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马燕”

2024-03-24 18:59李钧德马思嘉
党员文摘 2024年5期
关键词:晓玲同心县白菊花

李钧德 马思嘉

“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

20多年前,在宁夏西海固同心县张家树村,正就读小学五年级的马燕在豆子种植说明书的背面写下题为《我想上学》的信,让弟弟念给不识字的母亲听。母亲白菊花含泪听完了信。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这封信连同马燕的三本日记,引起媒体的关注,《马燕日记》也出版成书。

在这个13岁女孩简洁的笔触中,西海固山村孩子艰难的求学及生活细节一一展开,但是,“不过在(再)苦在(再)累,我也不怕,我要勇敢地去追寻我的理想”。

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马燕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家中资企业在法国的员工。

马燕命运的改变,源自一次偶遇;千千万万“马燕”命运的改变,则离不开国家政策。在这片马燕曾生活、学习过的土地,如今的“马燕”们是什么模样?

母亲希望女儿“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雪停了,风也停了,我们姐弟三个和我七十岁的老奶奶就去背雪,把一个井都背满了。这一冬,我们没有缺水喝。

——《马燕日记》(2001年12月4日星期二小雪)

张家树村属于同心县预旺镇,是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在黄河水通过国家“扬黄工程”抵达这里前,当地百姓种地要“靠天吃饭”,生活用水则来自井窖里储存的雨水、雪水,饮用时还需撇去浮在表面的昆虫和杂物。

马燕有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人只有五亩旱田,糊口尚且不够。马燕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因为没有多的工作机会,当时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家种地。为了增加收入,白菊花只好搭乘村里人的手扶拖拉机,去宁夏北部、内蒙古等地捡发菜挣钱。捡发菜很辛苦,无论寒暑,捡发菜的人都睡在山坡上。

马燕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让妈妈下半辈子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白菊花不是不懂马燕的渴望,却感到力不从心,她给不了他们远大的理想。

听完马燕的信,这位母亲再次踏上了捡发菜之路。村里人调侃她:“女娃娃上学有啥用嘛,迟早都要许给人家的,能识几个字就行了。”

白菊花却希望女儿有与自己不同的人生:“我小时候只上了半年学,早早嫁人,围着锅台转,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我就觉得马燕不能再这样了,她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一切都不同了

今天我才知道这星星是数不清的,才知道外面的世界竟这样大。

——《马燕日记》(2001年11月13日星期二晴)

《马燕日记》吸引了国内外人士捐款。这些捐款资助了马燕和许多像她一样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女孩。她还拿出三分之二稿酬,捐给了更多家乡孩子。

当时,马燕的五叔马东林的大女儿上到初一就因贫辍学。如今,五叔的小女儿在县城读高中,他在城里务工、租房陪读。“那时候家里太穷了,如果大女儿能赶上国家政策,说什么我也会让她上学,有知识太重要了。”马东林说。

西海固百姓如今深信:一个孩子考上大学,就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继马燕考上大学后,她的两个弟弟也顺利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他乡过上了理想的生活。“我特别高兴,孩子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生,一切一切和我都不同了。”白菊花说。

由于生存条件艰苦、饮水不便,张家树村在宁夏“十一五”“十二五”生态移民期间已整村搬迁。曾经,马燕一家一年的收入只有1000余元。2023年,同心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14885元。

这座桥就是我的“中国梦”

今天又放假了,我和弟弟又要走那条永远走不完的路了。

——《马燕日记》(2001年9月15日星期六阴)

2001年9月,马燕成了张家树村第一名女初中生,却也面临新的难题:从张家树村到镇上的预旺中学约20公里,她和弟弟要步行往返。由于村鎮间距离远,学生大多住校。周五下午,学校早早放学,让学生回家;周日下午,学生再背着黄米和几个馍馍回学校。

“有钱”的孩子,会花钱搭乘去镇上赶集的手扶拖拉机去学校。马燕没钱,只能和弟弟徒步四五个小时回家。

如今的西海固,硬化路四通八达,唯有黄土崖下的深沟巨壑亘古未变。

马燕上学时,要经过一道数十米深、近百米宽的沟壑。她在日记里写下过沟时的恐惧:“走在路上的时候,我的心里非常害怕,因为有很深的沟,很陡的山。还有的时候,路上有小愉(偷)要钱。”

