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高中地理问题式课堂教学研究

2024-04-01 03:44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魏丹君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 魏丹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创设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教学法优势明显,既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他们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问题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的内涵

情境创设是将学生引入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多重思考中挖掘其蕴含的信息要素,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欲、挖掘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力。 有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的情境创设有助于中学地理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

问题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问题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活动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以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为前提,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索为核心,通过问题(或情境)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要把握好“学生”这个核心,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 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从课程目标出发,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情境创设方案。 基于“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 为学生提供平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问题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应合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通过情境创设中的问题,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的原则

1.创设情境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体验中促进发展。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问题式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 不断创新高中地理问题式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使其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

2.创设情境要兼顾学生生活经验

情境创设的问题式教学需要教师依据学科知识,创设适当的情境和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活动。情境创设的问题应具有学科价值,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对于地理学科知识中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多个简单的、基础的或中等难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创设情境,兼顾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3.创设情境要深入挖掘情境素材

情境素材是解决问题的资源,也是问题的载体。 教师需要系统地把情境素材收集起来,以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标,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挖掘与地理教学相关的情境素材。教师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时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

4.创设情境要切实契合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建构、能力提升、情感熏陶的过程。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但情境创设要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契合,不能为了创设而创设,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深入了解学情。 情境的创设既要立足于地理教材,也要符合中学生实际,不能脱离教材随意创设。

三、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式课堂教学的路径

1.以“生活”为导向创设情境

地理课堂的情境创设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高中地理问题式课堂的情境创设需要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案例。

以湘教版地理教材(2019 版)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一课为例。 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执教本节课时,可以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选择哈尔滨地铁轨道交通规划图(见图1)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贯穿始末,来说明交通运输与城市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1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图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搭乘轨道交通的体验,查阅相关资料,来总结哈尔滨轨道交通规划与实际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规律。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发言,探索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大幅提高。 以“生活”为导向的情境创设课堂摆脱了以往单调枯燥的理论式教学,使课堂中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教学效率更为高效、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2.以“阅读”为导向创设情境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点,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在学习区域地理的时候,学生无法直观看到各个区域的特征,课堂教学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来做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直观生动地感受地区特征风貌。

以湘教版地理教材(2019 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喀斯特地貌成因及特点”一课为例:“喀斯特地貌”在十九世纪末由南斯拉夫学者司威治发现,其貌发育多旋回性和地带性特征,形成了千姿百态、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和巧夺天工的溶洞奇观, 不仅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艺术品,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我国的一些其他自然景观来创设情境,如中国的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贵州黄果树、 济南趵突泉等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喀斯特地貌特点及成因的学习,注意力明显提高,对于“寻找喀斯特地貌景观图”的课后作业完成度也很高。

3.以“兴趣”为导向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以湘教版地理教材(2019 版)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例,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西北地区近年来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照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西北地区的气候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教师提问:“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旱。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引导学生从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来分析,再提出:“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情况是否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可知,以兴趣为切入点做问题引导式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原理转化为形象的问题情境,相较于以往的理论灌输在教学效果的呈现上有明显优势。

4.以“实验”为导向创设情境

许多地区的地理课堂都纷纷在教学中开始进行地理实验, 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 地理实验、地理调查[2]。在实验情境中有效地设计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巩固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实验为例:实验步骤: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宽度相同的平行线的硬纸,先将纸垂直平行线对折,再把纸立在桌面上,凸面朝上,大约与桌面成90°的夹角,让学生站立,从上垂直往下看,观察平行线的弯曲凸出方向,并进行规律总结,即等高线向低海拔弯曲突出为山脊。然后再把纸翻过来,凹面朝上,大约与桌面成90°左右的夹角,从上垂直往下看,观察平行线的弯曲凸出方向,并进行规律总结,即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突出为山谷。

学生通过实践直观地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也对如何从等高线地形图区分山谷、山脊的方法增加了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课程的重难点,提升课堂效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体验实验操作,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结合相应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地理学科素养在高中地理课堂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课堂教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