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故乡是天边雨做的云

2024-03-17 09:48蒋晓莉
科教新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含泪子弟火热

蒋晓莉

读《子弟》介绍就被吸引住了,多么熟悉的场景——大人是同事也是老友,小孩是同学也是同伴。小说用写实的笔法,细腻刻画了主人公的故事,看到最后,心里一酸,两眼含泪。仿佛还沉浸在昔日火热的工厂生活中,沉醉在自己温暖的故乡里,眼前依依惜别的人群,告别的眼泪,分明在告诉我们故乡的帷幕已经缓缓落下。

《子弟》描写了“西铁城”的兴盛衰败,“西铁城”是铁城市西郊小镇、一座从东北中苏边境迁到这里的“三线厂”。建厂初期工人们夏天住席棚子,冬天住干打垒土坯房,工厂建成后,二百多辆卡车拉来了大小衣柜、锅碗瓢盆,慢慢地有了一个个家,形成了一座万人大城,这里有单独的子弟幼儿园、学校、医院、邮电局,这就是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西铁城曾经无比辉煌——高耸的烟囱,火热的车间,忙碌的工人,大家生活富足,孩子们无忧无虑。主人公小满父母离异,他与奶奶相依为命,高中毕业进技校,技校毕业当工人。

小满有两个学习很好的朋友:一个是有望冲击清华的夏雷,一个是总工的千金小姐严晓丹。三位主人公从小一起长大,结下了纯真的友情。

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在经济的浪潮中,被裹挟着、沉浮着、探索着,从凋敝的厂房,从破败的院落走出來,不得不含泪告别故乡,寻找自己新的人生。

在小说《子弟》中,还描写了西铁城大搬迁,不舍的深情,流泪的告别,人们像蜗牛驮着背壳离开草丛,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四十年前上万名工人来了,老婆来了,孩子来了,一家老小来了。他们在荒山开拓,在河沟创业,洒下了汗水,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如今,他们要告别远山上的一座座坟头,告别自己的故乡。

故乡曾经给我们以生命的滋养,每个人生活的轨迹都深深地烙在心底,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离家——故乡已是梦中,炊烟依旧,物是人非。“人的一生可去的地方很多,但是能够回去的地方不多,”故乡已被连根拔起,故乡才是最远的乡。

回不去的故乡,挥不去的过往。故乡仿佛是天边那朵雨做的云,雨下了,云也散了。

猜你喜欢
含泪子弟火热
江东子弟多才俊
请注意,这些新规8月“火热上线”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清明为父上坟
“教育老兵”李守义:为打工子弟打开一扇窗
一位妈妈的含泪讲述:孩子发烧当心川崎病!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火热”的水世界
《青铜葵花》:含泪的微笑,诗意的苦难
心中那颗火热的足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