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肉牛屠宰场屠宰检疫措施研究

2024-04-01 11:05韩淑芳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肉食品肉食屠宰场

韩淑芳

庄浪县通化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平凉 744699

近些年,人们对于肉食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这意味着规模化肉牛屠宰场必须完善检疫工作,加强对各类肉食产品的质量保证。由于养殖行业发生疫病的概率非常高,如果不加强屠宰检疫很多存在问题的肉食产品将会流入市场,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重视屠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工作。当下应按照我国颁布的《牲畜定点屠宰管理条例》落实检疫管理,运用现代化检疫技术、打造专业化检疫团队,持续推进肉食品检疫工作,切实阻断各类动物疫病的传播,促进我国肉食产品屠宰行业健康发展。

1 规模化肉牛屠宰场屠宰检疫的意义

屠宰检疫是为了杜绝存在疫病的肉食产品进入市场,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稳定发展,主要有专业的检疫机构负责相关工作,根据要求进行屠宰前、后阶段的检疫,确保不存在任何疫病。屠宰前会通过查证、验物以及临床健康检查等进行分析,并在屠宰过程中对内脏、器官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存在寄生虫或违禁药物等,通过专业仪器进行检查,判断肉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由于养殖行业中疫病现象越来越多,所以需要屠宰检疫把好质量关卡,避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肉食产品,应及时上报进行处理,从源头上控制肉食品安全问题。

2 规模化肉牛屠宰场屠宰检疫存在的问题

2.1 检疫方法与设备落后

从屠宰场的条件设施来看较为简陋,尤其是场地设施,很难保障肉食产品质量,并且在屠宰过程中随意堆放,很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现象,影响肉食产品质量安全。另外部分屠宰场在检疫方法与设备上有待改善,大多数情况下屠宰场必须配置消毒室、冷库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但基层屠宰场资金不足,未能引入现代化设备与相关设施,导致检疫过程中只能凭借主观判断,因此大大提高了漏检、误检概率。尤其是现代化检疫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制约了屠宰场检疫工作开展,并且受到传统检疫工作理念的影响,往往过度依赖个人经验,通过看、摸、闻等方式分析,难以进行全面、有效地检疫工作,因此我国肉食产品检疫水平不足,在缺乏先进技术手段与相关设备的保障下,难以落实屠宰检疫工作。

2.2 养殖户检疫意识不足

屠宰场本身缺乏肉食产品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成为影响检疫工作开展地阻碍,甚至出现逃避检疫等情况,未能积极配合检疫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大幅度提高了肉牛屠宰检疫管理难度。尤其是部分个体户、屠宰场经营者,缺乏相应的法治意识,对肉食品检疫工作缺乏深入了解,阻碍检疫工作人员进行肉食品检疫工作,导致存在问题的肉食产品进入市场,在后续追责过程中会造成更多的经济利益损失。

2.3 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屠宰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数量不断增加,无法实现辖区内的全面覆盖,导致屠宰检疫工作不力。当下我国肉食产品屠宰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作为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而言,对于检疫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但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培训,未能明确掌握肉食品屠宰检疫操作流程,导致检疫工作效率质量大幅度降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屠宰检疫工作始终无法规范化开展,并且与庞大的屠宰市场相比,检疫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检疫队伍面临人员缺口。

3 规模化肉牛屠宰场屠宰检疫工作要点

屠宰检疫是保障肉食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主要分为屠宰前、屠宰后检疫,并且会在检疫后对存在问题的肉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来说,牛进入屠宰场前必须出示检疫合格证明,以及畜禽标识等证件,确保符合标准要求才能允许进入屠宰场。待宰前也要进行初步检查,重点分析肉牛的健康状态,并且需要再次复核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屠宰。另外,屠宰过程中也会及时检查是否存在病变问题,如皮肤、体表以及器官等,若存在炎症或异常必须进入实验室检验,通过专业化的设备与技术进行排查,避免存在寄生虫或疫病感染,符合质量要求的肉食品会发放检疫合格证,以此来保障肉食产品质量安全,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险,由此可见屠宰检疫工作的重要作用。

