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与评估探究

2024-03-17 11:31阎庚顺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育数字时代媒介素养

摘要:依托通信技术,如今我国数字媒介业务迅速发展,以不可抵挡之势引发行业新变化。数字媒介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在通信技术深度渗透的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大学生是应用数字媒介的主要群体,大学生的媒介意识、学习能力较强,他们的数字媒介素养也逐渐成为衡量其自身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文章查找文献资料,对数字媒介素养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当前大学生的数字媒介素养进行调查,得出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还需进一步提高的结论,具体表现为对信息内容的甄别能力不强、内容原创性不足、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文章从学校、个人、社会三个层面,探讨培育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生参与媒介互动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循法律法规,合理应用数字媒介创造原创性强、主题内容趣味生动、内涵丰富的信息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数字时代;数字媒介;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03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2026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基于多元传播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的转型发展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A013

一、引言

在一定的媒介语境下,社会个体使用、创造、解读媒介信息,并以此实现社会交往,开展信息交流互动。数字时代,新旧媒体深度交叉融合,打破了原本的壁垒,也推动了传媒业管理体制、行业形态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引发了社会传播环境、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媒介素养的内涵也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延伸。媒介素养渐渐成为衡量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反映出人才培养质量。文章结合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现状,设计科学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方案。

二、媒介素养的概念阐述

“媒介”是一个概念集合,每一种媒介都有对应的具体素养。例如,对于传统书籍这一媒介,它所对应的媒介素养就是要能够准确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准确分析文章的段落构成,达到对书籍内容的深刻理解[1]。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网络平台等数字媒介所对应的媒介素养,是指使用者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能够顺利接收信息、编辑信息和发送信息。同时其对使用者的辩证思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使用者应遵循一定的规范,能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分析使用媒介信息[2]。

三、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对数字媒介知识认知不足

当前,很多大学生并未有效掌握数字媒介理论和技术知识,无法正确应用数字媒介,无法科学高效地解读数字信息。除传媒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大学生对数字媒介理论知识的了解较少,对数字媒介发展历程知之甚少,对数字信息建构过程不够熟悉。这进一步导致数字时代许多学生无法准确认识和判断网络现象,对数字信息内容无法作出有效科学的判断和评价[3]。很多学生对相关软件操作技能掌握不扎实,缺乏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软件操作能力。因技术性知识掌握不到位,大学生也无法对数字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创建。总之,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认知有限,对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发展造成阻碍[4]。

(二)媒体互动程度有待提升

大学生不仅仅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更是生产者。但从当前大学生参与媒介信息互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每天他们都在使用媒介,但大多活动是网上聊天、发布微信朋友圈等,大学生对媒介的应用停留在较浅层次。很少有大学生能够发表高质量的观点,也缺乏参与创作和传播的积极性。数字媒介发展日趋个性化,使用者得以从有限的媒介中脱身,创作发布更彰显自身个性的信息内容。但目前,大学生在使用数字媒介时,更多是浏览信息内容,广泛浏览能够让其在短时间快速了解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信息,但这些内容大多碎片化,接收后会很快被遗忘,因此学生浏览信息时总是漫不经心,并不能通过浏览真正获取知识。在信息内容生产方面,很多学生不具备生产能力,无法对知识信息进行整合,更不能创意地表达信息内容[5]。长此以往,大学生只能被动地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接受数字信息的冲击。

(三)信息辨识能力不足

当今时代是5G网络覆盖的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各类信息内容给受众的感官产生了强烈刺激。同质化信息大量增长,很可能导致舆论声势的产生,或是引发偏见。大学生在面对这些信息时,无法准确辨别信息的真伪,进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与评价。

此外,大学生还无法对信息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信息具有隐晦性和强制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敏感性不强,无法透过信息表象看到其本质,在不知不觉中可能被错误的价值观所侵蚀。

四、数字时代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对策

(一)建设专业理论、实务技能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课程设置方面,要以时代、行业发展前沿为引领,充分体现当前数字媒介的特点,遵循数字媒介、新闻传播规律。在课程设置上,应补充专业化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普及数字媒介知识,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常见数字媒介的认知,让大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课程,了解数字信息产出、传播的过程,掌握当前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同时,还要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

第二,开阔大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高校专业培育以素养、能力发展为导向,平衡好专业学习和通识教育的關系,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跨专业选修课程,让各专业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新闻学、传播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培养不同专业学生跨学科的思维。

第三,开展实操训练,培养大学生实操技能。应在课程中增加媒介实操培训,为大学生打通校内校外的实践渠道,创造更具开放性的实践学习环境。面向校内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专业媒体机构参加实习实训,方便学生了解和接触行业前沿,应用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实操技能。也可以在校内组织开展各种模拟实践、竞赛、专题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运营推广、活动组织能力。

