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活泪珠(创作谈)

2024-04-09 18:02禹风
福建文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泪珠悲剧性南洋

禹风

小说写多了会惆怅,惆怅这东西同时间有关,也和空间有关,于是就与往昔有关。小说若与历史割裂,那么青蛙就远离了池塘,知了抱着厅堂的木柱歌唱,鲸鱼喷出淡水。

常常,一旦进入读史时间,溯流而上,像飞机爬升,个人生活的社区就变得微不足道。史料的读者宛如偷吃了智慧果,前缘后事,恍然大悟。

不知为什么,当一个熟人对我说他很讨厌某个东南亚国家,皆因该国曾暴力排华,我马上想,他是在谈论历史吗?是的。那么他知道多少相关的历史?我当面向他了解,原来他所说的便是他知道的全部,况且,他茫然不知该国在世界地图上的具体方位。

人云亦云的调调确会叫人厌烦,历史就是一滴活着的泪珠,我希望这滴泪不是为明白人而流。

写小说者有个自由,这自由与其他的自由不同,是增添出口搭设便桥的自由。小说可在历史与历史之间的缝隙中掘进,无声地以情节的盾构破除隔阻;小说也可以在历史和眼前的现实间开设无数个透明的往来出口,让消失无踪的前人出现,不一定与今人对话,说不定是对峙。而天空中一旦有龙的影子,地上的故事就会遭雷击被激活。

写作《猫屎咖啡》是我一个较大的写作计划的一部分。我尝试让这文本沾上“南洋”的气息。中国的对外贸易史肇始于福建地区,泉州和漳州的对外贸易始于宋朝,在明朝已臻发达程度。而离开福建故土下南洋的一代代先人更是万千无数,创造了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华人工商业。漳泉又是著名侨乡,一代代福建人布设起中国商业和世界的纽带,并在广州的十三行对外贸易中起到了先驱作用。写“南洋”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及经济交往,写广州十三行乃至上海租界的商界旧梦,这是我业已成形的企图。豪掷时间精力,与个人回味历史的欲望有关。

述及小说创作,我始终在想:假使一个今时代的主人公同他的19世纪版(不同时代境遇中相似的人)并驾齐驱地展示一番多好!同文同种同血统的小说人物,单单空间上的位移,人们已试过很多;但在历史的纵轴上互映,会给读者怎样的阅读感?

下南洋,一个在族群历史中显得僵硬而沉滞的话题,总被营造得悲剧感浓郁,我又该如何写?念及小说总是在粪土中绽放鲜花,倒也有一定的信心,未必照猫画虎。

19世纪末,被“卖”下南洋的“猪仔”们未必都在岛国折戟沉沙,也有少许种子生根壮大。遑论陆续迁居海岛的一代代中华自由民,華人移民们筚路蓝缕,其中不少发展成南洋华人经济的巨擘。

21世纪,来到印度尼西亚诸岛寻找商业机会的国人与先人的不同脸谱,便是这漫长而迅速的一百多年留下的文学印痕。惆怅并无变化,但悲剧性变了。旧的悲剧性已随人世变迁湮灭、沧海桑田,而新的悲剧性也许更不堪入目。

如何塑造今时代具有典型性的小商人形象,我有我自己的观察,也有我自己的颜料和笔触。就展现人性而言,任何关于商业行为的具体描述都是多余的,小说还得从非商业的生活入手来健全人物形象。

一个人的性格离开了他的行业,仍是他的性格。在中篇小说那固定的、有限的时间段中,不计代价描写性格的缓慢变化可能是一种僭越。更好的选择或是高效的人物画,将人物性格展示到一定的饱和度,却保持住讲故事的得体与从容。

正因如此,感谢诸多互相关联的史料给予文学创作的导航,在历史配现实的狐步舞中,刻画人物能借重镜像作用:摹画古人,同时成就今人迥异的特征,关于当下的叙事亦能帮助读者追怀往昔的人事。

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物同处一个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之间相隔的只是岁月。人心雷同,人物像在镜厅中舞蹈。我热衷于镜厅效果在小说中的展现。

最后以题外话收尾:

我们失去自由时常创出奇迹,得自由时却愚蠢、顽固、贪婪和骄奢淫逸。我们偶然得着的教养,造成了彼此间的些微差异,仅此而已。

那滴活泪珠已滑落,悬在时代的脸腮上,它在等待它的时间……

责任编辑林东涵

猜你喜欢
泪珠悲剧性南洋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一滴泪珠(外一首)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雨珠·露珠·泪珠
孤独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浙江南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