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世界防务展上的中东军贸态势

2024-03-18 10:39杨近文臧雪静
世界知识 2024年6期
关键词:防务展军贸防务

杨近文?臧雪静

在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持续延宕、红海紧张局势不减、美国对中东多国发动空袭的复杂国际环境下,由沙特阿拉伯军事工业总局主办的第二届世界防务展于2月4日至8日在利雅得召开。全球主要防务公司齐聚沙特,在展示最新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也显示出中东军贸态势的变化。

防务展规模创新高

本届世界防务展的主题是“为明天装备”(Equipped for Tomorrow),并专门设立了“防务中心拥抱未来”论坛,与会人士就军事前沿创新进行交流。本届世界防务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展规模及签约额创新高。来自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约770家展商参展,而2022年首届世界防务展约有42个国家和地区600家展商参展,展会时间由上一届四天增加到五天。本届展会共有441个代表团和近10.6万人参加展会,规模均超过上届。本届展会上签署的采购合同总价值约为70亿美元,其中沙特国防部采购金额达53.3亿美元。

二是沙特本土防务企业积极参展,其国防工业本土化政策显现积极成效。沙特在本届防务展中专门设立了展区,除本土防务公司参展外,沙特国防部、军事工业总局、军事工业公司、防务研发总局以及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部门均设有展台。防务展期间,沙特政府宣布,2018年至2023年,其国防工业的本土化率从4%上升到13.6%,同时推出超过74个供应链本土化的投资机会,预计到2030年本土防务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将达到约250亿美元,将直接和间接提供4万和6万个工作机会。沙特本土化最有成效的防务展品之一是美国洛马公司在展会上推介的在该国实现本土化生产的萨德反导系统导弹发射车。

三是中国防务装备首次集中统一按作战体系参展。此次参展的中国军品一改其他展会各军贸公司单独参展方式,以“为世界共筑和平,为和平磨砺铠甲”为主题,按照陆上装备、空中装备、海上装备、防空反导反无人装备、信息系统装备、单兵装备以及无人装备等七大体系,统一展示亮相。此外,室外静态展区还展出了1∶1比例的“翼龙”-10B模型及相关配套武器。防务展期间,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C飞机和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枭龙”飞机还进行了联合飞行表演。

四是俄罗斯防务企业参展规模扩大。俄罗斯20余家防务企业展出650种武器装备,包括防空系统、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装甲车、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等,展出数量与上届相比翻了一番。俄方表示,许多参展装备经过了实战检验。其中防空武器占很大比例,包括S-400、S-350E、“维京人”、“道尔”及“铠甲”防空系统等,特别是“铠甲”系统展出了俄最新研制的射程7千米的小型反无人机导弹。据媒体报道,展会期间,沙特向俄罗斯采购的首批“铠甲”系统已到货。室外静态展区展出的伊尔-76MD-90A重型运输机,换装了新发动机,航程达4000公里,有效载荷能力也大幅提高,最多可运载60吨货物。

五是土耳其国防工业创新不断增强,在国际军贸市场持续发力。土耳其参展商数量众多,其展台面积占展馆总面积的15%左右。本届展会室外静态展区展出了两架土耳其Baykar公司研发的无人机:一架是在沙特PSDSARC公司展区展出的TB2无人机,显示了该机型本土化制造的成果;另一架是将在沙特本土生产的Akinci无人机,土耳其与沙特在2023年7月签署了该无人机项目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该产品本土化率将达到70%,预计2026年首架Akinci无人机将被交付沙特空军。Baykar公司还透露其已经与30个国家签署了TB2型无人机出口协议。

本届展会中,欧美厂商展出的武器装备大多和与沙特已有或潜在合作的项目有关。此外,以色列和伊朗两国的防务装备生产商未参加本届展会。据观察,本届世界防务展与在阿联酋举办的阿布扎比防务展的规模仍存在差距。

沙特积极推动防务工业发展

由于工业发展水平有限,沙特武器装备长期以来依赖国外进口,此前仅有2%的武器装备是从国内采购。由于沙特深度介入也门冲突以及美国对中东政策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等因素,美国开始有选择地向沙特提供武器装备。此外,沙特也看到阿联酋和卡塔尔等为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致力于实现经济多样化以及发展防务工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基于成为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核心国家的定位,沙特迫切需要摆脱武器装备对外依赖,因此把发展本国军事工业列入“2030愿景”规划中,确立了实现50%军备国产化的宏大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首先,政府全力支持防务工业本土化。为落实愿景目标,沙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2017年成立的军事工业管理总局在装备采办、补偿和工业发展方面拥有广泛权力,建立了军工市场数字平台,邀请国内外企业参与投资沙特一系列军工项目。2019年,沙特政府将经济补偿计划调整为工业参与计划,并制定了《工业參与政策》指导文件。为吸引外国投资,沙特政府一方面利用行政手段,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如果外资企业没有在沙特设立区域总部,政府将不会与其签署新的合同(同时公布了几项例外规则);另一方面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为在该国设立地区总部的外国企业提供免征30年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另外,政府和军方对本土防务企业在资金和合作上都予以优先支持。

