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4-04-09 06:32王秋秋
关键词:想象课文作文

王秋秋

受限于传统教学思想,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较大局限性,导致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动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在我国各项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以建立。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基于先进教学指导思想,不断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限,作文中极易出现内容空洞、缺乏想象等问题。基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探索更为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好奇和猜想运用到作文中,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做好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工作。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现实意义

1.激发写作灵感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学生语言积累匮乏,还因为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强,写作思维受限。而受限于传统教学思想,大多数教师都会将作文教学的重心放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讲授上,忽视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而在基于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作文教学中,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征,根据写作内容,对学生的想象思维进行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对写作内容的好奇和猜想,并充分发散思维,丰富和完善对写作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获得写作灵感,进而提升作文水平。

2.实现个性写作

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在作文中呈现出的想法、特点也是不同的。当前小学生写作中同质化问题尤为严重,作文立意和内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作文水平较低。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只专注对范文的模仿,忽视对写作内容的自主思考和想象。而在基于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作文教学中,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差异,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继而对写作内容形成独特观点和看法,并在写作中进行个性化表达,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3.积累语言素材

写作对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和认知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因而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语言素材,增加知识储备,循序渐进地提升。而学生想象能力同样需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锻炼,教师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作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将现实生活经历与个人思想情感进行充分融合,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提升作文水平。

二、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现状

1.教学方式固化

在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多是以教师的讲授和范文展示为主,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思路。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学生对写作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不够深,难以展开想象,只能机械地进行模仿写作,作文水平较低。

2.忽视想象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發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往往对外界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尚未固定,更易于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则可以创作出内容丰富、新颖的文章。但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多会偏向于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并要求学生按照固定模式写作,忽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创作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个性。

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创新途径

1.合理利用教材,激活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好的写作范本。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课文作为范本,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不过在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只关注课文的写作特征和技巧,忽视对学生写作思维的激活,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而在基于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合理利用教材,将课文作为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重要媒介,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合理、充分地想象,在强化对课文认知与理解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情感经历,提升作文水平。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自然景观、人物等方面的文章,在对这些文章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主人公,假如自己遇到壮丽景色或经历难过的事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做出怎样的行为等。通过换位思考的想象,能够促使学生对课文形成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以《观潮》这一课文的教学为例,如果运用传统平铺式、讲授式的授课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会限制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因而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假设自己在观察现场,当听到潮水发出的轰隆隆响声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法?当看到钱塘江上有一条与天际相接的白线逐渐逼近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当然很多学生没有真正看到过钱塘江的潮水,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难以展开想象。为此,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钱塘江潮水的视频资料,在视觉冲击下,促使学生对课本内容形成清晰认知,并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教师可以提供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相互分享体验和观点,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最后,再让学生利用文字的方式将想象和体会记录下来,提升写作能力。

2.引入生活素材,拓展想象

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有限,在作文教学中,往往难以对写作内容和内涵形成深刻理解,写出的文章过于浅显。实际上,小学写作题材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基于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则可以挖掘作文题目的生活化元素,并积极引入生活现象或事例,引发学生的无限想象,并透过表层探究更深入的内容,强化对写作内容和内涵的认知,发散写作思维,提升作文水平。以“我爱缤纷世界”这一主题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写作主题,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并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抛出话题:“你现在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你眼中的缤纷世界又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火,衣食无忧,这就是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我喜欢这个世界。”有的学生说:“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

猜你喜欢
想象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快乐的想象
背课文的小偷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