胆子再大的孩子,也害怕晚上过沟。有时候家长们到沟的对面去接娃娃,要是干活耽误了,就在沟对面喊娃娃的名字,给娃娃壮胆。

2018年,沟上架了桥。桥的一边,依稀可见贴着崖壁的羊肠小道,当地人称之为“羊走的路”,马燕上学时曾无数次走过;另一边则是拦洪水库,盐碱水将黄土浸成盐霜般的白,倒映着晴朗的蓝色天空。

“没有走过深沟,你就不知道桥的重要。2016年,城阳沟大桥建成。盼望了那么多年的事就这么变成了现实,像做梦一样。”马燕的初中同学马成奇,谈起自己当年上学时路过的城阳沟和现在的城阳沟大桥,这个已是同心县马高庄乡领导的沉稳青年难掩激动。

学校成为镇上最美的风景

我在想,到什么时候上学,我才能不挨饿呢?

——《马燕日记》(2001年10月30日星期二阴)

20多年前,每周日下午回学校时,马燕要背一小袋黄米、五个馒头,作为这一周的伙食。她将黄米拿到食堂换成饭票,确保每天能吃上一碗黄米饭;五个馒头,被她储藏在木头盒子里,每天吃1個。

教室是简陋的平房,窗玻璃总是残破的。为节省换玻璃的钱,学校干脆用砖将窗户封死,只留顶部一线天光。冬季寒冷,早上值日的学生要提前生好炉子,待师生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跑完早操,教室才有些温度。

宿舍里,十几个孩子挤在土炕上,冬天冷得不敢脱鞋,晚上睡觉却还要打开窗户,因为炕下烧的是煤饼,学校担心孩子们一氧化碳中毒。

如今,气派的校舍和城里的中学并无区别,只有女生宿舍楼前那棵老榆树,见证着20年沧海变桑田。宿舍楼里温暖如春,每层楼都有水房、水冲厕所。宿舍一角摆着学习桌,学生或坐或立,嬉笑谈天。

15岁的冶晓玲在预旺中学读初三,是“最困难的那类学生”。父亲早亡、母亲改嫁,爷爷冶正龙独自抚养冶晓玲和她的弟弟妹妹。因要照看孙子孙女,冶正龙无法外出挣钱,祖孙四人靠政府每月近4000元补贴生活。

冶晓玲姐妹周一至周五住校,费用全免。她们的早午餐皆由学校免费提供:早餐有鸡蛋;午餐则是荤素搭配加米饭,且经常换花样。对低保、残疾、建档立卡户等六类困难学生,晚餐也免费,学校每学期会给家长账户补贴几百元,学生“刷脸”就能吃饭。冶晓玲姐妹即便没有生活费,也不会像马燕当年一样饿肚子了。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以前,我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村,一天就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也不知外面的世界是怎样……转眼几年,也许还有更多、更大的城市在等待着我们。

——《马燕日记》(2003年3月29日星期六晴)

《马燕日记》出版时,现任同心县教育局副局长的苏润军正在另一所乡镇中学当老师,正好经历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变化。

一方面,上学路上的经济障碍扫清了,脱贫攻坚期间提出“两不愁三保障”,包括“义务教育有保障”;另一方面,“女孩上学没用”的观念也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女生考上大学、改变自身与家庭命运的案例,无形中影响着村民的认知。如今,同心县再无学生无故辍学。

同时,小规模乡村教学点大多已撤并,同心县通过办寄宿制学校、购买校车服务等方式,把师生集中到了教育资源更优质的大规模学校。

2023年9月,20多名学生从偏远的郭阳洼小学,来到马燕曾就读的预旺镇中心完全小学。六年级学生马瑞芬的上学路从4公里变成15公里,但通勤不成问题,因为免费校车每天都会到马瑞芬家门口按时接送。大课间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老师们更有趣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朋友,都让她觉得新学校很好,“爸爸妈妈都说我变开朗了”。

黄土高原依旧,而高原上的人们,俨然有了另一番人生。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晓玲同心县白菊花
小青蛙学本领
一只玩具小熊
白菊花
中国曲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走进宁夏同心县
浅析玉米的高产种植技术
1955—2015年同心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和陶乐镇干旱土地的管理研究
没有回复的短信
白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