2024年2月4日,第二届沙特世界防务展在利雅得开幕。图为中国防务展团展区。

其次,成立国有军工企业,布局四大业务领域。2017年5月成立的由政府主导的沙特军事工业公司(SAMI),重点布局以下几个领域:空中系统,主要开展固定翼军用飞机和无人机的生产和维修;陆上系统,主要开展各类军用车辆和武器的生产维修;武器及弹药,主要开展弹药生产和制导设备等相关技术研发;国防电子系统,主要开展雷达、传感器、通讯系统与电子对抗等装备生产研发。SAMI公司成立后,收购兼并了多个本地公司,并与至少12个外国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包括与法国赛峰建立发动机MRO公司、与美国洛马公司建立复合材料加工中心、与土耳其Baykar公司建立无人机生产厂,并与法国空客公司签署直升机维修合作协议,等等。沙特SAMI公司收入年增长率超过21%,2023年位列全球最大100家防务公司第79位,其目标是2030年进入全球防务公司前25位。

第三,推行本地化合作,支持本地中小企业提升防务研发生产能力。目前沙特中小企业对GDP贡献仅占20%。沙特防务工业领域公司从2019年五家猛增到2023年的265家,这些企业积极寻求与国际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沙特国防工业向多样化和自主化方向发展。

当前沙特已經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武器装备采购,而是专注多元化采购,强化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强防务领域国际合作。沙特通过一系列措施在提升军事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不仅减少了对国外武器装备采购依赖,也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内就业和技术发展,并且大幅改变其国际形象。

中东军贸市场持续活跃

中东地区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武装冲突升级等安全风险长期存在。该地区国家军费开支多用于装备采购,军贸市场呈持续活跃态势。2018~2022年,中东地区国家武器进口总额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额的31%,沙特、卡塔尔和埃及位列全球前十大武器进口国。2018~2022年,沙特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进口国,仅次于印度,武器进口额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额的9.6%,主要供应国为美国(78%)、法国(6.4%)和西班牙(4.9%)。近几年沙特防务采购对象趋于多元化。沙特是全球第19大经济体,2024年军费预算为717.3亿美元。卡塔尔是全球第三大武器进口国,武器进口额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额的6.4%,主要供应国为美国(42%)、法国(29%)和西班牙(14%)。埃及是全球第六大武器进口国,占全球武器进口总额的4.5%,主要供应国为俄罗斯(34%)、意大利(19%)和法国(19%)。

近年来,中东地区军事装备采购的一大变化体现在无人机领域。2014年中东地区的11个国家都没有察打一体作战无人机装备,而到2022年已有八个国家获得了该类装备,无人机领域的研发生产也成为该地区防务企业的重要业务之一。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开拓和布局中东军贸市场。韩国将沙特、埃及等中东地区武器进口大国视为未来三年重要开拓对象;土耳其依托无人机产品加紧向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输出武器装备,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4年2月4日至8日,第二届沙特世界防务展在利雅得举行。图为人们正在参观防务展上的装备模型。

过去,在全球万亿美元GDP俱乐部中,中东国家长期缺席,而2023年沙特和土耳其GDP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这也预示着地区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将显著增强。透过本届展会可以看到,当前及未来以阿联酋和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地区国家战略自主性不断提升,它们在加大武器装备多元化采购的同时,积极推动本国军工企业增强研发、生产与维修保障能力,促进国家发展、巩固国防安全已成为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关切。

(杨近文为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臧雪静为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工程师)

猜你喜欢
防务展军贸防务
军贸科研项目档案管理问题解析与对策
新一代军贸防空体系:可快速“量身定制”的防御系统
军贸项目技术转让过程中提高出口文件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中东军贸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欧盟推出“史无前例”的防务计划
揭秘世界五大防务展
第12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掠影
2013年英国防务展凸显欧洲特色
欧美军火商到中东抢订单
中法战争对台湾防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