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野下对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点思考

2024-03-17 09:48郭琳
科教新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武冈曲子乐器

郭琳

一、引言

多元文化教育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正在各个领域以及各学科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这就说明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应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元文化的核心在于“多”,它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反映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的差异,可以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共存和互相尊重,在这种背景下,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的渗透显得更为重要。

二、当前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传统单一。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音乐教学是采用传统的“师一句,生一句”的模式,带学生学唱一首歌曲,但是对音乐的其它元素一无所知。

(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一些地方民族音乐并不了解,例如《百鸟朝凤》这首曲子的教学,有些教师对这首曲子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向学生简单介绍曲子的基本内容,不能向学生介绍这首曲子的背景故事以及地方文化和各种乐器之间的联系,学生也就缺乏了对中国传统乐器更加深刻的认识,不能很好地体会民族音乐的韵味。

(三)教师队伍杂乱不专。教师的专业素养对音乐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音乐课程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本身的专业素养不够,存在音乐知识不够丰富等情况,对有地域特征的民族音乐缺乏了解,其自身的多元文化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響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音乐教学的探索建议

(一)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多元文化体系的优化

一是“多”元素渗透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音乐形式、接触多种乐器类型、了解多彩地方文化、体会中西音乐的不同魅力;二是多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选择多种乐器来演奏给学生听,在学生通过聆听不同音色的乐器,熟练曲子旋律之后,让学生尝试自行将这首歌曲进行旋律的模唱,这样一来既能使学生在感官上有体会,同时还能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活力。三是“多”形式优化课后服务。在“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学校除了开设音乐舞蹈这些基础课程,应该要增设一些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并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重要节日庆典等校园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多元文化素养,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享受音乐给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二)在音乐教学上进行多方位的创新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根据歌曲的地方性色彩,引导学生去对歌曲所体现的本土文化进行理解。将多元文化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帮助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歌曲的文化内涵。比如,在美丽的武冈就有一种说唱艺术,丝弦小戏。它的语言是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冈方言,音色清亮甜美,旋律流畅悠扬,再配合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表现形式让武冈丝弦充满了魅力。在初中阶段关于《国粹京剧》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在课前导入或者课后延伸环节,加入武冈丝弦的这个内容,整节课就充满了多彩的文化氛围,学生自然能产生想继续学习的主动意愿。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把这些地方文化融入到课堂里,在上课之前做好巧妙的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准确地进行多元文化的渗透,进而达到使学生的音乐情趣得到培养,多元文化得到传播的教学目的。

多元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和保障个人的独特性及其多样化表达,提倡在教育、娱乐、传媒等多个领域实施平等的政策和措施,以此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新时代的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文化的新天地,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受到中西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元文化渗透进去,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因素,音乐课程更能有效地去呈现它的魅力,尤其在当前这个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中,中学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多元文化,以此来促进在身心方面以及音乐素养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武冈曲子乐器
武冈: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力量
学乐器
武冈曾名都梁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乐器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武冈:首个乡镇动物防疫体系改革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