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萧屏东 你是落在我生命中的一束光
——怀念萧屏东先生

2024-03-10 00:54曹隽平本刊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4年1期
关键词:屏东书法展楷书

◆曹隽平 ( 本刊 )

癸卯清明节的凌晨,我从梦中醒来,萧屏东先生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萧老逝世三个多月了,翻看我们在一起的照片,回想他爽朗的笑声,真是美好的回忆。

让人如沐春风的男神

2009年12月23日,我的恩师邬惕予先生辞世,我失去了一位艺术和精神的导师。2010年夏天,我通过资深编审欧阳强介绍认识了萧屏东先生,10多年的交往,他像神一样吸引着我、感染着我,于是我萌发了为他举办书法展的念头。

经过两年精心筹备,2020年6月,萧老的九八书法展在湖南省文化馆举行。开幕式结束后,萧老在现场挥毫,引来无数观众围观拍照,这幕一经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展览结束,为了进一步激发老人的艺术创作力,我顺势提出为他举办百岁书法展。萧老欣然答应,却又忐忑不安。

萧老是一位虚怀若谷的长者,为准备展览作品,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我工作室写作品,每次他写完,都会笑着问:“写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要不要改?”一旦我指出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他都会毫不犹豫立即起身重写。每次临别的时候,萧老都会拱手称谢。他曾专门为我赋诗一首:“晚岁识荆恨太迟,忘年投契喜相知。拙书未有惊人处,多谢芳卿青眼窥。”我为他的谦逊和长寿而感慨,也进一步反思、审视自己的艺术创作。

萧老曾经多次说我是他的“忘年交”,每当他心情不好,他的儿媳妇包庆美就会给我打电话让我俩视频,也因此,每当萧老生病偶染小恙或郁闷时,我就会邀请他来我工作室写字、聊天,每次回去包庆美就会说:“老爷子到你这里来一次,比在医院住十天还管用。”萧家人为此对我充满了感激。

我给包庆美留言:“你们不要感谢我,应该是我要感谢萧老,他对我而言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现在流行讲男神,萧老就是我心目中的男神。”萧老有一种独特的气场,每次靠近他,我就会有一种如遇仙人的感觉,百岁人瑞本来就已罕见,可他还能写那么飘然若仙的草书。

萧老写书法不求名不求利,他晚年的草书不温不火、绵里藏针、超尘脱俗、一派天然,这也是他美好心灵的外化。只是当下的书法风气不好,他和他的书法不为人重视。萧老的老师王友智先生对他的评价极高。

2020年5月14日,我陪萧老拜访85岁的王友智先生,请王友智出席萧老书法展的开幕式。萧老曾在老年大学向王友智学书法,他本来身体有点小毛病约了去见医生,因为听说要去拜访老师,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

98岁的萧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两人聊天时,他专注地盯着老师,像个小学生在听课;吃饭时萧老又频频给老师夹菜;等到进电梯时,萧老垂手而立,站在一边让老师先进;等到上楼时,萧老居然一个箭步,伸手去搀扶王友智,那一刻简直把我惊呆了!

王友智是湖南的知名草书家,有“铁笔”之誉,但他看了萧老的作品,说:“萧老的草书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王老还谦虚地说:“萧老写得好,我没有资格做他的老师。”王老除了题写展名“萧屏东九八书法展”,还赠上“寿”字和对联“年逾九霄鹤,艺酬百岁人”。

我教学26年,倾心对待学生,但不少年轻人稍有成绩就会膨胀,98岁的萧屏东老人面对老师的那份恭敬和虔诚,令我深深地感动。

我曾策划组织过上百场展览,但萧屏东九八书法展我是倾尽了最大心力的,萧家人感谢我,但我更感谢萧老,正是因为为他策划展览,给了我一次学习书法、升华灵魂的机会。

萧屏东和王友智两位老人传承的不仅仅是书法,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见证这段文人相亲的佳话,我深以为幸!

