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育自学中实现自我成长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自学型”课堂

2024-04-07 11:58李怡然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关键词:自育自学孩子

李怡然

(合肥市虹桥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一、遵循发展规律 创新教育模式

(一)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活共六年,一年级至六年级共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学段,三、四年级为中学段,五、六年级为高学段。

一、二年级学生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方式有许多相似之处,无意性注意和具体形象性认知是其主要认知方式,有意性注意和抽象概括性认知仍处在发展中。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按照教师的思维去理解知识是很困难的。他们更加容易记住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情或者是学习到的知识。

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一、二年级的学生成熟了不少,也更加活泼,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越来越能够体现出来。这一阶段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做事积极,有学习的热情,什么事情都愿意尝试,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比较缺乏耐心与恒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喜欢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问题,尽管答案不一定标准。这正是三、四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另外,三、四年级的学生集体意识更加强烈,更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第三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俨然是“小大人”了。在注意力这一方面,高学段学生会逐步发展自身的有意性注意,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都在稳步提高。记忆力方面,高学段学生有意识地去记忆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抽象记忆的能力也有所发展。在思维方面,高学段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能够对问题产生个性化的认知。

(二)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思路和观念,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已经被时代摒弃。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的课程。综合性体现为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更是学生陶冶情操、形成品格的过程。实践性是指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个体对语文素材的理解和感悟。这就意味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新课程改革更加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使用读书、畅想、讲解、讨论、谈话等方法。这也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一大特色: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突出教师作用 落实自育自学

(一)唤醒学生的“主人公”意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理念也是新时代新背景下广大教师有所了解、有所学习的。很多教师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这一理念。比如每月的阅读课由老师定好主题,分组轮流由一名同学负责收集资料进行读书分享,一名同学制作PPT,另一名同学主持。教师从旁指导。坚持下来,学生们由不会到会,从羞于上台开口到敢于站在台前滔滔不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信的种子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生根发芽。

教师有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意识,会自觉地寻求平等的教学关系,自觉地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但是,光教师有了“非主人”意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为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多次地告诉学生,课堂是他们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要与课堂内容有关。这样做会让学生增强表达的欲望,进而锻炼其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见,唤醒学生的“主人公”意识,是落实学生自育自学的第一步。

(二)教会学生自育自学的方法

只有自育自学的意识是不够的,教给学生自育自学的方法才是落实自育自学的关键。因此在唤醒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之后,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自育自学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二年级是学习汉语拼音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会认的常用汉字有1600个左右,会写的有800个左右。这一识字量可以满足学生日常阅读的需要。但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未学过的汉字,此时学生就需要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进行学习。部编版二年级教材里已经有查字典的内容,教师要注重这一教学内容,为学生日后的自学打下基础。

小学生的自育自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前,预习课文内容;课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内化课堂知识。想要让学生预习得好,那么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为学生精确地布置预习任务。比如对于故事类阅读材料要把握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对于散文类阅读材料重在品味作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并把这些思考和感悟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对于诗歌类阅读材料则侧重于阅读。如果教师能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传达重点信息,展示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掌握学习技巧。

对他人的表现进行评价也是自育自学的方式之一。找出别人的闪光点或者缺点,本质上是对学习程度进行判断。评价他人表现可以帮助学生判断自身学习程度。因而想要落实学生的自育自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他人进行评价。

(三)锻炼学生自育自学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沉浸式自育自学。以写作为例,低学段的学生写作主要是锻炼语言文字使用能力,高学段的学生写作要力求写出自己的情感,表达有文采。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以新的身份进行表达。比如,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阅读文本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导游,正在给大家介绍美丽的小兴安岭,而不是教师枯燥地进行口头讲解。

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对话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对话过程不仅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过程。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对话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师与学生对话要力求做到催生学生的智慧。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多多进行对话。值得注意的是,对话要有一定的主题,要谈出一定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走近学生,观察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在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建议学生定期撰写读书笔记,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及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下来。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任务,比如把课堂上学习的课文背诵给同学听或者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在这样的具体实践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自育自学的能力。

(四)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指导

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发挥其自身积极因素,帮助克服消极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合理的分析指导。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更加积极主动,很容易就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大问题的难度,或者推荐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掌握课程要求的学习内容之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敏捷,教师对此应该和蔼有耐心,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帮助学生打牢学习基础,引导他们从最基础的部分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一步步提升自育自学的能力。

三、重视课外培养 家校携手共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孩子自育自学的能力呢?

孩子的自学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生活中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养成预习和复习功课的习惯,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初期,教师需与家长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制定一个总体目标,并用最生动的方式向孩子解释,促使孩子确定追求目标的方向。明确总体目标后要把总体目标切分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根据不同的小目标制定详细的时间表,督促孩子分步骤完成。可参考“跳一跳够得着”理论,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渐从自己的胜利成果中获得自信,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及动力。“发挥自身优势”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即孩子可以与家长选择最有优势的课程学习,在取得一定成果后,总结学习优势学科的经验和方法,正向迁移到劣势学科,以优带劣,全面进步。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切不可频繁刷题,选题在于精。可精选不同类型题目,尝试一题多解,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重点及相关内容做好笔记,加强记忆的同时加深理解。如果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解答或感到比较枯燥,不要退缩,尽力坚持,学完后面的知识,之前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难所吓倒,不要半途而废,要尽量自己钻研、自己解决。家长和教师此时要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给予学业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父母经常鼓励孩子,更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性格。比如,当孩子为某一件事情付出努力,或者坚持好习惯的时候,父母应该适时赞扬孩子。这样,孩子会从内心更加肯定自己的做法,更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人生最怕的莫过于失掉自信心,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没有自信心的人,就失去了信念的支撑。部分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家孩子作比较,认为这样能激励孩子,但往往适得其反,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父母的鼓励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获得认可,增强自我价值感,成为孩子学习的推动力。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更容易正向发展,慢慢地激发自身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那些自信心欠缺的孩子,父母更应该重视鼓励。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和家长做好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养成自育自学的习惯,促进其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自育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落实学生的自育自学。

猜你喜欢
自育自学孩子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12个西藏小麦自育品种(系)品质特性与藏面评分关系分析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成长对当代大学生自育的启示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