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结合成果导向教育在医学生检验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3-19 09:20蔡欣刘坤衣文婷曹善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医学生教学效果

蔡欣 刘坤 衣文婷 曹善楠

检验医学被称为实验室医学,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利用实验室中的各种技术和工具,对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评估疗效以及追踪病情发展等[1]。检验医学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领域,包括血液检查、血清学检查、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等多个方面。因此,为了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检验科医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生理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也对检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是一种模拟真实情景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现已在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广泛应用[3]。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认为,所有教学设计、方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取得相应成果,在国外广受推广,而在国内尚未普及[4]。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21 年7 月—2022 年8 月实习的96 名医学生,通过分组对照,分析仿真模拟结合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对医学生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21 年7 月—2022 年8 月实习的医学生96 名,纳入标准:均为本科实习生;对检验医学知识具有一定了解;医学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学习态度极为消极;参与其他教学培训;中途退出教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 组,各48 名。对照组男20 名,女28 名;年龄20~25 岁,平均(22.53±1.02)岁。观察组男18 名,女30 名;年龄20~25 岁,平均(22.61±1.05)岁。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号2019081603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教学:由带教老师主导,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将医学生分为8 名/组,采用幻灯片(powerpoint,PPT)课件进行集体授课,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检验医学相关内容,之后以理论授课方式讲解,引导医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及时解答。课后带教老师可组织学生参观检验室,观摩书本中提及的仪器、设备,讲解操作流程,参观结束后布置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学研究,有不懂的问题可于下节课堂上提出。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仿真模拟结合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具体如下。(1)确定教学计划: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本次教学的临床目的,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需具备趣味性、代表性,紧扣学习目标。(2)教学前:带教老师根据教学项目,准备各种学习材料,利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建立网络虚拟仿真模拟教学平台,主要内容包括系统化的介绍实验原理、针对性分析仿真病例及荧光核型、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引导学生利用仿真模拟教学平台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设计将模拟的检验项目工作流程,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具体环节及相关注意事项,分小组进行,8 名/组,要求组内成员分工合作,相互讨论完成。带教老师随机提出问题,并抽取小组成员回答。(3)教学中:开始前,带教老师借助趣味性临床案例引起正确话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亦可在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以提高学生认同感、专注度。由小组代表向带教老师、其他学生建讲解模拟的检验项目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带教老师从总体出发,进行把关,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仿真模拟实验开始后,学生按照设定的检验项目工作流程模拟检验工作,从实验前试剂、仪器等准备、标本采集、检验方式及流程、结果分析、编写报告,均需学生独立完成,带教老师仅发挥“领导者”作用,严格把控检验质量。(4)教学后:带教老师针对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引导组员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明确问题。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2 组教学均为1 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医学生考核成绩、综合素质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3.1 考核成绩

教学结束后,对2 组医学生进行考核,总分100 分,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0~40 分)、临床实践(0~30分)、荧光核型判读(0~30 分)。评分越高,则学生考核成绩越好。

1.3.2 综合素质

教学结束后,对2 组医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考包括查阅文献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表述能力、临床证据获取及知识理解能力、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临床前沿把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9 个方面,评分均为0~10 分,评分越高,则学生能力越强,综合素质越高。

1.3.3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以问卷形式调查2 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喜欢该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该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该种教学方式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希望能够扩大该种教学模式应用范围,调查表作答方式为肯定、一般、否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医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医学生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荧光核型判读及总成绩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观察组考核成绩对比(分,±s)

表1 对照组、观察组考核成绩对比(分,±s)

2.2 2 组综合素质比较

观察组综合素质各项目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观察组综合素质对比(分,±s)

表2 对照组、观察组综合素质对比(分,±s)

2.3 2 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

观察组对教学效果评价中喜欢该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能够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希望能够扩大该种教学模式应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组、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比[名(%)]

3 讨论

检验医学是一门涉及多个专业和学科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结合临床诊断和检验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从而促进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5-6]。随着目前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检验医师的要求愈发提高。检验医师不应局限于技术操作,还需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掌握实验室技能[7-8]。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教师做好实习医学生的教学工作,促使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于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均以带教老师为主体,带教老师在课前做好大量准备,学生跟随带教老师思维模式学习,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获得较多的独立思考时间,难以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故缺乏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10]。本研究中,较对照组,观察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荧光核型判读及总成绩评分均高,综合素质各项目评分均高,观察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仿真模拟结合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考核成绩、综合素质,且教学效果评价高。其原因为仿真模拟教学模式能够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对医学生进行专科课程教学。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脱节,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帮助医学生尽早积累临床经验,并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认为一切教学活动均需围绕学习成果开展,最终教学目标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1-12]。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正确引导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注重实践,通过在教学期间模拟临床上的真实案例,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实践。在教学结束后,带教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回顾,展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记忆[13-14]。医学生成绩的提高不仅涉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还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5]。通过审视仿真模拟结合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的整个教学过程,本研究发现学生在教学准备、执行期间和总结阶段,都能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这种模式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加工和应用,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从而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小组成员能够协同合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力,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仿真模拟结合成果导向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医学生检验医学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进而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评价。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医学生教学效果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