第四,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目前社会对人才的技能素养提出较高要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关键要素[7]。因此,学校应当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考虑岗位就业需求,在校内打造融媒体实验中心,为校内开展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提供软硬件支持。要结合专业教育的具体需要,补充设置融入智媒技术的实践教学案例,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8]。

(二)引领大学生主体自我培育

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培养大学生对数字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让其能够准确识别和解读数字媒介信息,合理应用数字媒介信息。对于数字信息,大学生不能只简单地进行评价和判断,而是要具备批判性眼光和反思能力,能够从表层信息中深挖根本[9]。

目前,很多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固定,倾向于顺着信息报道的逻辑观察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能够基于数字媒介商业化运作,辨别数字媒介的立场倾向,培养质疑信息、批判信息的能力,唤醒鉴别数字媒介信息的意识,能够自觉审视信息,建构关于数字信息的认识[10]。

同时,还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应善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基于科学理论知识,对各个渠道的数字媒介信息进行比对,发现问题疑点,找到症结所在。还要强化数字信息鉴别训练,让大学生真正运用理论方法技巧鉴别数字信息内容真伪,通过反复实践,进一步强化鉴别数字信息内容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应用数字媒介的自我约束意识。大学生在应用数字媒介时出于不同的需求产生不同的行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让大学生能够强化个人定位,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用数字媒介要达成的目的,并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数字媒介,在目标有效性引導之下养成正确使用数字媒介的习惯,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沉溺于各种数字媒介,被数字媒介钳制。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审视自我、自我反思。在应用数字媒介时,大学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界定,形成准确认知,可以让大学生记录自己使用数字媒介的情况,方便大学生调整和规范自己应用数字媒介的行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关注自己应用数字媒介的类别,增强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自主性。引导大学生反思自己关注的媒介类型、信息类别,以及自己是否主动接收信息,从而避免盲目选择数字媒介,明确自己的真实动机,更有计划、科学地使用数字媒介[11]。

(三)政府、社会、家庭各方联动创设高质量成长环境

一方面,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培养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重视度,促使政府、社会、家庭密切关注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培养状况,明确各自的职责与边界,履行职责义务[12]。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为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培养创建更优质的制度环境,应尽快出台有关数字媒介的使用规范,通过加快制度建设,合理约束规范大学生应用数字媒介的行为。另外,还要出台完善有关互联网文化管理、信息服务管理等法律法规,规范数字媒介,避免其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13]。

家庭也需要为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培养创造有利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会影响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形成[14]。

家庭、社区应当提高对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关注度,关心大学生使用数字媒介的具体情况,配合学校教育辅助大学生养成正确合理的数字媒介使用习惯,并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大学生应用数字媒介自我服务、社会服务的综合能力。

要完善家庭教育,为发展大学生的数字媒介素养创设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也应学习数字媒介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积累应用数字媒介的经验,与孩子交流并给予指导[15]。

五、结语

数字时代,媒体行业发展新变化对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提出新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存在的不足,需要高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树立自我培育的科学理念,提高自身甄别、创造数字信息内容的能力和应用数字媒介的自我约束力。政府、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打通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培养体系通道,为大学生良好数字媒介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讨论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媒介素养培养的路径对策,希望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数字媒介信息的甄别、评价和应用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循数字媒介应用规范。

参考文献:

[1] 王智杰.数字媒介时代大学生网络公共言论责任感研究[J].国际公关,2023(14):176-178.

[2] 吕金洲.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剖析[J].许昌学院学报,2023,42(6):154-156.

[3] 刘维多.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本土化教育体系着力点研究[J].大众文艺,2023(22):136-138.

[4] 王新雅.网络群体极化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破解之道[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3(11):38-40,48.

[5] 程成,张争.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记者摇篮,2023(11):39-41.

[6] 陈江宁.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J].今传媒,2023,31(11):164-167.

[7] 于淼,宦婉茹.智媒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及建构路径[J].教育探索,2023(10):49-53.

[8] 周琴,王婕.突发公共事件中00后网络媒介素养的现实审视与提升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0):93-95.

[9] 王殿英,郝婧,李宗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反思:基于对烟台大学学生的问卷调研[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20):96-99.

[10] 王梓城,梁四海.数字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3,45(4):136-140.

[11] 伍永花.本土化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建构[J].青年记者,2022(22):117-119.

[12] 李媛.新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22.

[13] 郑梦晓,尚曙玉,李静,等.新媒介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9(40):103,105.

[14] 岳宇君,王娟.微媒体时代大学、职院学生数字媒介素养的调查与培育[J].情报探索,2019(6):48-53.

[15] 官丽娜.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阎庚顺,讲师,研究方向:全媒体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人才培育数字时代媒介素养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