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下工厂的革新
——以湛江钢铁厂景观项目为例

2024-03-29 06:12苗思茗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5期
关键词:钢铁厂湛江厂区

屠 玮 苗思茗

1 背景研究

1.1 项目概况

湛江钢铁厂地处中国广东省湛江市的东海岛周围。该厂是由中国最大的国有独资钢铁联合企业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控股,同时结合广钢、韶钢共同建立起来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作为宝钢的“四大基地”之一,湛钢拥有千万吨生产能力,业务生产主要分为热轧、冷轧与炼钢三大板块,企业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厂、打造世界最高效率的生产基地。

1.2 项目背景

近年来,为了实现社会、自然、经济和谐发展,有关生态环境的政策被提出。2019 年4 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发文字号:环大气〔2019〕35 号),显示出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与普通民营企业不同,湛江钢铁厂以国有化为立足点,坚定支持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成为“世界最高效的绿色碳钢生产基地[1]”。在生产技术上使用低碳的冶炼方式节能降耗;在原材料上推进新清洁能源的运用,优化能源结构;并同步提升厂区整体生态环境,打造“绿树+蓝天+厂区”相融合品牌新形象。

1.3 相关概念

1.3.1 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也引起了业界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且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这一理念在建筑景观设计上体现在3 个方面:第1,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设计本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第2,改善厂区环境质量,使得整个厂区焕发生机。第3,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的认知与环保意识。

1.3.2 整体风貌提升

采用景观的一些相关设计手法,对所在区域的空间环境进行优化,以使场地整体形象更具艺术性与生态化。这一提升涉及到艺术、植物、构筑物等多个部分,但主体是生态性与效果表达。本文的提升目标不仅包含厂区室外环境空间,对一些需要改善的破败现状也会进行艺术化的改造设计,例如厂区建筑的外立面。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对于需要景观化提升工厂的研究已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认可这种方式带来的各方效益。但每个场地都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因地制宜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考量[2]。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将生态理论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工厂景观设计,可以为之后的设计提供不同的思路与借鉴。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钢铁厂区景观提升的适用性。

2)探讨国内外的案例,结合厂区的背景环境探寻景观整体风貌提升的可行性。

3)讨论该景观设计手法的意义与影响,分析影响其成功的因素。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景观风貌提升案例

2.1.1 德国北杜伊斯堡炼铁厂景观改造公园

该地区原为钢铁厂和炼炉厂,现被改造成一个200 hm2的综合休闲性公园。公园内有包含高炉园、熔渣园与水公园在内的多个项目节点,它们彼此独立运行却又相互交融,与周围的街道一起,共同串联了这片土地的肌理。

设计尊重场地内原有形态并整体保留,同时将不同功能空间用极简艺术的手法置入,与当时主流的保留部分结构作为景观装置的设计手法截然不同,极富创新性。

2.1.2 北京首钢园区景观设计改造

首钢工业园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于2010 年结束生产,摇身一变成为集生态建设、商业价值、文化创新为一体的工业遗址,并吸引了冬奥组委会的入驻。在设计时将各区域打破重组,增加了训练中心、办公中心、咖啡厅等功能空间,最大化地保留场地记忆。

在材料选择上就地取材,加大对可回收材料的循环使用,减少碳排放。使用线性空间的手法将原有的场地空间相延展,并使用镜面水池、层次种植、灯光效果等手法增加景观记忆点,为整体改造增色。

2.2 借鉴与小结

多数厂区的景观改造都会考虑到保留场地的原有风貌,在设计时对其进行合理考量。这些改造提升是艺术的载体与空间的转变,推动着城市更新的进程[3]。但其中一些厂区的景观较为单一化,偏向考虑对单体建筑的翻新及静态规划,缺乏从整体区域上对生态环境恢复的考量。

3 湛江钢铁厂的景观提升思路与方法

3.1 现存问题分析

3.1.1 植物种植缺乏设计

场地内的植被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分布不均、缺少层次、缺乏亮点等情况。一些区域过于依赖乔木种植且品种单一,缺乏灌木与地被植物的下木层次,同时缺乏色彩上的变化,很难形成特色的记忆点。

3.1.2 充满陈旧感,整体环境与企业形象不相符

湛江钢铁厂建厂有十数年,厂内设施保存完整,但由于初期的工作重心在发展产能上,导致在环境的提升和人文体验方面有所欠缺,整体环境呈现出陈旧感。此外,建筑、构筑物等设计大多色彩形式类似,保持统一性的同时缺乏活力,无法贴合企业想要打造的现代化风格。在新时代的发展模式下需要对厂区内部整体环境进行修缮,以期达到与其产能相匹配的企业形象。

3.1.3 缺乏整体规划

场地内部道路呈网格状纵横分布,主路较为宽敞,一些小路有损坏,缺乏生态管理。基地内设施陈旧,缺乏可参与的开放型活动空间、私密性高的休息空间、功能性明确的绿地空间等。同时,缺乏可以体现湛钢厂区文化与历史文化的独特景观。

3.2 提升难点

场地的规模较大,在保证工厂生产进度不被耽误的同时,在空间规划上更好地实现新旧功能置换成为景观提升需要考虑的要点。从单体到整个厂区,从局部到区域的规划,改造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间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最终目标。除此之外,湛江钢铁厂的景观提升需要融入到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中,不破坏场地内的历史文化感,基于时代和使用者的需求去合理地塑造场地景观。