我为萧老办书法展,不仅仅是宣传他个人的书法,也是向社会传播一种健康的、真善美的理念。我将向更多的人推荐萧老,希望用他的书法造福社会,美化社会。

萧老逝世后,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触景生情想起他,为没有在萧老生前举办他的百岁书法展而遗憾。

妙造天然的草书

萧老5岁开蒙,写了90多年书法,百岁高龄眼不花,手不抖,能写欧体楷书,但最擅长的还是草书。关于草书,人们常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草书太狂躁。

某次在一个群里聊天,有群友说:“我最喜欢看你的楷书,安静圆润,最不喜欢看草书,太狂躁了。”看了他的留言,我回复说:“我给你看一幅草书,是不是很狂躁?”接着便传上了一副萧屏东先生的草书对联“最是书香能致远;但凭翰墨好传家”。这次对方立即很恭敬地回答:“这位先生的草书和我原来看的不一样,很宁静、祥和。”另一位群友接着说:“像是太极宗师在打拳,气韵连绵不绝、刚柔相济。”我回复:“是否狂躁,不在于写楷书还是写草书,而在于书写者的心境修为。一个内心狂躁的人即便是写楷书,也会将楷书写得充满火气;一个内心宁静恬淡的人,即便写草书也会写得很安静。”

经常有人问我,当今书法的前途在哪里?答曰:“在那些淡泊名利、不以参展获奖为目的的书写者笔下,在那些在书法圈外潜心研究的文化人中。”萧屏东老人正是这样一位淡泊名利、远离书坛喧嚣的谦谦君子。

20世纪40年代,萧老毕业于中山大学体育系,1946年参加革命,学体育出身的他铸造了健康的体魄,令他百岁高龄仍能够长时间挥毫创作而毫无倦怠之色;萧老也是一位诗人,血液里流淌着诗人的气质,历年来创作了大量诗赋、楹联,他的书法充满了恬静淡然的书卷气。

“书者,心画也”“如其心,如其志”。萧老的作品不仅仅草法娴熟,更有一种超然出尘、物我两忘的意境。萧老创作时,一管长锋在手,运起笔来从容不迫且优游自如,不紧不慢、不激不厉。其草书线条简净,结字或婉约或恣肆,章法字组间的起承转合、大小疏密、欹侧俯仰一派天然,无矫揉造作之病,亦无强作潇洒之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萧老深得于右任草书千字文的简洁流美,又与怀素晚年小草暗合,返璞归真,幻化出一种恬淡虚和的境界。

说到萧老的书法,有一个人不得不赞上一段,她就是萧老的儿媳妇包庆美。这些年来,她充当着我和萧老之间的通讯员,多次陪萧老来我工作室,或带我去养老院看望萧老,时间衔接、车辆安排、问候招呼,无不妥帖周到。庚子新春,萧老在养老院又创作出一批新作,当包庆美带过来给我挑选时,我眼睛为之一亮,这批作品与原来的作品相比,起承转合间开合有度,更加洒脱自由,尤其是咏张旭草书落款中“题张旭肚痛帖”几字,气韵连贯,上下衔接天衣无缝,颠倒起伏来得那么自然、率真,耐人寻味。另一幅六尺中堂作品中迸发出来的豪迈畅快,迥异于以往的温文尔雅,显示出这位百岁老人焕发的旺盛的艺术活力,我兴奋地告诉包庆美:快点跟萧老视频,他的草书别开新境了!包庆美回答:湖南省文化馆给他办展览,激发了他的创造力!

永恒不竭的动力

萧老走的当晚,我去医院向萧老告别。从医院离开时,我对萧老的儿子说:“人生六十才开始,你要继承你父亲的衣钵,拿起笔来写书法。”没过多久,他就来跟我的外甥曾祥頔学书法,我也会经常在微信群里给他点评鼓励。

毛泽东主席曾在《纪念白求恩》中号召我们要像白求恩一样,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萧老正是这样一个纯粹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与萧老交往,为他所做的一切,我内心是快乐的。每次和他在一起,看他写书法,我都会深受启发。虽然我当下的研究重点是楷书,但我内心对草书是向往并喜爱的。

我相信,在我今后的书法人生中,萧老书写的场景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我的眼前回放,滋润我、激励我去研习草书。而他的谦逊与恬静,就如暗夜中的一束光,指引着我向前进。今生有缘走近萧老,是我的福气。萧老,我会永远怀念您并将以您为榜样—笃行不怠,勇攀高峰!

自作诗(一) 书法 萧屏东

猜你喜欢
屏东书法展楷书
祝北京冬奥会书法展开幕
向彬师生书法展作品选
南天、南地、南人、南物
楷书的笔势
楷书
卖水果
灵感生成器
硬笔楷书3500字
硬笔楷书3500字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