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4-03-19 14:01孙安民
中华魂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孙安民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华文明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根基、突出特性和时代价值,增强了全党全社会提高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一、中华文明蕴藏着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精神基因

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進步状态。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人类不同群落在不同时空条件下连绵不断的文明呈现过程中,形成了人类文明整体的不断演化和进步的历史趋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具有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是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所在,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长期演化的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了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承发展基因。例如,“天下大同”、“兼济天下”、“协和万邦”的世界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直承续“和合”、“仁义”的基因。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早已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孕育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从5000多年的历史洪流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深深根植于我们的血脉中,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力量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魂。中华文明展现了中华民族长期奋斗创造的文化精品,是中华民族赓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基。例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观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和戒奢以俭的生活态度等,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化发展和中华民族赓续前行的精神支撑。历史带给中国人的是一个极具分量与独特性的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嬗变而不曾中断,既标志着一个独特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也彰显着与世界其他文明互联互通的包容和开放。

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力量,是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根。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其根底之牢固、蕴藏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影响之深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奋斗中扭转命运、铸就辉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文化资源。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文明发展长河的内在延伸。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每一种文明都在具体的时空和人类历史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丰富的文明特质。中华文明5000多年一脉相承,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不曾中断。在中华文明长期演进的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方式,形成了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使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在5000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貴”,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魂。这五个特性彰显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民族品格,反映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新时代新起点上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生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品质,蕴藏着中国文化世代传承发展的文明基因,积淀了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精神之源,进而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时代新起点上,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担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使命。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加强中华文明研究宣传工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科学理论。“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要坚定历史自觉,加强中华文明研究,更加全面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绚丽风采,更加深刻、准确地阐释中华文明的发展道路、特点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5000多年文明中的精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第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立根铸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文明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有力体现,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体现了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要坚持保护传承,做好中华文明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要深化文化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快文化的对外开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拉紧各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纽带,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谱写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篇章。

(本文作者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