3.3 湛江钢铁厂的整体风貌提升改造思路

3.3.1 山水经纬,花开湛钢

“山水”指在提升设计中对与山脉和流水相关元素的运用,而“经纬”则是与场地内的道路名称相对应。三面环海的独特地理位置让海洋文化成为厂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因此在景观改造时多选取了与海洋有关的一系列元素。深浅不一的波浪形蓝色仿佛流动的水面与连绵不绝的山峦相互映衬,穿行在经纬间。

在“花开”的理念运用上采用多年生的植物,延续山水经纬的主题,通过线型排列与图案组合等方式实现流动感与延伸感。在一些中心节点的位置形成特殊图案增加视觉焦点,如图1 所示。在码头上客区域将原有道路拓宽,保留现有乔木,两侧片植多年生的开花植物。

图1 厂区涂鸦形象提升后实景鸟瞰(来源:作者自绘)

3.3.2 明确空间布局与深化

在功能分布上考虑使用人群。一号门作为厂区的主要出入口,人流量最大。原先的十字形路口不利于不同方向人流的汇入,在提升时改成椭圆型的道路,并增加了主体景墙、绿化层次、照明设计等新的元素,在整体效果上营造出包容围合的感觉和迎接人流的氛围。这一改造不仅优化了整体视觉效果,在功能上也解决了车辆进出排队临时停靠的需求,降低了拥堵的可能性。

与主出入口不同,作为员工生活区与厂区连接口的三号门,在对其提升时多以考虑员工的感受与厂区的整体历史文化为主。在该场地处放置了以“扬帆”为主题的立体雕塑等景观装置,目的是让员工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特有的文化氛围与不同的景观效果。

厂区四部是集会议、餐饮、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区域,对活动空间的需求较大。因此,在景观提升时对现有广场进行保留。为了增强广场对人流的凝聚力,在不破坏原有基础的前提下将场地标高抬高,采用有向心力的铺装形式,在空间上增强广场的视觉焦点感。

3.3.3 特色节点参数化设计

设计上对功能空间相似的节点统一考虑,形成参数化的模式,在效果呈现统一的同时,也为后期实施提供方向性。厂区面积广阔,大面积的景观改造并不适用于该场地。在对这些不同功能空间的思考与改造后,本次设计提出了一条场地特有的车行参观路线。设计前期根据车辆以60 km/h匀速行驶来推论,每间隔100 m 会设置50 m 的景观标准段,每个标准段使用“景观+彩色线形雕塑+照明提升”的参数化模式进行打造。用流线将场地内部特色节点相连接,从人行角度出发,移步异景,打造沿途景观效果,如图2 所示。

图2 厂区装置照明提升后实景照片(来源:作者自绘)

3.4 湛江钢铁厂整体风貌提升特色

采用“新旧景观共生”的策略,在保留原有旧厂区遗存空间特质的前提下,增加多种活动空间,使整体流线的规划适用不同活动的空间需求[4]。在理念上最大程度保留场地的地域性和历史感,从人的体验感出发,完成新旧功能置换。与传统景观由“点”到“线”的设计不同,本方案增加了不同空间“面”的维度。包括人行视点、车行视点,或是空中俯瞰在内的不同视角,以呈现不同的景观风貌,整体打造“六维空间”的效果,从而进一步实现该厂区环境的提升。

除此之外,厂区内使用由海浪衍生的波浪形图案,搭配莫兰迪色彩,使用两底两面的彩绘手法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美化,不仅呼应了山水经纬的主题,也将当地的海岛文化进行了运用。涂鸦整体连成一条色彩多样的彩带,形成高低不同层次的视觉效果,飘扬在厂区内,与建筑交相呼应。

3.5 具体景观实施方法

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采用原厂采购同批次产品,使新的设计内容可以更好地融入场地。用装饰盖板代替现有的检修井,取消部分不具有使用价值的井口。将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及石材废料重新回收利用,重新赋予其新的景观生命,不仅减少了碳排放,合理规划场地垃圾,而且保留了场地特点[5]。

除此以外,要保证项目的落地性,对于地形的处理、苗木的选种和种植技术等方面的考虑是极为重要的。距离主干道1~3 m范围内,尽量放缓坡,有利于植物的成活率与后期养护。待乔木栽植完成后进行地形平整的处理,清理掉30 cm 深以内的所有石块等杂物,场地高差控制在设计高差的5 cm以内,将土方转运完成后,再进行精细平整。确保适当的土壤硬度、排水性与pH 值,保证土壤养分适宜于植物生长。

4 结语

不同的功能、特点以及文化等都是景观提升应当考虑的方面,景观的提升要在场地现状的基础上整体协调规划,不能凭空造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景观与场地更好地相融入。尊重场地特征,以艺术加工的方式对独特的历史印迹予以保留,使区域内景观具有统一性的同时且富有特色,从而提升厂区改造的整体价值。

工业旧址改造与提升是现代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个重要议题。许多旧厂区从原生产功能转型到赋予新的历史任务之间,历经了多次功能转变和形式改造。这种焕发生机的转变使这些工业历史的价值被真实、完整地解读。

湛江钢铁厂区景观提升项目开展以来,受到来自包括环保部、能源局、同行业部门等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赞赏。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实现工业厂区资源的再利用,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全新而独特的工作空间体验,使老厂区焕发新的生机,提升人们幸福感与满意度。良好地生态转型也为湛江打造了一张绿色生态示范名片。

猜你喜欢
钢铁厂湛江厂区
哈轴集团南北厂区
湛江美术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关于钢铁厂含锌尘泥综合利用的探讨
钢铁厂除尘灰矿相组成及压球性能试验研究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在钢铁厂的应用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小型水电站厂区用电设计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