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司法战线护渠人

2024-03-13 14:56郑茜何妍
方圆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旗渠安阳市检察院

郑茜 何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践行嘱托,感恩奋进。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年来,红旗渠畔的河南省安阳市检察机关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勇挑担当之责,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扎实开展了政治强基铸魂、守护古都文脉、保障农民权益、守牢耕地红线、公益协同保护、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六大行动”,不断在文物保护和乡村振兴中打造安阳经验和样本。

传承精神保护红旗渠水利工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凿壁穿石,挖渠千里,从太行山腰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的引漳入林工程——这就是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在党的领导下,他们不等不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十年修渠,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如今,红旗渠不仅是一项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古都安阳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红旗渠畔的检察机关,在红旗渠精神引领下,安阳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司法战线护渠人的角色定位,紧跟新时代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做好红旗渠保护工作。

2023年8月29日,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对青年检察干警进行红色教育。(来源:受访者供图)

红英干渠是红旗渠第一干渠和英雄渠交汇后形成的一条分支渠,也是林州南部多个乡镇农田的重要灌溉渠道。2023年2月8日,林州市检察院收到红旗渠红英南北分干渠多处渠段被截断或损毁的线索。该院检察官遂通过调取涉案地区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照片,组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文物保护专家实地查看,确认了红旗渠红英南北分干渠4处渠段存在不同程度损毁,总长度达387米,影响附近3个乡镇23个行政村约1.5万亩农田灌溉。为使被毁渠段尽快得到有效修复,同年2月27日,该院向相关行政部门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切实守护好红旗渠文物安全,保证水利工程效能。目前,被毁坏的4处渠段的修复和改道工作已全部完成。

“这个案件线索来源于我们搭建的信息互通平台。”林州市检察院检察长焦琰介绍,立足红旗渠红色水利遗产特点,2022年11月,安阳市检察机关和山西省长治市检察机关建立“红旗渠及其源头保护”协作机制,并搭建了信息互通平台,不仅加强对红旗渠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其使用价值上。针对向渠内排放生活废水、红旗渠一干渠沿线多处非法养殖行为影响周边环境、红旗渠曙光渡槽桥墩开裂等问题,检察机关经调查,分别向所涉镇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确保红旗渠文化和社会价值双提升。

数字赋能保护文物遗产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作为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以甲骨文、青铜器等为代表的丰富文化遗存,全面系统地展现3000多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作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属地检察机关,安阳市检察机关全面履职守护古都文脉,立足打击文物盗掘犯罪,办理了一批涉文物犯罪案件。自2017年6月以来,该市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訴262件382人,追缴文物2200余件,涉殷墟文物犯罪得到遏制。

“不少涉文物犯罪的案子能够顺利移送审查起诉,得益于我们‘数字追捕监督模型的助力。”安阳市殷都区检察院检察长王学东介绍,该院自主研发的数字追捕监督模型,通过数字赋能,挖掘线索、比对信息,给涉文物犯罪分子进行数字画像,精准锁定文物犯罪中的漏罪、脱逃人员,让“沉睡”的数据转化成办案实效。

多次从盗墓者手中购买青铜器的古玩店老板王某到案后,拒不承认自己收购文物具有牟利目的,因证据不足,法院一审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0万元。为此,殷都区检察院借助数字监督模型,进一步夯实证据,确定了王某倒卖文物具有牟利目的,精准定性,依法提出抗诉。最终,法院以倒卖文物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20万元。

除了利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推动类案办理,安阳市检察机关还延伸职能,针对办理案件中发现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存在的安全监管、文化层破坏及土层修复等后续问题,及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提升治理效能。

土地复耕,服务乡村振兴

“感谢检察机关为我们解决难题,要回了土地。”2023年10月,安阳市北关区民航路街道西见山村村民张要龙见到承办检察官索为民时,上前紧紧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

2010年9月,张要龙等14户农民与西见山村委会签订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协议,委托村委会将自己的承包地对外统一出租。没想到的是,某企业租用后并未用于农业生产,而是硬化了地面、修建了房屋。张要龙等人十分不满,多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清理建筑物并实现土地复耕,但均未得到解决,遂向检察机关求助。

2021年9月,获悉线索后,北关区检察院检察官及时调阅卷宗,开展调查核实,查明张要龙等14户农民共计47亩农用地被企业非法占用进行非农建设的事实。随后,该院向北关区自然资源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加强对土地环境的整治管理,有效解决违法占地现象。然而自然资源局并未作出回复。2022年3月,北关区检察院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判令北关区自然资源局在6个月内对辖区西见山村某企业非法占用的土地履行监管职责,督促复垦。截至目前,47亩农用地均已具备复耕条件。

耕地保护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安阳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大局,护航农业生产,开展“保障农民权益”和“守牢耕地红线”专项行动,自2023年以来,共办理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45件,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40件,向自然资源部门发出检察建议7件,涉及各类土地合计309.4亩。

“安阳市检察机关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牢牢把握‘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这一职责使命,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文物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法治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表示,希望检察机关今后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保护好、延续好中华民族精神贡献检察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牢记领袖嘱托,大力发扬红旗渠精神,激发艰苦创业的热情,依法能动履职,求真务实、担当实干,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奋力续写新征程以安阳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安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红伟说。

猜你喜欢
红旗渠安阳市检察院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安阳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途径研究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安阳市
红旗渠水为何会“自流”
安阳市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