4 规模化肉牛屠宰场屠宰检疫优化策略

4.1 严格把控屠宰检疫程序

4.1.1 屠宰前检疫

为了优化改进屠宰检疫工作中的不足,肉牛屠宰场应做好屠宰前检疫,严格把控肉牛的进场,从源头对动物疫病进行阻断,切实保障肉食产品安全。屠宰前检疫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肉牛的健康情况做出精准分析,避免存在疫病的肉牛进入屠宰场,若屠宰前未能重视检疫工作,就会提高肉牛进入生产线、生产车间的概率,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所有进入屠宰场的肉牛都要出具相关检疫证明,可以推行屠宰前6h报检制度,降低疫病肉牛进入屠宰场的概率。当天计划屠宰的肉牛,应报请检疫人员进行检验工作,并且屠宰前2h工作人员要进入现场展开检疫监督、核对检疫证明,确保内容填写规范符合标准,单据上的检疫数量与实际符合,同时到待宰圈查看免疫耳标,切实保障待宰肉牛经过检疫,不存在任何疫病现象,若发现肉牛精神状况不佳或身体出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处理,确认没有感染疫病的条件下,出具准宰通知书准备屠宰。

4.1.2 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同样需要做好检疫工作,应根据要求对牛肉、器官展开病理学与解剖学检疫,并将检疫结果与肉食产品质量标准对照展开综合评价,严禁存在疫病的肉食产品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出屠宰后检疫工作的作用。由于屠宰后的肉牛会直接进入市场,所以该环节的检疫把控至关重要,也是保障肉食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宰杀后的牛肉、器官进行检疫,如寄生虫检查、三腺是否摘除,注意观察肉瘤的头部与内脏,是否存在变色、硬物等异常问题。为了保证检疫结果准确,应进入实验室进行检测,主要针对旋毛虫感染等问题展开检查,并在检疫后做好档案记录,为相关产品开具出厂证明,同时存在问题的牛肉也要登记汇报给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无害化处理。

4.1.3 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主要根据检验结果,对存在疫情的牛肉进行处理,一般来说符合质量要求的牛肉,会开具相应的出厂证明、检疫合格证明,避免存在疫病的牛肉进入市场。部分疫病症状较轻的牛肉,可以采取腌制或冷冻等处理方式,将寄生虫与病菌彻底消除,在满足食用标准的条件下允许进入市场。若存在较为严重的寄生虫或传染病,如牛瘟或炭疽等恶性疫病,必须采取无害化处理,如焚烧、深埋等,避免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在屠宰后的检疫工作中,对于不合格的牛肉产品会盖上高温、销毁印记,由工作人员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将肉食产品投入焚化炉进行销毁,若缺乏相关焚烧设备,也可以将存在疫病的牛肉投入2m以上入坑内,并撒上一层石灰后填埋,处理后现场拍照留存、备案。

4.2 加强屠宰检疫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规模化肉牛屠宰场检疫工作水平,应从检疫队伍检疫入手,打造综合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肉食品检疫团队,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进行检疫工作。相关检疫部门应扩大招聘途径,吸纳具备专业水平的检疫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做好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检疫法规普及宣传,现代化检疫技术的讲解,切实提高检疫人员责任意识与能力,避免检疫工作中疏忽执法。尤其是检疫人员的职业素养,在规模化肉牛屠宰检疫工作中严格把控,对入场、出场两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存在疫病的牛肉产品进入市场,工作中完善各类报表信息,通过记录对存在问题的产品进行追责处理。近些年我国畜牧养殖行业发展迅速,各地区的肉牛屠宰场规模越来越大,检疫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需要增加检疫工作人员编制,可以通过社会公开招聘,包括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毕业生,积极吸纳人才充实屠宰检疫队伍,为检疫人员提供丰富的薪酬福利,同时将职称晋升挂钩,增强广大检疫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按照要求严格完成检疫工作。

4.3 落实肉牛屠宰检疫制度

目前我国肉牛屠宰场缺乏检疫制度约束,导致检疫工作存在疏忽、疏漏,未能根据法律法规进行检疫工作,大大提高了疫病牛肉进入市场的概率。当下应重视完善屠宰场检疫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填写报表,落实检疫可塑性机制,让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都能有章可循,一旦发现问题进行追溯排查。另外管理制度能够引导屠宰场科学开展检疫工作,推动屠宰检疫规范化、系统化开展,同时在制度中落实检疫人员职责、监督管理责任,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肉牛屠宰检疫工作中,按照要求对肉食产品进行检疫。

