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3-18 15:55夏春红连轩琪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关键词:证书院校制度

夏春红 张 晓 连轩琪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8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要求与目标发生了变革。在此背景下,相关医疗机构对于护理专业人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外,还要掌握多种职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环境的变化,提高工作成效。对此,多数高职院校开始尝试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并结合教育部的要求,合理应用“1+X”证书制度到改革过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流程和整体内容都得到了大幅优化,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1+X”证书制度概述分析

高职院校在“1+X”证书制度的引领下,能够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入新的活力。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市场环境,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流程和内容也得到了大幅优化,这对提升高职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储备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1+X”证书制度下,“1”代表学历证书,“X”则象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两个层面的证书可以相互补充、互相融合,构成一种自由置换的关系。高职生可以通过获得这两个层面的证书,实现对自身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获得更全面的发展[1]。

目前,在“1+X”证书制度的引领下,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也让传统课堂更具有生产性特征,增强了实践教育性。一般来说,护理专业以学生专业技能为重要考核内容,“1+X”证书制度的加持,能够帮助教师更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学情,并从即“1”和“X”两个层面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其中,“1”指的是高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课程知识和护理技能学习,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最终获得职业教育文凭。“X”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某项专业性职业技能,通过职业技能认定考核,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在“1+X”证书制度中,“1”和“X”是紧密相连的。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1”属于“X”的主体,是获取系统化和全面化证书的重要途径。而“X”则是“1”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拓展和补充,是获取灵活化和多样化证书的主要途径。

二、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价值

(一)合理配置已有资源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资源较为完善,同时多渠道的知识获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然而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较为不足,在获取知识时也易受多种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的提升。通过实行“1+X”证书制度引领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将政府、高职院校和社会等各方面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有效汇聚人才培养力量,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帮助教师拓展教育资源,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日后顺利就业和更好地择业打下基础。

(二)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由于传统人才评价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学历作为判断个人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现代人才评价标准的出现,表明了这种方法的片面性以及其对选拔优秀人才缺乏指导意义,对教学质量提升也无助益。通过实行“1+X”证书制度引领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将高职学生的学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这种评价方式比传统的人才评价方式更加具体和直观,能够准确反映高职学生对护理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拥有“1+X”证书将在就业市场上使他们更有竞争力,这将有助于高职毕业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积累创新改革的经验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非常重视,特别是在“1+X”证书制度的引领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高职院校纷纷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融入自己的教学改革计划中。然而,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在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一些高职院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策略也不尽相同。鉴于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借助“1+X”证书制度的实施,推进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填补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为目标,并为其他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2]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教学管理不科学

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而言,采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推进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实施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时,教师作为主要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整体质量。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1+X”证书制度的实施意义,仍然把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传授上,而忽略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在实际的护理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关注护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对岗位人才能力需求把握存在模糊性,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及时更新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只是帮助学生顺利获得毕业证书。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一些高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无法胜任工作内容和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等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还会对高职院校的口碑和就业率造成一定的影响[3]。

(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目前,护理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改革面临一些挑战。尽管多数院校已开始“1+X”证书制度的相关研究,并将其作为专业教学的一部分,但仍有一些教师未能全面、系统地改革授课流程和教学内容。这是因为他们盲从其他学校的改革模式,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导致护理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外,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教学改革机制已经成熟、完善,但在护理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改革时,对教学内容创新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需求存在明显脱节,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阻碍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水平的提高。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关注护理专业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推动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4]。

四、“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策略

(一)建立领导小组,规范教学制度

为确保“1+X”证书制度在高职学校顺利实施,应建立对应的领导小组机构,从顶层设计与宏观管理上引领“1+X”证书制度与护理专业教学融合。由分管教学的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和护理系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各学科教师代表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领导“1+X”证书制度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落实过程。一方面,小组要定期开展讨论会,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寻找符合本校教学建设的改革路径和有效策略,推动以证书为引导的护理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案。同时,小组还应积极组织校内活动,基于证书考核内容设计相应的技能大赛,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技能成长的机会。另一方面,领导小组应制定标准化的实施规范制度,对课程教学的内容、方式、体系以及实训项目做出科学规划,引导教师按照规范实施教学活动。

(二)完善教学模式,突出证书引导

在推进护理专业教学与证书制度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可为教师提供教学方案与流程的基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领导小组应当设计符合学校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进。

第一,教师小组应当对课程中的专业知识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删除那些过时、不实用、与实际操作有差距的内容,从证书考核的主要内容出发,优化课程,建立以证书考核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与流程,引导学生按照知识模块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将证书考核中的知识点融入教材之中,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证书获得能力[5]。

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优化与完善。在传统的护理课程教学中,一般是先进行理论授课,再通过实践练习技能与操作。但整个课程内容相对零散,学生难以建立起统一的知识结构。然而,在“1+X”证书制度下,学生的考核更加注重实践项目的综合考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建设过程中,以项目内容为主,让学生以实践案例为学习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知识的整合和构建的目标。

第三,需要从学生的发展方向入手进行改革。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高职学生的发展方向分为就业和升学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在融合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机制,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类,通过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树立就业或升学的目标,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设置。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需要重新规划课程体系,将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为1∶1 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程和岗位实习时间。对于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在满足实习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理论课程比例。此外,在教学中需要促进“1+X”证书制度与护理专业的融合,同时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组织“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学生参加等级证书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深化教师水平,建立考评机制

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团队的质量对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打造具有专业突出和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首先,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和认识“1+X”证书制度于护理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立足当下教学目标,举办培训活动和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使他们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贯彻证书内容。其次,需要建立明确的教师考评体系,以评价教师在证书制度下的培训成果、教学效果和师德师风等方面表现。最后,优秀教师应该得到更好的薪资待遇、职称晋升和出国进修的机会,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6]。

(四)转变就业方向,打通新兴渠道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现实问题,因此高职学校需要探索新的就业渠道,重点关注技能证书。例如,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养老服务行业成为未来的热门产业。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开设针对性课程,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存在断点。基于此,教师可依托“1+X”证书制度,与养老院合作,以初级“老年照护”证书为目标,建立以养老服务和老年护理为导向的就业渠道。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也能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无缝衔接。

综上所述,鉴于高职护理专业教学面临着多重挑战,广大教师应正视“1+X”证书制度于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从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和就业渠道等方面提出全面的改革措施和路径,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此外,在今后教学中,高职学校和教师应当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证书院校制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