将决定它们未来的演变趋势。

猜你喜欢
海湾威尼斯泥沙
半封闭的海湾
泥沙做的父亲
寻常威尼斯(节选)
新疆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处理措施
土壤团聚体对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人鱼海湾
威尼斯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初识海湾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