4.4 积极开展屠宰检疫宣传

针对我国规模化牛肉屠宰场检疫意识不足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屠宰检疫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屠宰市场的引导和规范,通过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确保屠宰场了解危害食品安全的后果,在接受宣传教育后仍存在问题,应予以暂停整顿。当下我国地区检疫部门,可以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同时结合现代互联网信息平台加大宣传,普及《动物防疫法》《食品安全法》,让屠宰场能够重视屠宰检疫工作。通过加大牛肉屠宰检疫宣传教育力度,让屠宰场真正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自觉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完成检疫,避免存在私屠滥宰的情况,切实保障我国肉食品质量安全。

4.5 加大肉牛屠宰检疫执法

当下应重视提高肉牛屠宰检疫部门的执法能力水平,改善以往检疫工作疏忽、懈怠的问题,必须履行自身责任义务,利用扎实的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对屠宰场肉牛进行有效检疫。通过严格管理杜绝逃避检疫、私屠乱宰的问题,为了提高各大屠宰场的检疫工作重视度,可以加强检疫部门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配合,通过联合监管提高检疫执法效能。首先检疫部门应广泛收集违法线索,构建相应的违法举报平台,引导社会公众充分参与到其中,若发现有屠宰场存在检疫不力的问题,应移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同时联合食药、质检以及工商等部门展开全方位整治,对于被查处的屠宰场应进行新闻报道予以警示;其次检疫部门应定期深入屠宰场开展抽查工作,主要针对屠宰场是否落实肉食品检疫进行分析,包括检疫档案整理、无害化处理档案记录等,确保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行为,若违反规定必须按照法律严肃处理。

4.6 完善屠宰检疫法律法规

我国部分地区屠宰场检疫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导致难以对屠宰场形成约束,造成检疫工作困境。因此,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规模化肉牛屠宰检疫工作给出指导意见,引导屠宰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疫,充分保障肉食产品的安全质量。比如通过立法督促屠宰场建立召回制度,若发现存在疫病等隐患的肉食产品进入市场,或可能威胁公众身体健康的肉食产品进入市场,立即停止生产并对存在问题的肉食产品紧急召回,通过多渠道通知消费者与销售者,按照销售记录进行召回采取无害化处理。

4.7 把好牛肉产品质量关卡

作为保障肉食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屠宰检疫能够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但也存在不法商贩对肉制品进行注水、使用增加肉食产品口感的药物,这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也是肉食品检疫工作核心。首先加强瘦肉精等兽药检测,屠宰场需要定期对畜牧站养殖饲料进行检查,所有饲料必须达到标准,且出示检验合格证明;其次重视牛肉注水等问题,部分商贩为了获取利润在牛肉中注水,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破坏市场交易秩序。目前不法商贩主要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注水,第一屠宰前给牛进行大量供水、第二屠宰放血后通过静动脉或心脏进行注水、第三直接将屠宰后的牛肉注水或浸泡。总而言之,检疫人员要把好肉食产品质量关,从根本上保障肉食产品安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单位予以严惩。

4.8 落实市场检疫监管职责

各地区应落实市场检疫监管职责,尤其是我国肉食产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药部门等,应积极参与到检疫工作中,尤其是即将进入市场的肉食产品,严格规范屠宰场检疫行为,优化屠宰市场环境,严厉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的屠宰场。另外明确检疫工作人员职责义务、工作范围,比如肉牛屠宰前后阶段的检疫,出具形式规范的合格证明,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肉食品进入百姓餐桌。通过提高自身监督管理职能,保障屠宰场屠宰检疫工作顺利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食用。

5 结语

作为我国肉食产品的主要来源,屠宰场在检疫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为了提高肉食产品质量保障,应加强肉牛屠宰检疫管理工作,同时做好肉牛屠宰检疫宣传、监督,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牛肉食品。目前来看我国肉牛屠宰场检疫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可以结合动物检疫法律法规,对规模化肉牛屠宰场检疫工作进行约束,必须按照要求对牛肉产品进行屠宰前、屠宰后检疫。另外组建高专业性的肉食品检疫团队,展开严格的执法管理,促使我国规模化肉牛屠宰检疫水平得到提升,不断引入各类先进的检疫手段与设备,将肉食产品检疫工作贯彻落实,有效整治我国规模化肉牛屠宰场检疫乱象。

猜你喜欢
肉食品肉食屠宰场
肉食恐龙的食物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肉食人物
探析肉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监管策略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恐龙系列植食?肉食?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做好水电移民安置区肉食品检疫工作的思考
探析肉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监管策略
四川绵阳将依法关停237家生猪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