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新年

2024-03-17 09:48张颖
科教新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圆饼叫花子灶神

张颖

腊八盼年第一站

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对于腊八粥,莫言曾经向往施粥的盛典:“据说在解放前的腊月初八凌晨,庙里或是慈善的大户都会在街上支起大锅施粥,叫花子和穷人们都可以免费喝。我曾经十分地向往着这种施粥的盛典,想想那些巨大无比的鍋,支设在露天里,成麻袋的米豆倒进去,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气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凌晨清冷的空气里。”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陈忠实在《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中这样描述:到腊月二十三晚上,是祭灶神爷的日子,民间传说这天晚上灶神爷要回天上汇报人间温饱,家家都烙制一种五香味的小圆饼子,给灶神爷带上走漫漫的上天之路作干粮,巴结他“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当晚,第一锅烙出的五香圆饼先献到灶神爷的挂像前,我早已馋得控制不住了,便抓起剩下的圆饼咬起来。

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九忙年

腊月二十三之后,家家户户都开始为过年而准备,女性最为辛苦。冰心写母亲过年时忙碌的身影:“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

腊月三十吃饺子

腊月三十家家户户吃饺子,但是风俗不一样。莫言就写到了吃饺子时要接财神:“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响亮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出那半碗饺子。”

大年初一迎新

作家周友斌说:“大年初一醒来,赶早祭祀人家的鞭炮声已经零星地响起。睁开眼,感觉一切都是全新的,新的屋子,新的年画,新的窗花……一切日常所见的平常东西都好像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都在眼中变得美好。晚上睡觉时脱下来的旧衣服,早被母亲收拾到一个找不到的地方去了,枕边整齐地放着每个人的新衣服,可以闻到新棉布淡淡的香味,这一切都是母亲等我们睡着之后一一放好的。”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

沈从文说:“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

猜你喜欢
圆饼叫花子灶神
孤独的夜晚
门神想吃立夏饭
一个叫花子的故事
是是非非话灶神
演算:圆饼走到底
宇航员到火星3年吃什么?
天高不为高,人心更是高
西夏灶神像探疑
灶神星上的“黎明”
我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