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有趣

2024-03-10 13:21唐小芳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1期
关键词:石头科学活动

唐小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开学不久,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带一盆綠植到校,并自行负责养护。有一天,一个孩子跑过来告诉我,轩轩带的那盆绿植里的石头被几个男孩子据为己有,轩轩已经急哭了。我查明情况后,对那些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却也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些看似寻常、来自大自然的晶莹剔透的小石头,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居然这么大!

缺乏与自然的链接是当代社会儿童普遍面临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自然一点也不好奇——事实上,亲近自然是人的本能。作为一名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教师,我能做的便是追随孩子们的发现与兴趣所在,为他们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于是,我尝试打造《“石”在有趣》,与孩子们一同走进石头的世界,探索石头的秘密。

这一课程旨在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石头,探索石头的大小、颜色、花纹、形状、质地等特征,了解石头的多种用途,思考石头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石头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围绕上述目标,结合对的思考,我将课程的实施分为以下四个板块:综合活动(包括“寻石之旅”“认识不一样的石头”“石头的用途”三个主题)、语言活动(“读绘本故事”)、科学活动(“浮沉的秘密”)、美工活动(“石头创意画”“石头造型师”)。

综合活动——寻石之旅。首先,我让家长和孩子们趁着双休开启奇妙的寻石之旅。家长带着孩子们在河边溪畔、田间地头寻找自己喜欢的石头,并将寻找石头的过程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有的孩子这样记录:“我和妈妈去清江河边捡石头、看石头,大大小小的石头随处可见,这些石头形状不同、花色不同、大小不同,每一颗都是独一无二的。妈妈告诉我,我们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要我像石头一样做自己就好。”还有的孩子这样记录:“我和爸爸到老家的小河里过了一把瘾,脱光鞋子踩在水里的石头上,很好玩儿,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就是大自然赠予的。这样一个简单的亲子活动,既实现了亲子陪伴,又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综合活动——认识不一样的石头。孩子们将找到的石头带到学校之后,按照课程方案开始进行科学探索。每个孩子从来源、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介绍自己带来的石头。“你们看,老师手上有一个漂亮的魔法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吗?”我请一个孩子摸一摸,他说摸到了硬硬的东西,这就通过触觉知道了石头是有硬度的。然后取出来观察:鸡蛋大小,形状不太规则,黑褐色,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像树的年轮一样的条纹……看上去比较粗糙。

我:你们手上的这些石头看起来一样吗?观察看看哪里不一样?

学生A:我先摸摸看……

学生B:老师,我这个石头摸起来滑滑的,好舒服。

学生C:我的石头是黑色的,摸起来也滑滑的。

学生D:我的石头是棕色的,摸起来一点也不滑。

学生E:老师,老师,我知道,不滑的就是糙糙的,我的大石头摸起来就是糙糙的。

…………

用这样的方式,孩子们观察自己的石头,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石头“独一无二”体现在何处。

综合活动——石头的用途。我以课本中《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乌鸦最终能喝到水,是什么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孩子们立刻回答:“小石子!”我进一步肯定:“看,石头的作用也很大哟!”

文文:石头可以铺成石头路,我和妈妈去公园散步的时候走过,石头路很漂亮。

妍妍:放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参观了宜都博物馆,我看到石头做成的雕像和假山,用的是很大的石头。

涵涵:妈妈带我去餐馆吃过石锅鱼,那种锅应该就是石头做成的吧。

…………

我告诉他们,石头的用处可大了,可以做假山、盖房子、造桥、铺路,有些石头被工人叔叔加工成我们的日常用品,如石磨、茶几,还有很多漂亮的工艺品——石狮子、玉镯、玉佩……

语言活动——读绘本故事。我引导孩子们阅读和石头有关的绘本故事,进一步了解石头的“魔力”。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还能同步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自然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共振。

科学活动——浮沉的秘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小小的他们总是对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和层出不穷的想象,愿意去进行科学观察与探索。设计“浮沉的秘密”这个科学活动,源于班上一个孩子的小问题——“老师,我五一假期在河边捡石头的时候,发现石头不管大小都是在水下面的,但是当时河面上却漂着树叶,那为什么树叶就不会沉到水底呢?”就是这个问题给了我灵感。我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实验,石头和乒乓球被放入水中,石头会下沉,乒乓球会一直漂着,当时孩子们都知道是因为石头比乒乓球重。我顺势告诉他们,轻的乒乓球漂着,这叫“浮”,重的石头沉到水底,这叫“沉”。我们在盐水中进行第二次实验,发现有的石头也会浮起来。孩子们一脸诧异,我将新名词“密度”“支撑”告诉他们,他们的脸上有懵懂,但更多还是好奇,我知道沉浮现象已经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的科学活动养成他们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培育他们的创造思维和求知精神。

美工活动——石头创意画。我带着孩子们用丙烯颜料在小石头上随意涂鸦,他们根据不同石头的形状和样子,画出不一样的食物、动物、风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些图案到了石头上,更增添了许多艺术气息,让这一块小小的不起眼的石头瞬间活了。孩子们学习利用各种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石头画的乐趣,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出一个个新颖鲜活的形象。

美工活动——石头造型师。“我拼了一个太阳。”“我们拼了一大朵漂亮的花。”“我们俩一起拼了一只蜻蜓。”“我们一起拼了房子、长颈鹿和小兔”……小小的石头,大自然中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石头仿佛也因此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

别看这些孩子年龄小,想象力可不一般。“我们来用石头拼出我们自己的学校吧!”他们带着石头来到操场上,寻找更大的创造空间。然后,我给他们分好组,一个组拼一个字,很快作品就出来了。也有孩子用小一些的石头拼出了自己的班级。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自发提议用石头来学语文、数学。难道是数数?我很好奇。结果他们用石头做起了数学算式,拼出了简单的字,还在石头上用彩笔写出字母,拼出了音节。原来,只要有材料,他们就能够让石头“说话”,让石头动起来。

一块随处可见的小石头,很平凡,可是在孩子们善于发现的眼睛里,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引发出了无限兴趣与遐想空间,又通过自主探索不断产生新的发现。《“石”在有趣》的实施,让孩子们从了解石头到喜欢石头,从用石头做实验到装点环境。孩子们深入了解了石头的特性和种类,对石头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他们的观察力与发现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审美力与探究力都获得长足进步。

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我既注重预设生成活动内容,也懂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自然的兴趣,为儿童的成长做好支持者和引路人,让课程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责任编辑/王秉乾

猜你喜欢
石头科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别小瞧了石头
石头里的鱼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科学拔牙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